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呕血7年医案一则

发布于 2021-01-28 · 浏览 213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1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按:

中医处方,辨证施治。现在本案例可供药学思考:

1,怎样评判疗效?初7剂无效,续7剂;

2,三诊,为何去大黄,加丹皮。 我的理解来自“胃纳较前不佳”,

大黄和丹皮之间的清热强度有多少差异?没能去钻研两药性间区别。

中药的药性钻研,并非中药中医两专业人员,所能相提评论,毕竟,中药与中医的工作特性还是有不同之处。

就是中医本身而言,各人经验不同,同一组方,仅剂量配合不同 ,前方服用后胃痛,后方没有胃痛,还治疗有效!

3,四诊,出现大便为颗粒状,干结质硬,在前方基础上加玄参以清热滋阴。一经调整,立马见效。

从西医理论,大便为颗粒状,干结质硬,应该是小肠水分吸收过度。为何这小孩子会出现小肠吸水过度?西医解释不通,中医从整体辨证治疗,有效,是硬道理。

今天转发此病例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卫生行政部门,别教条主义要药师去审核中医的处方,看到帖子说中药师去审核多少处方,剂量超药典。我即发帖提不同看法。前发过浙江省同德医院省名中医用附子,逐加量至35 克,治胃癌,作为科研成 果。同时他告诫听众,别盲目一步用到35 克【1】,还有,科学看待中医,别用西医观点看待中医【2】

【1】浙江省名中医讲习班--柴可群报告

浙江省名中医讲习班--柴可群报告

【2】从新冠疫情,论中、西医的差异

从新冠疫情,论中、西医的差异

2021-01-28




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呕血7年医案一则

盛钢程 李伟林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昨天

观其脉症

随证治之

“吐血”二字常被挂在现代人的嘴边,常以俏皮话的形式出现。“累到吐血”、“气到吐血”这些语句有时甚至能在说出后缓解大家的部分压力,但如果一语成谶,真当血液经咽喉口腔自嘴角流淌而出时,大家的心里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

中医将吐血归为“血证”的一种,根据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多种证型,概以虚、实分为两大类。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火热迫血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

img


近日门诊接一患者郑某,男,11岁,由父亲带来就诊。经其父叙述得知患者长时间反复呕血已有7年,一般血量不多,2-3天可自行停止,多年来患者多次因呕血住院,治疗效果不佳,于住院过程中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无呕血时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平素便秘。近期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炎,浅表性胃炎。查其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综合考虑,予诊断为胃火上炎证,治以清热降火止血,方拟三黄泻心汤:

黄芩  黄连 制大黄    *7剂

方中“三黄”清泄三焦实火,通过苦寒清泄之法以竟降火止血之功。考虑患者年龄较小,体质易虚易实,将方中制大黄减量使用。

二诊,患者症状与药效无明显体现,予原方

三诊,得知患者胃纳较前不佳,服药期间也无呕血的表现,遂去大黄,加牡丹皮以期凉血化瘀,继服7剂。

四诊,患者自述大便为颗粒状,干结质硬,在前方基础上加玄参以清热滋阴。

五诊,知晓患者自服药来未曾有过呕血吐血,便秘情况较之前亦有好转,嘱以前方继服。

相传,三黄泻心汤出自商代伊尹·《汤液经》,陈修园于《金匮要略浅注》中讲道:“此为呕血之神方也。妙在以芩、连之苦寒泄心之邪热,即所以补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黄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疲,致血疲后酿成咳嗽虚劳之根。”

对于预防调护包含吐血在内的各种异常出血情况,我们的建议如下:注重饮食、劳逸适度,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同时注重精神调养。若是吐血量大或次数较频,应在禁食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台州市中医院国医馆景福华堂

img

关注

“李伟林省级名中医”

关注健康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2131

2 2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