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联动促进医疗系统高质量发展
按:
本人很有滋味地看完全文报道,作了点评标注。
这个会议报道,提出了医改,药品集采,医保支付,药事服务费---等,医改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既提出了药学服务工作的新高度,又提出具体部门相互连接的关键要点。是一文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好经验,值得大家一读。
2021-12-23,辛老师
合理用药 中国行动
三医联动促进医疗系统高质量发展
健康报,2021-12-17(6)
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密切协同合作。而在实践中,如何形成良性的三医联动机制,促进医改向纵深发展,值得思考。
日前,由健康报社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合理用药·中国行动”之三医联动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新疆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与会专家分享了三医联动实践经验,并给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会议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陆晨、副院长严媚、副院长齐新红主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 莫良:
三医联动加快健全现代化医院建设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需要医疗、医保、医药多方统筹联动、合力推动。遵循“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实施路径,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升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与临床诊疗的融合协同,促进合理用药,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形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系统性工程,福建三明医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证明了“三医联动”改革成效,促进了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健全了现代化医院建设制度,维护了公益性,调动了积极性,保障了公立医疗机构可持续运行新机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陆晨:
助力药学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医疗行业,医院药学队伍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医疗机构应加强药事管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各环节中的作用,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助力药学向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促进三医联动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杨建华:
持续拓展药学服务内涵
自2017年全面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以来,医院药师面临职业定位不清、专业技术服务价值难以体现等问题。时代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都要求药师强化履行提供药学服务的义务与职责,承担起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重任。这使药师面临药学服务转型及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的双重压力。为此,我院药学部门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以加速药学服务转型。
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我院药学部门积极行动:第一,在药品遴选和采购环节,严格按照医院药品目录和采购流程,提前规划,公平公正遴选药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对拟引进和替换的药品进行系统性评价。
第二,医院与第三方建立了闭环药品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了药品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第三,医院加大对审方和相关临床诊疗规范的培训。
具体而言,医院成立了审方中心,实现患者门诊处方与住院医嘱前置审核24小时全覆盖,并借助“互联网﹢临床用药决策系统”,对用药规则进行持续维护和优化,促进精准用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两方建立了协同联动机制,将事后处方抽样点评和医嘱前置审核进行有机结合,再根据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修订规则,实时更新系统用药准则,避免后续用药安全隐患。
此外,医院建立了药品监测和警戒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医院可以及时整理、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 于鲁海:
用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这个技术工具
(编者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这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做好这工作,是提升临床治疗水平的重要一环)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药品价值为导向,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开展药品评价,打造政策协同、信息共享,满足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分析需求的评价机制。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是对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评价,目的是为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为保障临床用药供应提供技术支持,为规范药品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对规范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并为优化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科学、客观开展药品遴选,以及临床路径修订等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开展药品综合评价,医院还可以有效杜绝个别品种的大范围使用,优化临床科室药品使用结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办主任 张南:
为参保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双通道”服务
为确保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顺利使用,更好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的用药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提高了谈判药品的可及性。“双通道”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基于既往慢性病处方流转“双通道”工作基础,该政策很快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在积极优化流程的同时,更加关注不同参保地区政策的多样性,因此医保审核更加严谨。
同时,我们强调临床药师参与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抗肿瘤药物流转追溯中,鼓励医院加强临床医生与药师的协同。今后,医院会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三医联动,达成整体一致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医院线上就医的便捷性,为广大参保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双通道”服务。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 罗坤:
高效落地DRG支付方案
医院高度重视临床路径应用和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情况。
DRG支付方式便于患者、社会和医保部门监督医院医疗行为、诊疗结果和经济收支等,了解医院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和满意度等。我院积极按照DRG分组,结合临床路径与医院实际成本,并参照社会平均病种成本,进行对照分析,明确本院相关制度和要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积极提升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讨论
针对有效推动合理用药体系建设,科学管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等话题,部分专家发表了观点。他们表示,对于暂时无法纳入本医疗机构供应目录,但临床确有需求的谈判药品,医院可将其纳入临时采购范围,建立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缩短周期,及时采购。同时,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药品使用考核机制,不将合理使用的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次均费用等考核范围;不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落地。
(编者注:下面这段话,是否体现了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含义在内?
“不断完善药品使用考核机制,不将合理使用的谈判药品纳入----考核范围,不以-总额限制、目录数量限制、药占比--影响谈判药品落地”。
药学服务与医保工作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与“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有助于实现医保资源的有效节约和利用。
我建议医保部门制定药学服务收费标准或者其他激励机制,以保证药学服务持续发展。例如,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安全,但医疗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缺乏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医保物价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以促进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工作的开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药学部主任 赵生俊
医院应不断优化临床路径,使临床路径与药物治疗路径有效结合,为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指导提供助力。在临床用药中,医生经常遇到超适应证用药的情况,如新冠肺炎特效药和疫苗使用需遵循紧急用药原则,在紧急用药和抗肿瘤药物同情用药过程中,需要三医联动,以保障合理用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 罗坤
合理用药是保障医疗质量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药学部的工作,更是临床、医保和医务管理等多方共同的工作。保障医疗质量的关键是对临床路径开展精细化管理,将病种付费做得更合理精细,然后进一步和医保部门协商,发挥多方效能,协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 张文胜
三医联动一定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应该是最大的受益群体。切实履行临床路径规范需要医疗团队,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重视,在临床科室形成合理用药的氛围。临床和药学需要联动,更需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只有相互理解和沟通,才不会相互限制,影响患者治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中心主任 江明
保证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又满足不同患者不同层次的诊疗需求,需要政策的科学指导和实践者的执行智慧。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医疗服务和高质量药物治疗的需求,我们应该对仿制药开展真实世界疗效监测和评估,增强群众对仿制药质量与疗效的信心。我们呼吁,医联体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要具有延续性,以保障患者的上下转诊,使分流、分诊变得更加顺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调剂科主任 陈迹
(朱永基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