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保和医院,在博弈中“双向奔赴”

发布于 2022-05-13 · 浏览 131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38, 叙事药学-总38)-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0)(291-200号)297号

2024-07-14;




医保评论

医保和医院,在博弈中“双向奔赴”


健康报,2022-05-09(7)



□ 姜天一


近期,《健康报》医保专刊版“医院分享汇”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介绍了广州市6家医院实施DIP付费方式改革的情况(详见2月21日、2月28日、3月7日、3月21日、3月28日、4月11日、4月25日版面,或“健康报”微信公众号“聚焦医保改革”话题)。广州市是最早实施DIP付费方式改革的城市之一,从改革者现身说法中我们看到,将医保改革与医院管理目标相结合,借力医保改革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基本共识,医院和医保管理部门正在博弈中共同完成一场“双向奔赴”。


从管理博弈论的角度看,博弈是指遵守一定的规则,各自选择策略并加以实施,从中取得相应收益的过程,其核心是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把着参保患者“钱袋子”的医保方,在意的是如何“管好钱”,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用好钱”,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作为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医院,在意的是既要给患者看好病,也要保障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医保和医院的诉求不尽相同,博弈必然存在。


但这场博弈,不一定是“猫捉老鼠”式的非合作博弈,也可以是“琴瑟和鸣”式的合作博弈。在广州市的DIP改革中,医院管理者们就已体会到,医保改革正在深度融入现代医院管理,与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核心诉求是“同宗同源、相辅相成”的。


医保用一系列指标和算法,调整基金支付的“阀门”,引导医院积极控制运营成本,实行合理诊疗,最终降低患者负担,用有限医保资金“购买”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而“国考”的指向,则是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患者满意度。由此可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利于提升“国考”成绩;而医院通过备战“国考”而进行的内部管理改革,也恰恰能更好地助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地。


在合作博弈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政策偏差,建立医院和医保的协商谈判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到《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再到国家医保局出台的《DRG/ 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无不提到这一点。这是医保和医院实现“双向奔赴”的一个重要起点。


当医保资金成为公立医院收入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聚合临床需求—收集运营数据—提出政策建议”这个通路,对医院长期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包括广州在内的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医院不断拓展与医保部门之间的协商谈判渠道。协商谈判的内容也从医保总额这样的宏观指标,延伸至病种入组、分值纠偏、新技术项目定价、特病单议等管理细节。很多地方的医保部门也作出了积极回应。他们不仅认真组织专家对医院提出的建议进行分析和研判,还能迅速对政策进行调整,形成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不断接近临床实际的闭环。


为了患者的健康利益,医保和医院“双向奔赴”是我们乐于见到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些“不和鸣”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如欺诈骗保案件时有发生,还不时冒出一些新形式、新手段;一些地方的医保管理和经办部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对临床一线实际还缺乏必要的了解等。这些问题尽管在形式上有些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非合作博弈的外在表现,最终没有任何一方会是赢家,尤其会让患者受害最甚。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找到一个核心切入点来分析、评判,并以此找到发展方向和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这个核心点就是“患者的利益”。只有守住这个核心,不忘这个核心,医保和医院的这场“双向奔赴”才会更加美好。

最后编辑于 2024-07-14 · 浏览 1311

1 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