38, 叙事药学-总38)-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0)(291-300号)
38, 叙事药学-总38)-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0)(291-300号)
2024-07-14;
目录
291,【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292,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293,《想方设“法” 保障罕见病患者权益》--读后感
294,最新|2023医保数据公布,结余5000亿
295,新规来了 医院做好三件事
296,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
297, 医保和医院,在博弈中“双向奔赴”
298,研读药品说明书,利己利人利国家
299,直面生命尽头的那些无可奈何
300,【387】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
---
目录与提要
291,【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辛老师hyxxj1949,发布于 3 小时前 · IP浙江
按:
化疗贫血相关学术问题,前期曾发生临床医生与医保部门对话,本人收录部分文献(待查),本文很有收录参考学习价值。
查到化疗-血小板-相关文献【1】(2024-07-13,,21 :15(辛老师)
2024-7-13,,17:30收录,辛老师
文献
【1】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内有9 条文献)
292,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注:为291号—文献【1】
发布于 2023-07-08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辛老师点评:(2023-07-08,11:50,完笔)
癌症,是中国老龄化社会重头戏,年年大力开展癌症防治宣传周活动,“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癌症预防格言,听得滚瓜烂熟、但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存在有肺癌转移,其中骨转移比例高达30-40%【1】。抗癌治疗基本手段:化疗,基本不良反应,“三细”减少,血小板减少是常态。血小板减少治疗急救用药,创新药海曲泊帕,2021年就纳入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2】。但治疗肿瘤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用药,不属医保报销范围,即:仅允许报销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3】。
这是国家和省级医保部门上层制定政策的人制定的规则,下级不敢逾越,一动,就则罚款。而且,各地医保部门制定的标准差距较大:某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50”,才能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而上级肿瘤医院所在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80”,就可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3】。上级肿瘤专家感叹:这个规定,是要出人命的!【3】
这规则对不对,让后续发展再评论。
为此,临床药师作过调研【3】,肿瘤专家指出: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冠心病治疗有一个特殊难点,即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减少也是多种肿瘤相关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小板一旦减少,就会限制化疗药物使用,还制约着抗血栓药物的长期应用,增加支架植入术后出血风险,使治疗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解答。【4】
既然,血小板减少成为肿瘤治疗的拦路虎,为何医保部门,没能倾听一下临床专家呼声呢?
本人曾作过评论【5】【6】【7】,对医保基金最近学习感语:医疗系统--人、病、抢救、常规治疗--千变万化,僵化的条条框框,难以全面覆盖。医保基金的审核精准水平--涉及医疗人员(付出服务方),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方),都容易产生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事后医保在支付时判断,叫哪一方受损,都有意见。积累多了,最后影响政府形象。【8】有医保部门网友回应:辛老师对医保的理解是全方位的。
而人文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岳【9】
医学不应仅把治病救人作为目的,而应把帮助患者作为目的。这样,医生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疾病,而是患了病的人,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来满足患者的需求。面对晚期肿瘤患者,医生可以做的还有很多,除了用医疗手段帮助他们缓解痛苦,还应该帮助他们实现未了的心愿,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文献
【1】骨转移的治疗指南
http://news.sohu.com/a/536076951_120647829
.【2】创新药海曲泊帕纳入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1】
https://www.rmzxb.com.cn/c/2021-12-09/3001443.shtml
【3】【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4】【387】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
【5】研读药品说明书,利己利人利国家
【6】二次调研-信迪利单抗--说明书
【7】【377】结合案例,临床药师推进“三医联动”促医改
【8】初步学习医保基金文件感想
【9】直面生命尽头的那些无可奈何
原文:
《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
健康报,2023年7月4日(头版)
293,《想方设“法” 保障罕见病患者权益》--读后感
辛老师hyxxj1949,发布于 2023-08-01 · IP浙江
《想方设“法” 保障罕见病患者权益》--读后感
2023-08-01,18:05 收录完笔,辛老师
按:
学习此文,联想到癌症病人,放疗、化疗,是必备治疗措施,而附带而来的副作用“三细减少,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拦路虎。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成了肿瘤专科临床医生的沉重负担。
文献【1】,
临床医生提出: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标题-3:精准防治离不开科学评估
对冠心病风险高危的肿瘤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冠心病治疗有一个特殊难点,即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减少也是多种肿瘤相关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小板一旦减少,就会限制化疗药物使用,还制约着抗血栓药物的长期应用,增加支架植入术后出血风险,使治疗处于两难境地。
文献【2】,
【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四,小结:
根据中国社会肿瘤疾病开展的宣传周活动,中国政府对民生的关爱,及美国“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适应症(CIT)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这一前沿信息,和“三医联动”的医改精神,医保政策,应随临床治疗的新发现,新进展,准确理解医保文件精神,体现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爱惠民政策。
文献【3】,
“外科医生反映,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率高达40%~50%,术后使用止吐药预防呕吐是基于患者利益的必要选择。然而,这一操作被认定为违规,医生因此被罚款。对此,患者不理解,医生有压力。
本人提出:这是医药界支持医保工作的肺腑之言,怎样建好“三医联动”的同盟军,应该会理解。
文献【4】;
《把医保改革内化于医院管理之中》。这是一篇医改的好文章,从医院管理着手,内外结合。论述医保-与-医疗-之间的辨证关系,值得大家一读。
文章五标题:
标题-1:医保管理纳入医院治理体系;
标题-2:发挥“指挥棒”和“杠杆”作用;
标题-3:医政DRG和医保DRG融合
标题-4:建立学科效益的五个维度
标题-5:管理“一盘棋”服务“模范生”
而血小板减减少治疗急救用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是用于癌症病例化疗时血小板减少时的急救用药,目前医保政策,某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50”,才能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而上级肿瘤医院所在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80”,就可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专家感叹说:这个规定,是要出人命的!【2】。
文献:
【1】【387】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
【2】【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3】学习与点评《重视医方视角 强化医保飞检结果运用》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8485629 ,,
【4】把医保改革内化于医院管理之中
2023-08-01,18:05 收录完笔,辛老师
294,最新|2023医保数据公布,结余5000亿
按 :
最新|2023医保数据公布,结余5000亿
标题:
01,收支增速持平;
02,当年结余>5000亿
03,国谈药品:支出增加
感言:
本人作为底层民众,也关注“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医联动惠民生【1-4】”医改话题,也涉及自身切身利益;也研究了本人的药物x经济学。
研究医院药学一辈子,医改话题学术报告会议记录,视频编号几百号,官方大报主导医改大方向,正面为主;媒体小报,对医疗涉医负面新闻感兴趣,煽风点火有劲头。
事实上,民生卫生大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并不如某些媒体小报说的这样轻松,三年新冠疫情,就说明这个事实。 中国的宏观人口政策落实,光药品说明书“孕妇禁用”,就没几个人说得清楚,谁不信,让他(她)们自己“用不用?
2024-02-06,10:00,收录,辛老师
【1】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医联动惠民生,
【2】三医联动惠民生典型案例
三医联动促进医疗系统高质量发展
【4】促进合理用药 助推三医联动
最新|2023医保数据公布,结余5000亿
原创 张自然博士 赛柏蓝 2024-02-05 19:25 湖南
295,新规来了 医院做好三件事
发布于 2021-03-05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医保专刊,健康报,2021-03-01(7版)
标题 -1: 要解决什么问题
标题 -2: 关注新技术使用效果
标题 -3: 与医疗服务升级相适应
标题 -4: 导致的问题需要关注
按:
医保信用报告。该报告可应用于医疗服务协议的签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准入和退出,以及医保基金的分配。---是关健词!
2021-03-05,
构建三级监管新模式
构建“医院-科室-医生”三级内部监管新模式
2,实施精细化运营管理
医疗机构要确保基金不超支,应该导入精益管理、临床路径、DRG、DIP、单病种等管理工具。
爱惜自己的“诚信羽毛”
将信用管理制度引入医保基金监管是《条例》的一大亮点
296,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
发布于 2021-06-06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读后感:
读《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1】后,本人有点感想,随笔记录。
本人毕生研究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考虑是如何少化钱,治好病。在既往政策下,挨”批“的机会多。“有多少经济效益?"现在继续研究合理用药,不存在”经济效益“了。因为,吃的是养老金,化自己的钱,给人受益,不需要计算成本。
但这种模式,不符合经济规律,怎么办?上海在探索医保”按绩效支付“。但看了全文,仅进入这个思路,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还相距较远,但终究是政府想到这问题。
以最近简单案例:美罗培南2克,6 小时一次给药,未见效,经讨论综合分析,改1.5克,4小时一次给药,有效。另一个配合药的调整,从结果看,不是主体因素,药物成本,前者日总量8克,后者日总量9克,排除了高价原研药投入。但医护人员工作量,从一天4 次给药,变为一天6 次给药,工作量增加1/3。
成本降低了,医药护人员有什么获益?就是给一顶”最美的人“花花帽吗。医药界人员需要养家糊口!。
另一角度,说实话,这种综合讨论分析,需要医药护专业人士长期联合协作,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需要临床药师长期投入临床一线,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不断总结,才有效应。可社会整体,对药师的工作特性,认知度较低。
文献
【1】医保管理新主张 2021年4月9日,上海市医保局发布《关于部分诊疗项目实行按绩效支付的通知》,对3个新技术诊疗项目探索医保按绩效支付。
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健康报,2021-05-24(7)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俞卫
2021-06-06,辛老师
297, 医保和医院,在博弈中“双向奔赴”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512912
发布于 2022-05-13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医保评论
健康报,2022-05-09(7)
作者:□ 姜天一
篇首:
《健康报》医保专刊版“医院分享汇”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介绍了广州市6家医院实施DIP付费方式改革的情况(详见2月21日、2月28日、3月7日、3月21日、3月28日、4月11日、4月25日版面,或“健康报”微信公众号“聚焦医保改革”话题)。广州市是最早实施DIP付费方式改革的城市之一,从改革者现身说法中我们看到,将医保改革与医院管理目标相结合,借力医保改革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基本共识,医院和医保管理部门正在博弈中共同完成一场“双向奔赴”。
在合作博弈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政策偏差,建立医院和医保的协商谈判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当医保资金成为公立医院收入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聚合临床需求—收集运营数据—提出政策建议”这个通路,对医院长期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医院不断拓展与医保部门之间的协商谈判渠道。协商谈判的内容也从医保总额这样的宏观指标,延伸至病种入组、分值纠偏、新技术项目定价、特病单议等管理细节。很多地方的医保部门也作出了积极回应。他们不仅认真组织专家对医院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和研判,还能迅速对政策进行调整,形成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不断接近临床实际的闭环。
还应注意到,一些“不和鸣”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如欺诈骗保
298,研读药品说明书,利己利人利国家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研读药品说明书,利己利人利国家
辛老师,2023-06-26,凌晨,4:25
(临床实例驱动研究)
一早醒来,想起近日一连串事,集中到一点,人-病-医-钱。
感言:
1,人要病,免不了用药。努力控制血压是目标,不在乎原研药或仿制品。
药品说明书上“适应症”,医保支付是基本硬杠。
2 ,药品说明书,研读难
药品3,研读药品说明书,要上下联贯,吃透精神
医保支付的基本点,用药要符合说明书适应症。
说明书,字小如蚁,“满天星斗”。
谁来用药?临床一线医生。
问题来了,抗癌药价格昂贵,医保支付,首先要验审是不是符合说明书 ,医保部门还有专用支付标准版本。
近遇一例: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支付标准(如图1)
医保支付,首先要确定,诊断是否对上?对上了,是一线用药,还是二线用药。谁来确定一线用药,还是二线用药。
医保支付,握有实权。
临床医生,是真正治病救人的实践者,但他们也不大懂医保支付的具体细节规定。他们的脑子,精力,也没有闲功夫去研究“钱”的事。但临床医务人员,不研究关注“钱”的事,
但他的病人可要化”钱“,却是实实在在事。无钱购不了药,无药,医生无法治疗。
现在医生说:是治疗“必须的”、一定的“一线用药”。但医保支付标准文件中,没有解说怎么是“必须的、一定的""一线用药”,求助临床药师【5】,但临床药师,不经事,少有专向研究。一经深入研究,说明书早就有“一线用药”论述【3】,只是少有人去关注细究。
研读好药品说明书,有助于统一“医疗、医药、医保”对这个病例的”三网联动“
299,直面生命尽头的那些无可奈何
发布于 2023-07-02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人文·圆桌
直面生命尽头的那些无可奈何
健康报:2023年4月11日(5)
“安宁缓和医疗的伦理与法律”国际研讨会在线上举办。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等机构的学者和医疗专家分享了各自对于生前预嘱、安宁缓和医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的看法。
嘉宾
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岳
2,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石佳友
3,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李学尧
4,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宁晓红
5,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 秦苑
标题-1,法律和伦理应推动改善临终患者境遇
标题-2,我国医学界缺少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标题-3,医护人员同样感到困惑与无助
注:
本文提要--编在《支撑着的一棵苍老柏树》
300,【387】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
提要:
2022年,制订了《恶性肿瘤患者冠心病预防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标题-1;肿瘤常与冠心病“结伴同行”,
肿瘤本身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肿瘤常与冠心病“结伴而行”。肿瘤治疗还可诱发冠心病,抗肿瘤药物可引起心肌缺血,以氟尿嘧啶类、铂类和靶向药物引起的心肌缺血最为常见,,应用此类药物的肿瘤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6倍。
放射治疗诱发的冠心病是接受胸部放射治疗患者较为常见的迟发心脏并发症。从放射治疗后5年内开始升高,一直持续到放射治疗后30年,累积发病率高达50%。同时,超过50%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在放射治疗10年之后。
标题-2;早期筛查与诊断至关重要
仅30.3%的患者有胸痛表现,44%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合理使用心电图、生物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手段
标题-3:精准防治离不开科学评估
对冠心病风险高危的肿瘤患者,推荐在肿瘤心脏病医师团队指导下选择低心脏毒性的替代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冠心病治疗有一个特殊难点,即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减少也是多种肿瘤相关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辛老师点评:
为肿瘤治疗,血小板减少问题,本人发过一些评论【1】【2】
2023-07-03,15:35,收录,辛老师
文献
【1】【384】从《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导出肿瘤2 用药的评论
【2】【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全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7-14 · 浏览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