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入38, 叙事药学-总38)-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0)(291-300号)291号
2024-07-13
按:
化疗贫血相关学术问题,前期曾发生临床医生与医保部门对话,本人收录部分文献(待查),本文很有收录参考学习价值。
2024-7-13,,17:30收录,辛老师
查到化疗-血小板-相关文献【1】(2024-07-13,,21 :15(辛老师)
该文献,是根据当时患者遭遇实际情况,临床药师所作的调研报告。当临床医生抢救癌症病人化疗血小板极度低下,需要紧用长川因小板药救命时,各地的医保政策不一致,以致上级肿瘤科专家发出感概:这个规定,是要出人命的!
近期,见一医保人员文章,提到医保还不完美,需要打“补丁”【2】(待查)
-找到了-文献【2】(2024-07-14;5:20,辛老师记录)
文献
【1】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2】实现DRG精准支付还需哪些努力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600034 ,
(入,22,叙事药学-总22号)-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1)(140号)
2024-07-01,7:35,记录
实现DRG精准支付还需哪些努力
健康报,2024年6月24日,(7)
按:
此文,要认真研读。国家医保,不出手 ,医药市场,无序状态,难纠正。出手,医药市场,又够复杂。
标题-1:DRG工具并非十全十美,需勤打“补丁”。
这标题1,讲得还算客观,
如何打补丁?
首先能倾听专业行内人的反馈。过去医疗市场纠费是混乱和无序,历史延续下来。怪不得谁对与错,是某某的责任。
从我们药学专业角度,本人几十年的药学研究工作,都是亏本买卖。所以,某些领导批评:”有多少经济效益?".还是有事实基础。医院药学专业最大效益的科室:药品采购!搞科研,全是亏本。但宏观上是获益,人命关天,难以金钱计算。
标题-2:DRG驱动医院管理变革,医院需提升能力
这标题也很对。医院综合实力提升,涉及面宽。作为临床治疗领域, 多学科联合,是肯定的优势发展方向。这部分,药学占一大块。这一大块,不仅仅是药品供应,还有一大块是临床药学研究。这个研究,难以马上转换成经济效益。
例,近日,本人一任务,落实某中医师加入老科协,去动员说,20 多年前,先是你提问临床用药问题,本人接手研究2个 星期,写了调研报告,载药讯,几个月后深夜在北京机塌,回应临床紧急求助,救 了人性命。
这经济帐,怎么算?!
标题-3:立足实际,分组与结算标准需体现价值医疗
标题-4;支付体系需多元化发展、多层次构建
这两标题,就不评论了。总之,临床治疗一线,离不了临床药学这个专业 。制订医保付费政策的人,是否懂?!
2024-06-27,15;30,补充点评,辛老师
【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肿瘤综合管理已成为人民健康的重要议题,并被明确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化疗相关性贫血(CIA)作为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提升肿瘤患者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临床应给予重点关注。
为响应国家提升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宏伟目标,2024年4月27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指导的“领航计划”,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领航计划·提升肿瘤患者综合管理”项目暨“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专家圆桌会”在济南成功举行。会议特邀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和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首席专家李进教授任大会主席,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主持学术报告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主持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聚焦于肿瘤患者的全程综合管理、CIA治疗现状和临床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索肿瘤诊疗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次会议不仅为肿瘤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主席致辞·
1,共绘蓝图,领航未来
秦叔逵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说道:“领航计划——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是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精诚合作,携手发起的公益性学术项目,旨在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诊疗培训与深入的学术交流,全面提升我国肿瘤诊疗和研究水平。肿瘤的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课题,也直接关乎每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已知肿瘤疾病本身可以引起慢性病性贫血;迄今化疗依然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是长期用药也可以导致CIA,因此对患者的生存状况和预后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不容忽视。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在马军教授的积极倡导下,CSCO学会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继续教育和临床培训工作,富有成效。今天,希望通过本次圆桌会进行深入讨论,能够汇集专家智慧,群策群力,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综合管理以及CIA的认识,妥善解决临床问题,大力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改善生活质量。
李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CIA在临床上的普遍性及其对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大影响。当前的治疗手段如输血和铁剂补充存在局限,探索更有效、更经济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领航计划关注提升肿瘤患者全程管理非常重要,期待通过专家的共同努力,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实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标。
·学术报告·
1)罗素霞教授:化疗相关性贫血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CIA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介绍: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极高,国内研究显示这一比例达78.8%,在美国的研究报告中甚至高达89.5%。部分瘤种中CIA发生率更高,胃癌、肺癌、卵巢癌和结直肠癌患者CIA的发生率超过90%,乳腺癌患者也高达86.3%。此外,随着化疗周期增加,贫血发生率逐渐增高;而相对早期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的CIA发生率更高,且贫血症状更严重。
CIA对肿瘤患者的影响不容忽视。罗教授强调,CIA可能导致临床被迫降低化疗药物剂量,并延迟化疗方案实施等,还会降低患者的化疗应答率,显著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研究显示,发生CIA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明显短于未发生贫血患者的40个月。此外,CIA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FACT-An评分。
对于CIA的发生机制,罗教授介绍,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肾毒性以及胃肠道反应是导致CIA的主要原因。此外,慢性炎症环境与CIA的机制相互叠加,可能进一步加重贫血。炎症因子可以抑制骨髓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缩短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并影响铁的吸收和释放,导致功能性缺铁。
尽管CIA对患者的影响如此严重,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罗教授指出,传统的治疗方式,如输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铁剂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如血资源紧张、ESA治疗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及注射给药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铁剂吸收率低等。这些导致了CIA的治疗缺口很大。国内外的调查均显示,接受贫血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
值得期待的是,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涌现,包括低氧诱导因子脯胺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乳铁蛋白、铁调素拮抗剂及抗IL-6抗体等,其中HIF-PHI类药物治疗CIA的Ⅲ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在报告中,罗教授分享了HIF-PHI类药物——罗沙司他的研究信息。机制上,罗沙司他通过短暂、可逆地激活HIF通路,促发下游基因有限表达,从而促进机体产生接近生理代偿水平的内源性EPO,同时改善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实现从多种途径综合调控红细胞生成。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公布的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口服罗沙司他治疗CIA的疗效非劣效于传统的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在罗沙司他治疗组,血红蛋白(Hb)水平升高≥10/15/20 g/L的患者比例在数值上更高,且达到Hb升高≥15/20 g/L所需的时间更短。
罗教授的报告全面而深入,不仅展示了CIA的流行病学现状,也揭示了当前治疗手段的不足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她指出,CIA影响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生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未来需要领域内专家学者对CIA的管理给予更多关注,并且规范CIA临床诊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管理。
2)呼吁加强对CIA的关注,提升肿瘤综合管理质量
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计划的实施为临床对肿瘤患者的优化管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CIA作为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长期以来在肿瘤患者的综合管理中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临床关注严重不足。
朱军教授:为了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我们不仅要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还要持续关注包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内的全程综合管理,尤其是肿瘤治疗常见的并发症CIA。一直以来,CIA是肿瘤患者临床管理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治疗周期长、见效慢,临床又不能完全依赖输血解决问题。因此,临床上很多贫血的患者都“扛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后续的抗肿瘤治疗。
潘宏铭教授:目前肿瘤诊疗质量提升得到了广泛重视,临床在诊断正确率及治疗规范性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但我们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要在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和肿瘤并发症管理方面建立比较合理的评价体系。肿瘤患者贫血进展缓慢,临床不易觉察,很多时候没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为后续化疗埋下隐患。改变当前对贫血管理的认知非常重要,要尽早规范化诊治,避免贫血严重后引发的系列风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消化道肿瘤患者由于进食情况差,整体状况欠佳,贫血问题尤为严重。临床上对贫血的管理不足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加强在疾病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医学教育。
张艳桥教授
目前肿瘤患者贫血治疗手段仍存在不足,相较于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治疗,升红细胞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血源受限加剧了这种困境。因此,临床亟须探索贫血治疗的新方法。
曾珊教授
对于现有治疗方案,大家提到了输血困难,但多次输血也有不良反应,如血栓、感染和铁过载等;其他现有治疗方案,各有一些局限,期待未来能有新药补充进来。
郝春芳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
肿瘤诊疗质量的提升行动计划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作为乳腺内科的医生,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乳腺癌患者由于生存期较长,绝大多数会伴随贫血问题。贫血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治疗方案的改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轻度贫血占多数,医生和患者往往容易忽略。事实上,尽管轻度贫血在短期内不影响抗肿瘤治疗,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干预,还会导致Hb水平进一步下降,发展成中重度贫血后就会影响治疗,形成恶性循环。
王俊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
贫血是肿瘤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我们在临床亲眼见证了许多患者在化疗周期中,尤其是第2~4周期,贫血逐渐加重。贫血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较大,临床上有两个极端现象,一部分患者因为Hb水平较低而不得不暂停和推迟治疗,并因此感到极度焦虑;而另一部分患者,面对贫血带来的身体负担,甚至选择了放弃治疗。如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贫血问题,那将是对临床工作的巨大帮助。
专家对话
标题-1: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CIA管理亟须创新治疗手段
尽管CIA对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对CIA的临床管理仍存在诸多痛点,凸显了改进CIA管理的紧迫性,也为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探索指明了方向。
梁后杰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后杰教授:
化疗后贫血在临床非常常见。既往临床往往更关心肿瘤治疗的效果、患者5年生存率等指标。现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关注,要让患者“活得更长且活得更好”,化疗后贫血的管理不容忽视。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其饮食受影响的情况下贫血问题会更加突出。当前CIA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疗效欠佳,期待未来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更好地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崔久嵬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崔久嵬教授:
贫血管理之所以面临困境,一是源于发病率高,非常常见;二是治疗困难,特别是血源不足。贫血影响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对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如何快速改善贫血症状以满足临床需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够刺激患者机体自身造血,那我们可能对血源的需求就会降低。但目前因缺乏有效药物,临床仍无法快速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
张艳桥教授
目前肿瘤患者贫血治疗手段仍存在不足,相较于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治疗,升红细胞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血源受限加剧了这种困境。因此,临床亟须探索贫血治疗的新方法。
曾珊教授
对于现有治疗方案,大家提到了输血困难,但多次输血也有不良反应,如血栓、感染和铁过载等;其他现有治疗方案,各有一些局限,期待未来能有新药补充进来。
标题-2:基于诺奖转化的创新机制,HIF-PHI为CIA患者带来新希望
需求驱动创新,创新药物的研发为CIA管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与希望,对研究数据、治疗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厘清思路。
罗素霞教授
罗沙司他在作用机制上模拟了低氧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应答,类似于高原环境中人体为了适应低氧环境而提高血红蛋白的代偿机制,这一点让临床耳目一新、充满期待。罗沙司他在有效改善贫血的基础上,口服便利,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方便规律用药,保障治疗效果。
李进教授
非常期待新药罗沙司他能够在临床上为患者带来益处。建议未来新药上市后,就安全性作进一步观察,如血栓、风险获益比等。此外,一款新的治疗药物上市,需要考虑患者、国家、公司多方面的利益,患者获益排在第一位,还要从国家角度考虑,希望新药上市后企业能给出合适的价格体系,以提高药物可及性,确保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并从中受益。
崔久嵬教授
针对CIA,如果新药罗沙司他疗效能够得到证实且价格合理,那么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极具前景。特别是其口服应用的便捷性,即使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也方便应用,这对患者的全方位管理将是非常大的利好。
朱军教授
罗沙司他模拟了低氧环境下的生理性作用机制,现有研究数据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罗沙司他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期待罗沙司他能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当然,上市后药物的定价也值得关注,合理的价格将大大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希望制药企业和相关方面共同努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秦叔逵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明确指出:今天我们研讨的肿瘤的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临床项目和课题,更重要的是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CSCO学会和基金会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进一步聚焦和引领肿瘤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规范化诊疗和协作研究,广泛深入地开展继教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期全面提升我国肿瘤诊疗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会上专家们的深入交流和讨论突出了CIA在肿瘤治疗中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以及当前治疗手段存在的不足,凸显了临床对CIA管理的迫切需求。专家们呼吁临床医生和相关机构对CIA给予更多关注,加快新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以期提升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水平。相信随着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领航计划的持续推进,我们有望实现对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优化,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国家在肿瘤防治方面的宏伟目标,助力“健康中国2030”。 (依依)
肿瘤周刊2024年5月16日B2版B3版.pdf


最后编辑于 2024-07-14 · 浏览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