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

发布于 2024-10-04 · 浏览 918 · IP 浙江浙江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目录


841,「降脂药都吃了 为什么血脂还高」

842, 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我想给所有人提个醒

843,重发:2 例脑外科病例抗菌治疗的药学监护

844,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读后感

845,【原创】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846,针对 “维生素C和肌苷配伍,扣分6 分罚款1000元”报道 的学术探索

847, 1例老年胆管癌患者胆管支架术后伴感染的治疗总结(稿2)

848,【原创】青霉素连用9天后康得力注射后腹痛型过敏休克1例

849,【分享】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850【分享】医生、药师和护士―― 临床安全用药“链条”的重要环节

 

目录与提要


841,「降脂药都吃了 为什么血脂还高」

第1次入编---841号

 帖子被评为优质主帖

恭喜!您的帖子「降脂药都吃了 为什么血脂还高」降脂药都吃了 为什么血脂还高

 已被评为优质主帖,

将获得更多平台曝光,吸引同...

2020-08-05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1;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30,-分类开始

按:

本文,举案说理。对一知半解的“三高”患者很有帮助。供分享。

2020-07-08,辛老师

提要与标题(2024-09-30 , 5:30 重编辑,辛老师

降脂药都吃了 为什么血脂还高  

健康报,2020 年 7 月 2 日 星期 四(8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 刘健据

篇首:

≥18岁人群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0%、19.5%和8.9%,患者中只有不到10%血脂控制达标

都吃降脂药了,为什么血脂还是高呢

标题-1,血脂“达标”就减药

举3 例,

自以为平时不吃油,指标正常,自行减半量降脂—解读:2/3的低密度脂蛋白来自肝脏合成,1/3是来自于食物,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要使血脂持续达标,只能依靠长期服用降脂药物。

例2,心脏支架,术后双抗,提问,指标正常,是否不服降脂药?解读:化验单正常值,只适合健康人,高危人群,指标更严格

 标题-2,血压血糖“连累”血脂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他汀减少胆固醇合成,人体会增加胆固醇的吸收,达到平衡,抵消一部分他汀药物的作用。剂量每增加一倍,胆固醇下降幅度仅增加6%左右(“6法则”), 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比他汀药物加量效果更好,安全性好。

 标题 -3:都是饮食惹的“祸”

高脂血症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去油腻、少精细;减食盐、多蔬菜;戒烟、限酒;一句流行语,“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2024-09-30,5:52,完笔

 

 

842, 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我想给所有人提个醒

第1次入编---207号

第2次入编---842;

2020-08-11

帖子被评为优质主帖

恭喜!您的帖子「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我想给所有人提…」 已被评为优质主帖,将获得更多平台曝光,...

 优质病例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我想给所有人提个醒

父亲被毒蛇咬伤后,我想给所有人提个醒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2,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30,-分类开始

 按:

此文收录一个星期了,还是给找出来,转发。

因为,前不久,转发了“永嘉男子被毒蛇咬伤 找土医生救治身亡”(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36926140) ,并发附言,附加了案例。

本案例,除了作者系医务人员,有清晰的思维逻辑外,还附加了有一定优势的人脉资源,在关键环节能够及时拐弯连接。普通老百姓,一般难以具备这种优势。这也是读医学生对 家人的优势。

辛老师,2020-08-10

(注:土医生--竟是发生在黄岩头陀!)

重编标题,2024-09-30,6:10 完笔

作者,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医生王瑞艳。

【1】与蛇毒的惊险赛跑

万一是毒蛇呢?

急诊科!

关键是抗蛇毒血清!

【2】毒蛇口下的病人们

【3】 面对毒蛇咬伤,我们怎么预防和处理?

(附部分抗蛇毒血清医院名单)

(1)如何预防毒蛇咬伤

 (2)如何辨别毒蛇咬伤和无毒蛇咬伤

(3)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3)部分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

【4】感谢感谢



843,重发:2 例脑外科病例抗菌治疗的药学监护

重发:2 例脑外科病例抗菌治疗的药学监护

本帖回复网友【1】,获1,回帖被评为有料回复;2,帖子被评为优质主帖

2020-08-30;

按:

看到这帖子,就想起当年一重症病例:颅内感染,比较复杂,请药学会诊,利奈烷胺无效,用万古霉素有效,治好了。可业内展开讨论:万古很难透过血脑屏障,理论上不好解释。当时一种解释:是不是炎症下透过率高点?待会找到原文,附上。

2020-08-28,辛老师

重整-摘要全文(来自2015大外科课件部分):

1,疑难杂症(1),用尽各药无效--怎么办?

---人为设定探索方向

•录入:药学信息,总(2)期,30页; •《2例脑外科病例抗菌治疗的药学监护》 •发丁香园: http://www.dxy.cn/bbs/thread/19300745#19300745

会诊介绍(27/9/2010)

•1,病原学---不明---唯一依据:华山医院报告:厌氧菌,目前,培养,----均(-).

 •上海治疗经过:美罗培南针,2.0 q6h+甲硝唑0.5 q12h---半个月,---效果不佳,---改斯沃0.6 q12h,+磷霉素6g,qd—7天,体温波动,---转入本院. •

 •2,抗生素---全覆盖:

•抗G+--利奈烷胺针,0.6 q12h, •抗G-,--美罗培南针,0.5 q8h,+头孢哌酮舒巴坦,3.0 q8h; •抗厌氧菌----甲硝唑, 250ml,qd •

 •3,目前:发热波动,脑脊液(白细胞,蛋白)指标—高,讲糊话,WBC,中性%率:高

•4,费用:已较高

•5,家属:敏感

第一次分析(一)(27/9)

•按华山唯一”厌氧菌”病原学,抗厌氧菌并未到位: •美国黄金方案:甲硝唑,0.5,一天四次, •中国药典方案:甲硝唑,0.5,一天3次; •当日,改甲硝唑, 0.5,一天3次;其余抗生素不变 • 任何方案仅是主观设想,实际效果应治疗后评定。

29/9随访治疗效果

•28/9, •T37.0℃---37.8℃, •WBC;13.5 ,N:85.7%;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780 ,蛋白 :>300 • •评估:---疗效不明显;--第一个尝试:失败。

 第二次讨论和分析(29/9/2010)---“四平八稳”无主题

临床药学分析:目前抗菌思路是广覆盖,四平八稳,疗效平平,对病原学分析寻找有困难,治疗策略是否可向某一方向倾斜,以试探目前何种类致病菌为主。

提问:按你们专科常规,脑脓肿应以何种细菌为主?

•临床;一般是G+菌,本例可能是混合感染,目前用斯沃(疗效)是稳妥,

反问:目前抗G-菌力度如何?

临床药学:抗G-菌力度----应可以。 

•临床:你说倾斜,如何倾斜?

临床药学,应向抗G+菌倾斜,再加一个抗G+菌药,如夫西地酸,(计算一下总成本,) 

•临床:斯沃今天最后一天量,用完没有了。

•临床药学,用完斯沃,可改用万古,比斯沃脑组织浓度高(斯沃软组织浓度高)一定要原研发药(稳可信)不要用国产(亲自去药房落实)。关键时刻,原研发和国产效果不同.

•特别关注:咨询病人营养状况:----尚可。

 

第二次讨论,是医药双方最和谐的一次讨论

结果--第二个尝试失败

•29/9,利奈烷胺(斯沃)+夫西地酸,并未立见效果 •表现: •体温不降: •WBC: 19.7 ,N:91.5 %;

 第三个尝试:成功

万古+夫西地酸

•30/9, 11:00,万古霉素(稳可信)0.5 q8h +夫西地酸, 0.5 q8h  • •体温即降,各项指标下降(体温图,略)

 

本例--讨论与分析

•基本特点----病原学不明,

•基本难点---,各系统均已用到顶级药;

•症状未控制,---抗菌药停不得 •

 •诊断性用药,且运用”药动学/药效学”原理,联合用药,首先确定疗效,证明G+菌感染为主;

不排除混合感染,---抗G-药:舒普深,及抗厌氧菌甲硝唑,用到6/11,完全稳定方停药. •一点庆幸:自身抵抗力尚好.营养支持好.

 

何礼贤教授—回信---评价

2011年2月2日 16:51

•辛主任:

 恭祝兔年大吉、阖府欢乐万事如意。

你的经验我学习后收获很大。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谨供你参考。

1,例1利奈唑胺+夫西地酸, 无效 改用万古霉素治疗成功,是很好的经验,但理论上不好解释。因为利奈唑胺穿透力很强,CSF中浓度达血清浓度的70%,而万古霉素仅为0%~18%。需要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2,例2 治疗很成功。初始美平疗效不佳是否剂量(1.5/d)偏低有关,因为该药在重症感染包括神经系统感染最低剂量应是3.0/d),最高可以用6.0/d , 并且可以通过延长滴注时间以提高T>MIC%值。碳青霉烯类一般不宜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联合,前者是很强的酶诱导剂,会破坏后二者(不破坏碳青霉烯本身)。

 

img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3,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30,-分类开始




844,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读后感

 置顶

第1次入编844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4,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重编辑要点(2024-10-04,5:00,辛老师

1,本帖,涉及调配处方药师,如何把控“处方审核”这一环节,出了人命,调配药师,将承担法律责任;

2,本帖原文,来自康震药师,转发奥大利亚案例:处方调配药师,发现处方甲氨蝶呤剂量有问题,与全科医生沟通无果,调配药物发出,致人命案,上法庭。是药师。

3,本人转发讨论:引用邵蓉教授(2 次报告举例):某药师发现某药处方剂量小数点错位,剂量大10倍电话联系本院临床科主任,回应:上级专家还会错?病人死亡,要调配药师担责,医院药纪委书记,求助邵蓉教授。

4,本人讨论引伸至:淮南三院案例:克林霉素+阿米卡星+肌松剂+激素----4岁患儿当场死亡药剂士上法庭担责!

5,本人讨论提出:处方审核与药品说明书:孕妇禁用,--病人治病,先看说明书上半部治疗信息?还是先看说明书下半部-安全信息

6,司法实践。治病救人过程,病人朝2个方向发展----治愈,或死亡,如果死亡病例医疗纠纷,怎样解读?

7,现补充上近期本人版块热帖《75周年国庆节感怀【1】,文献【2】《罕见!上海一医院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文献【3】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怎样把控治病救人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8, 原文介绍药师审方几条意见,可参考学习。

2024-10-04,5:35,重编提要,完笔,辛老师

 文献:

【1】75周年国庆节感怀75周年国庆节感怀

【2】《罕见!上海一医院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罕见!上海一医院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3】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

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

重新编辑:钉钉直播网址

https://n.dingtalk.com/dingding/live-room/index.html?roomId=k5Q3vzkaznCE58mW&from=LiveHome&liveUuid=b8127038-15ea-4d0e-8273-57c6b8868bd7

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读后感

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读后感

 

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读后感

按:

以下文章是微信圈康药师转发的一文《致命处方背后:药剂师的困境谁能解决?》。介绍奥大利亚一个全科医生处方甲氨蝶呤,调配药剂师对剂量有疑惑,与处方医生沟通无果,病人死于甲氨蝶呤,药剂师遭处罚,这样一个大致过程。

本人在微信上读后,即发了随感录。现在保存到丁香园合理用药版供后续学习讨论,转发过程发现此文不能复制,只得分段截屏保存。

微信上随感录如下,和大家一起再讨论。

(2021-01-29;15:00,发布)

--

康药师,这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需要深入研究的医和药如何沟通协调的问题。

1,明确的剂量超标,错误,调配处方药师应该明确,坚定地进一步沟通,确认,签字,以示负责。

现把邵蓉教授2次报告中举例的案例,再重复一次(二次报告有全程视频记录):

某院临床医生外请上级专家,术后处方,某药处方剂量小数点错位,剂量大10倍,调配处方药师,电话联系本院临床科主任,科主任一句“上级专家还会错?”结果,病人死亡,医疗纠纷随之而来。医院在处理医患纠纷中,要处理调配处方药师。领导班子中纪委书记出身药学专业,电话邵蓉教授(她是法学学位,药学学位的双学位专家,我们认识几十年了!)。

这个案例类似淮南三院的“克林霉素+阿米卡星+肌松剂+激素----4岁患儿当场死亡药剂士上法庭担责!)对这些处方,药师要真正担当起“处方审核”重任

2,现在药师处方审核,遇到一个审核标准掌控问题

本人是重点关注临床药学的,特别深入研究了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上半部,讲的是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基本信息,下半部分用药的安全信息,“孕妇禁用,哺乳期慎用,”“肝肾功能不全慎用”等词语,基本上是药品说明书的“标配”。

现在问题来了,病人来医院治病,主题目标是先“治病救人”?还是先“禁用,慎用”?在这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把握决策当口,本人在历次发帖子或讲课件中,提供了特种车辆(消防车,救护车等)遇到“红灯”时,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幼儿园里就开始教育的交通法规知识呢?还是“救人要紧!”这里,涉及到医患双方把握的“度”!医生处方一方,对用药安全的风险信息,掌握程度,自然比不上药学人员,但临床的治疗需求,药学人员自然赶不上临床医生护士。

本人历次上临床会诊病例,提供的方案,基本上都是超说明书的,当然,我一定会亲自追踪观察,评估调整。

前天,陪着家人去肿瘤术后中医复诊,又提出某一中药是否超剂量问题,等等,共有3点思想顾虑。我在另一个帖子评论点评“人文医学充满了复杂性,艰巨性”!中药人员怎样理解名中医治疗“肿瘤”的独到匠心呢?(文献待会儿在网上转发存档时附上)【1】。

3,司法实践。治病救人过程,病人朝2个方向发展----治愈,或死亡。如果死亡病例,一对说明书,药典,指南,法律条文,等,要想找不到“把柄”,基本上不可能。因为,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是几万分之一,药品上市的安全性评估,是全社会的大数据统计结果,谁知道你是不是会“中彩”呢?所以,这次新冠疫苗上市,一个帖子转发了诸多安全性话题【2】,我看到后的点评,不要过多地去评论安全性话题,因为,无法回答。(补充文献【3】(2021-01-30)

所以,司法实践中,如果把握的度不准确,会妨碍社会公众的防病治病的科学理解。很多人不愿打新冠疫苗的自主报名,可能出于恐惧心里!

【1】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呕血7年医案一则,(丁香园,合理用药版,疾病知识)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呕血7年医案一则

【2】微信圈讨论注射新冠疫苗后种种安全性问题(丁香园,合理用药版,药物信息)微信圈讨论注射新冠疫苗后种种安全性问题

【3】新冠疫苗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新冠疫苗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4,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845,【原创】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第7次入编845

hewei3597434等19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6-08;06-07

【原创】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http://www.dxy.cn/bbs/thread/31178046#31178046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846,针对 “维生素C和肌苷配伍,扣分6 分罚款1000元”报道 的学术探索

 第2 次入编,846号;

『十五至尊』: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

2020-03-27;13:30

不是每个帖子,都能获得两位数的收藏。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享受这至高的荣耀吧:

针对 “维生素C和肌苷配伍,扣分6 分罚款1000元”报道 的学术探索

针对 “维生素C和肌苷配伍,扣分6 分罚款1000元”报道 的学术探索

(2021-01-29早上,7:50完笔)辛老师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6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注:收录至-2021-01-29早上,7:50,收录网友点赞,收藏信息资料,汇编告一段落)

 



847, 1例老年胆管癌患者胆管支架术后伴感染的治疗总结(稿2)

【原创】1例老年胆管癌患者胆管支架术后伴感染的治疗总结(稿2)

2024-10-03,收录

台一医,临床药学室,普外科(执笔:辛学俊)

2011,9,14,

提要:

本文报告1例90岁老年女性胆管癌患者,胆管放支架术后感染,泰能使用6天无效,加万古霉素使用2天有效,体温、血常规正常,紧接又无效。经医药结合讨论,改用舒普深一天4次给药,保留万古霉素,停用泰能,治疗好转出院的治疗经历。充分体现出临床的复杂性,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的先进性,以及临床药学的实践性。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7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848,,【原创】青霉素连用9天后康得力注射后腹痛型过敏休克1例

【原创】青霉素连用9天后康得力注射后腹痛型过敏休克1例

第1次入编848

注:本例,入编《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849,【分享】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分享】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论坛报-文章

第1次入编849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9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查阅前期整理:

1,存F-盘--“碘造影剂安全用药专栏”--1, 碘造影剂(对比剂)的安全性问题

发布于 2021-10-02

碘造影剂(对比剂)的安全性问题

按:

为什么要从这么多年前的2009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提取碘造影剂的安全性评估文章?是因为,见到太多的造影剂过敏反应和肾损害的病例报告,仅近期,本地区2019年病例分析资料【1】共6例(死亡1 例,肾损害5例。而前期本地区的造影剂过敏死亡报告,时有发生。曾作过碘造影剂是否需要皮肤过敏试验的文献调研,获得结论,不需要过敏试验。故能在给家兄诊疗中,喊来子女家人陪伴,并解释:“大道理,说明书不需做皮试,小道理,过敏反应病例不少”【2】,在本人的思想意识中,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

近一段时期,对汇总造影剂的安全性近期信息,脑子中挥之不去。在印象中很深的,有内蒙古全国药学会议大会报告,对碘造影剂的安全性评价,但就是找不到原文。因为,没有纸质论文集,是光盘发放,找不到光盘。今天无意中给找到了,马上给复制出来,保存,与大家分享。这文章,就是几年以后,临床线的医务人员,再认真学习,也不会过时。请看丁香园,近期发布的碘造影剂安全性文章【3-9】!

2,检索手机版丁香园-合理用药版-输:“碘对比剂”-获:

【1】造影剂没那么简单:这 10 个问题 90% 的医生都答错了!

【2】总局要求修订含钆对比剂、盐酸米安色林片说明书

【3】血管造影后广泛脑水肿是怎么回事?(内附:补充: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46条)2023-05-02,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

【4】关于碘造影剂使用前是否应该做皮试的问题(原创)

【5】碘造影剂(对比剂)的安全性问题(注:即专栏内容)

【6】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注:即【3】中附件)

【7】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特点、评估与治疗,及文献检索

【8】从药物安全性角度谈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含:孟庆义发过一文:过敏回马枪文章,造影剂占10.3%-(文献)

【9】碘对比剂全程化药学服务共识

3,重整本文提要:

3,1,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03-07 A09专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放射科 李坤成

反应为两类: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

特异质反应是非剂量相关性;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反应主要由药物的电荷和黏滞性等引起的局部反应。

而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因素、心理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

及时抢救可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比剂过敏样反应与患者本身的个体因素相关,是无法预知的。

但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从药理学角度

看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03-07 A09专题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 胡欣

从药剂科的角度,如何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由来已久,但休克等严重过敏样反应总体发生率低。

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何?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的角度,如何减少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4 条 )

2024-10-04,4:30 整理,辛老师

850【分享】医生、药师和护士―― 临床安全用药“链条”的重要环节

【分享】医生、药师和护士―― 临床安全用药“链条”的重要环节

 

第1次入编850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50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辛老师hyxxj1949

发布于 2014-09-17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0 年零 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读书笔记:

这篇报道,对当前的医药分家,药房托管,医院药房剥离,药店承担医院药房工作职责的种种论凋,给予一名响亮的耳光。社会药店能担当得了这些重任吗?

2014-09-17

-------------------------------

医生、药师和护士――

临床安全用药“链条”的重要环节

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王育琴教授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09-11 第D-01 版:消化?肝病周刊

http://epaper.cmt.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4/09/11/D-01/D-01_41.jsp

 标题-1:患者用药的三大风险

第一大风险:药品不良反应

第二大风险:用药错误(ME)

第三大风险:药品质量缺陷

标题-2:探索管理用药错误的有效措施

标题-3:医药互为师,共同减少用药不良事件

重整提要(2024-10-03)辛老师

 

最后编辑于 2024-10-04 · 浏览 918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