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第1次入编,849号
入91, 叙事药学-总8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9))841-850)84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10-03,-分类开始
查阅前期整 理:
1,存F-盘--“碘造影剂安全用药专栏”--1, 碘造影剂(对比剂)的安全性问题
发布于 2021-10-02
按:
为什么要从这么多年前的2009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提取碘造影剂的安全性评估文章?是因为,见到太多的造影剂过敏反应和肾损害的病例报告,仅近期,本地区2019年病例分析资料【1】共6例(死亡1 例,肾损害5例。而前期本地区的造影剂过敏死亡报告,时有发生。曾作过碘造影剂是否需要皮肤过敏试验的文献调研,获得结论,不需要过敏试验。故能在给家兄诊疗中,喊来子女家人陪伴,并解释:“大道理,说明书不需做皮试,小道理,过敏反应病例不少”【2】,在本人的思想意识中,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
近一段时期,对汇总造影剂的安全性近期信息,脑子中挥之不去。在印象中很深的,有内蒙古全国药学会议大会报告,对碘造影剂的安全性评价,但就是找不到原文。因为,没有纸质论文集,是光盘发放,找不到光盘。今天无意中给找到了,马上给复制出来,保存,与大家分享。这文章,就是几年以后,临床线的医务人员,再认真学习,也不会过时。请看丁香园,近期发布的碘造影剂安全性文章【3-9】!
2,检索手机版丁香园-合理用药版-输:“碘对比剂”-获:
【1】造影剂没那么简单:这 10 个问题 90% 的医生都答错了!
【2】总局要求修订含钆对比剂、盐酸米安色林片说明书
【3】血管造影后广泛脑水肿是怎么回事?(内附:补充: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46条)2023-05-02,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
【4】关于碘造影剂使用前是否应该做皮试的问题(原创)
【5】碘造影剂(对比剂)的安全性问题(注:即专栏内容)
【6】对比剂(造影剂)的文献汇总(注:即【3】中附件)
【7】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特点、评估与治疗,及文献检索
【8】从药物安全性角度谈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含:孟庆义发过一文:过敏回马枪文章,造影剂占10.3%-(文献)
【9】碘对比剂全程化药学服务共识
3,重整本文提要:
3,1,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放射科 李坤成
反应为两类: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
特异质反应是非剂量相关性;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反应主要由药物的电荷和黏滞性等引起的局部反应。
而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因素、心理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
及时抢救可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比剂过敏样反应与患者本身的个体因素相关,是无法预知的。
但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从药理学角度
看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03-07 A09专题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 胡欣
从药剂科的角度,如何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由来已久,但休克等严重过敏样反应总体发生率低。
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何?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的角度,如何减少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4 条 )
2024-10-04,4:30 整理,辛老师
我在《论医院药学的科研方向》一文中谈到造影剂皮试问题。事实上,在本地区。已发生过碘造影剂致死事件,医院也赔钱了。现在转发中国二文献 供参阅: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X线成像设备快速发展,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使用,对比剂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发生也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放射科李坤成教授和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胡欣主任分别从临床应用、药理机制、医院管理等方面对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全方位解析。两位教授均指出,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对比剂,在所有对比剂使用中均可见到不良反应,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文献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0.04%以内。
1,理性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放射科 李坤成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对比剂,在所有对比剂使用中均可见到不良反应,但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文献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0.04%以内。
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分为两类: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
特异质反应是非剂量相关性的,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而物理—化学反应则明确与剂量相关,包括恶心、呕吐、发热、颜面潮红等轻微反应。其中,恶心、呕吐、发热、荨麻疹等轻微反应对症处理即可,而喉头水肿、窒息、休克等重度不良反应则需及时抢救,否则会导致死亡。
欧洲泌尿放射学会(ESUR)对比剂相关指南中指出,对比剂临床应用基本上还是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大部分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比例不高。
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对比剂,在所有对比剂使用中均可见到不良反应。
科普(A. F. Kopp)等2008年发表的相关文章[Acta Radiol 2008,49(8):902-11]中对之前进行的相关不良反应研究列举后指出,不同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可能略有差异,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在0.04%以内。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理论上来说,各种碘对比剂应用后都有可能会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物理—化学反应主要由药物的电荷和黏滞性等引起的局部反应。
而特异质反应(类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因素、心理状态等因素都有关系。
ESUR相关指南指出,在类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离子型对比剂相比,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从理论上来说,各种碘对比剂应用后都有可能会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及时抢救可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比剂过敏样反应与患者本身的个体因素相关,是无法预知的。
但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使用注意事项,权衡利弊,谨慎用药;并加强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快速抢救技能、流程的培训,配备抢救设备及药品,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从药理学角度
看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 胡欣
从药剂科的角度,如何看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由来已久,但休克等严重过敏样反应总体发生率低。
所有碘对比剂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静脉内注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表现通常与药物或其他过敏原的过敏性反应相同,但在多数发生反应的患者中无法识别抗原—抗体反应,因此,这一类反应被归类为类过敏反应。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由来已久,但休克等严重过敏样反应总体发生率低。这些不良反应是不可预知的,即使碘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也有可能在应用碘对比剂过程中发生过敏样反应,甚至休克。
常规备有抢救设备和预案的影像科,应用碘对比剂过程中,即使发生不良反应,也可及时抢救,避免死亡等严重后果。
目前尚不存在理想的对比剂,所有对比剂使用中均可能见到不良反应。
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可见,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均在0.04%以内。
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何?与哪些因素有关?
目前的研究显示,患者应用碘对比剂后会出现过敏样反应,与组胺及其他介导因子释放等相关。
目前的研究显示,患者应用碘对比剂后会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过敏样反应,与组胺、循环系统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其他介导因子,以及补体系统、抗凝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相关。然而,碘对比剂应用后引起组胺等因子释放增加的具体机制,目前并不明确。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患者为过敏性体质、高危人群、药物温度过低等。
克劳泽(Krause)等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碘对比剂在引起组胺释放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过敏样反应是碘对比剂这一类药物应用后的固有的不良反应,所有的碘对比剂都可能发生,彼此之间的发生率可能无显著差异。
从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的角度,如何减少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1. 健全的应急预案,影像科医生、护士接受相关培训,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相关医务工作者。
2. 抢救药物备用,且在有效期内。
3. 密切观察,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应用碘对比剂的患者,注射后30分钟内密切观察。
4. 避免短期内重复或大剂量应用碘对比剂。
最后编辑于 2024-10-04 · 浏览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