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雷尼替丁......一张表总结常用12类抗过敏药物及注意事项

过敏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咳嗽、食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抗过敏药物主要有组胺H1受体阻滞剂、组胺H2受体阻滞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甘草酸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缩血管药、抗IgE抗体、微生态制剂、钙剂、肾上腺素及维生素C等。
那使用这些抗敏药物需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组胺H1受体阻滞剂
口服制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等。
鼻用制剂:奥洛他定鼻喷剂、氮卓斯汀鼻喷剂、左卡巴斯汀鼻喷剂等。
眼用制剂:左卡巴斯汀滴眼液、依美斯汀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依匹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
外用制剂:苯海拉明乳膏、多塞平乳膏、赛庚啶乳膏等。
①口服制剂能明显缓解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痒、流涕、打喷嚏症状,但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口服制剂可有效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瘙痒;口服制剂对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眼部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②鼻用制剂对控制过敏性鼻炎的鼻部症状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制剂,尤其是在对鼻塞症状的缓解上。
③组胺H1受体阻滞剂有抗过敏和较弱的治疗哮喘作用,适于过敏性哮喘,或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者。也用于过敏性咳嗽。
④外用制剂用于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患引起的皮肤瘙痒,及其他局部或泛发性瘙痒。多塞平乳膏特别适于各种需口服镇静类抗组胺药或抗抑郁类药的瘙痒者。有一定刺激性,且超过体表面积5%可致严重的中枢镇静毒性。
⑤消化道过敏症状一般不建议使用。
组胺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H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组胺的释放,还可抗痒、抗雄性素、抗病毒、免疫修复,常用于抑制胃酸分泌,也可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不良反应有口干、腹胀、腹泻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等
①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对过敏性鼻炎所致鼻塞症状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
②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口干、咽炎、头痛、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罕见神经精神事件,如焦虑、睡眠障碍、易怒、攻击行为、幻觉、多动、烦躁不安、过度兴奋、抑郁、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
糖皮质激素
吸入制剂: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
鼻用制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眼用制剂: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等。
外用制剂:氟轻松乳膏、醋酸氢化泼尼松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凝胶等。
口服制剂:泼尼松等。
静脉制剂: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
①糖皮质激素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抗水肿作用。
②吸入制剂主要用于哮喘;鼻用制剂对过敏性鼻炎的所有症状均可显著改善,但起效时间较缓慢;哮喘伴过敏性鼻炎者可同时局部吸入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用于特应性皮炎。
③口服制剂可用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可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全身用药;其他消化道过敏症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④严重过敏者如严重喘息发作、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及全身过敏反应,可短期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⑤吸入制剂常见声音嘶哑、咽喉部刺激、咽部不适、口干、咳嗽和念珠菌感染等,需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鼻用制剂不良反应有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咽炎和咳嗽等;眼用制剂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口服制剂:曲尼司特、酮替芬等。
眼用制剂:色甘酸钠滴眼液、酮替芬滴眼液、洛度沙胺滴眼液、吡嘧斯特钾滴眼液等。
①用于过敏性鼻炎,可缓解喷嚏、鼻痒、流涕等症状,但对鼻塞的改善不明显;可在致敏花粉播散前2周开始作为预防用药,以缓解发作时症状;有抗过敏和较弱的治疗哮喘作用,适于过敏性哮喘,或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者;可用于过敏性结膜炎。
②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皮疹、心悸、头痛和膀胱刺激症状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眼用制剂: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双氯酚酸钠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
可抑制I型超敏反应中前列腺素的产生。适于部分轻度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于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有限。
甘草酸类
复方甘草酸苷等
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不良反应为血压升高、低血钾症、浮肿、肌力低下、液体潴留、四肢痉挛、肌肉痛、麻痹、体重增加等。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眼用制剂:他克莫司滴眼液、环孢素滴眼液等。
外用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①对T淋巴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也可抑制多种炎性反应介质,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②眼用制剂可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外用制剂适于特应性皮炎,也适于瘙痒症,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可随着用药次数增多而逐步消失。
缩血管药
眼用制剂:羟甲唑啉滴眼液、萘甲唑啉滴眼液、马来酸非尼拉敏盐酸萘甲唑啉滴眼液等。
鼻用制剂:羟甲唑啉鼻喷剂、赛洛唑啉鼻喷剂等。
①眼用制剂适于过敏性结膜炎,减轻眼红、水肿和分泌物增多症状;鼻用制剂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减轻鼻黏膜充血和肿胀,缓解鼻塞症状。
②鼻用制剂不良反应有鼻腔干燥、烧灼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等。连续用药不超过7d,疗程过长或用药过频(间隔不足3h)可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易发生药物性鼻炎。眼用制剂可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眼红、水肿和分泌物增多症状,但不能阻止炎性反应和缓解眼痒,不建议常规使用。
抗IgE抗体
奥马珠单抗
适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顽固性难治性荨麻疹。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红斑、肿胀、头痛等。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
可用于湿疹等。
钙剂
葡萄糖酸钙等
通过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用于湿疹、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面部潮红、咽部充血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对抗过敏药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后编辑于 2024-01-28 · 浏览 2.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