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69, 叙事药学-总63)-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9)(611-620)
入69, 叙事药学-总63)-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9)(611-620)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目录
612,【分享】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热反复发热、、全身多发脓肿
614,:MDR-GNB引起的VAP:了解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E的雾化
615,知晓诱因 远离猝死
616,泌尿道菌群与多种泌尿系疾病相关
618,药师提问处方如何点评
619,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否可联用?碳青霉烯类重症感染应用
目录与提要
bestrenee等47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5-08;10:10
第4 次收编了:
[1] 收编--21,叙事药学-总21号)-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12)--(122号)
2024-06-30,记录
【2】入64, 叙事药学-总58)-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4)(541-550)552
2024-08-11
【3】入65, 叙事药学-总59)-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5)(561-570)569
2024-08-14
【4】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02
2024-08-16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读后感:
刚前些天,一网友私下问我,对万古,利奈烷胺,替考拉宁,这三药怎么看?我答,基本认同万古的稳固抗G+菌的权威地位。各药各有所长。对替考拉宁,总感不及上二药抗菌力度强势。今天刚好到编辑有此文小结,很好。总之,非常认同本文小结。
2014-09-30
篇尾:总结一下:
利奈唑胺,优点很多不再赘述,但是耐药性和副作用不可忽视,注意不合理应用;
万古霉素,不要忽略其治疗 MRSA 方面一线药物的地位,临床应用权衡利弊;
替考拉宁,蛋白结合率高,耐药率高,起效慢,临床效果稍逊万古、利奈唑胺,一直不能作为一线用药。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1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2,【分享】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热反复发热、、全身多发脓肿
【分享】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热反复发热、、全身多发脓肿
『十五至尊』: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
2020-05-14;13:26
不是每个帖子,都能获得两位数的收藏。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享受这至高的荣耀吧:
读书笔记:
昨天,刚接一眼科抗感染咨询:男,76岁,化脓性泪腺炎,红斑狼疮病史,长期应用激素,现血常规:白细胞:14000,中性粒细胞:78%。前期限用过头孢呋辛,一天二次,见部份疗效,后诉腰酸等不适,停用,头孢曲松(罗氏芬)皮试,感受胸闷,不敢用。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脓液送检已经一天,未回报。请教:如何中选取用抗生素?
分析:
1, 泪腺炎,常规考虑G+菌感染,但未回报,不能肯定。
2, 青霉素过敏,曲松皮试胸闷,头孢硫脒,一代头孢等先不考虑,苯唑,氯唑同样不考虑。
3, 直接选抗G+菌药如替考拉宁,万古,利奈烷胺等,过于草率,缺乏依据。
4, 长期用激素,免疫力极其低下,须高度重视感染问题,抗感染力度要强。
5, 建议,先莫西沙星,广覆盖,待细菌培养报告出来再分析。
今天,浏览报纸,见下文,正对上昨天咨询病例同一类型,红斑狼疮,反复发热,多发脓肿,观察其治疗历程,必定很有帮助。细看全文,果不其然。忙发网友讨论。共享之。
全文见政见网址:
http://epaper.cmt.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4/09/04/A-08/default.htm
2014-09-09
---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发热反复发热、、全身多发脓肿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郭锦洲,李世军,许书添,高二志,刘志红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4-09-04 第A-08 版:呼吸与内分泌专版
跟帖—1:辛老师hyxxj1949,楼主,合理用药版达人
【分享】脑脊液培养疑为分枝杆菌的 奴卡菌脑膜炎1例
同一奴卡菌病原学,可联系起来一起学习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2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5-15;10:34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1, medal2009,发布于 2011-07-06 · IP广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3 年零 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请问各位老师:
假如现在用了双唑泰(含甲硝唑和克霉唑),1各月以后是否可以怀孕?如果怀孕是否符合优生要求?
浏览 953
2,辛老师回应提问:
甲硝唑半衰期:8小时(16版新编药物学,110页);
克霉唑,一般外用,不内服。(16版新编药物学,130页,没有收载半衰期),查百度:消除半衰期为4.5~6小时)
一般消除规律:经过5个半衰期,消作曲线接近坐标底线,可认为基本排泄完;
对妊娠风险评级;甲硝唑:B级;美国第七版,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820页;克霉唑:B级;美国第七版,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275页;
你自想一想,有多少风险?还不如汽车尾 气。
2011-07-06 · IP浙江
跟帖:微笑秀秀,丁香评论员
药学专家,超赞
2011-07-07 · IP美国,回复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3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4,:MDR-GNB引起的VAP:了解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E的雾化
MDR-GNB引起的VAP:了解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E的雾化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5-15;09:13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辛老师注:此帖,是论述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学术进展,2024-08-18,17:15,记录)
【文献速递】MDR-GNB引起的VAP:了解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E的雾化
原创 仁怡药学-林彬 仁怡药学 昨天
https://mp.weixin.qq.com/s/cVW235uRsHeIi-IZOW4Y0A
摘要:
【译者按】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是治疗多重耐药病原体引起的HAP/VAP的有效手段,尽管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临床研究的证据仍然缺乏。对于MDR-GNB病原体的肺部感染静脉给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肺内药物暴露,我们总是期冀“简单粗暴”的方法——雾化吸入,以获得最佳的肺内药物暴露。在临床“超前大胆”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机械通气是否会有影响?如何选用雾化器?哪些药物有获益?仅单独雾化还是联合静脉给药?吸入的药物是否会由于病原体破坏基底膜而入血量增加带来全身性的毒副作用?......问题永远比推荐多,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这一期Understanding the Disease给我们做了很好的一个mini review。现将全文翻译如下,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之处,也欢迎批评指正。附上译者雾化吸入的课件内容两张供大家理解雾化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雾化抗生素用于治疗由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菌(MDR-GNB)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然而矛盾之处就在于大量的实验研究支持氨基糖苷类和多粘菌素E的雾化而非静脉给药治疗GNB引起肺炎,但目前很少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对VAP治疗有获益。根据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的建议,本文对这一明显的矛盾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方向。
辛老师编注:2024-08-18,早上5:30记录
浙二医院的林彬药师,常驻长兴医院,开展临床学,首次见面,是浙药药学会议,他学术报告,某次深夜在火车上接求助电话,赶到医院,先美罗培南冲击,后延时给药---救回患者生命,后本人化了很多功夫,找回原报告,把这段报告视频,原文逐句还原,待找到原记录网上连接。
(找到了;2024-08-18,早5:40记录;辛老师hyxxj1949
发布于 2022-08-11
【1】回应“入院患者败血症1.0Q8h合不合规“提问
选录一节:
3,辛老师:(21:05 )电脑前看微信,看清图片**片内容,及全文大意。
推荐浙二医院 临床药师林彬—抢救严重感染病例的学术报告,视频片断还原,在某次回应网友提问时,曾重检索出转发。
通过手机版,找到丁香园上原帖【1】
【1】分享应用PKPD理论抢救重危病例
全文:
发布于 2020-12-16
分享应用PKPD理论抢救重危病例
按;
分享浙二医院长兴分院,林彬临床药师,2008年浙江药学会议报告的,应用PKPD理论抢救重危病例的成功案例,(视频编号“260号,文件夹2--7号);(该报告病例记忆深刻,就是找不到放什么地方。下午终于找到,先记录)。
注意:报告中:美罗培南:先快速冲击1克。接,每4小时一次静滴,每次延时4小时,一天6次(共6克),等于24小时持续用药,一天共6克+冲击1克,共7克。
这个用药方法,中国医学论坛报上有报告,国外开始用美罗培南一天一次配制,连续24小时静滴,后考虑抗生素的临床药剂学稳定性,改为一天4 次,一次延时6小时,后总体研究结论,每次延时3-4小时,美罗培南肯定稳定(见《抗 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原创】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PKPD理论,首次先冲击,提高起始血药浓度,早几年就看到。这是临床线抗感染领域先试用。药学研究,我们见到:浙江三门医院药学和温州医大附一院药学,联全研究,文章在浙江省药学会议交流(哪一年没找到)(注:后找到了:见文献【1】往事联翩,我真的是老了吗?!
往事联翩,我真的是老了吗?!;2018浙江省临床药学会议-65页;转发上网【1】))。在这交流前几年,我们就听温医大一附一院急诊科临床主任和我们交谈介绍过。
常规静滴0.5小时,与延时2 小时或3 小时什么差异,我们的研究论文,刚发表《药学研究》2020年10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微泵3小时静脉给药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评价》(转发;丁香园见:回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微泵3小时静脉给药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评价,它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姐妹篇,丁香园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
2020-12-15,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4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5,知晓诱因 远离猝死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5-14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重整标题:(2024-08-18)
11月27日凌晨,35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然倒地猝死,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今,隔三岔五就能听到公众人物猝死的噩耗,不少人惊呼,原来猝死离我们这么近!那么,猝死的诱因都有哪些呢?】
知晓诱因 远离猝死
健康报,2019-11-29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研究员 王玉林
1,被猝死盯上的中青年
2,心源性猝死占八成
3,常见诱因有哪些
◆吞云吐雾
◆饮酒过度
◆熬更守夜
◆情绪波动
◆剧烈运动:
◆久坐不动
◆暴饮暴食
◆忽冷忽热
◆泡澡桑拿
◆用力排便
◆排尿晕厥
◆左侧卧位
篇尾:
当您了解了猝死发生的原因和诱因后。相信您一定会注意从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危险因素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自己情绪和睡眠时间,平衡饮食,适当锻炼。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记住定期检查身体,一旦发现身体出现隐患,就抓紧时间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猝死远离你我。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5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6,泌尿道菌群与多种泌尿系疾病相关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5-16;11:38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泌尿道菌群与多种泌尿系疾病相关
健康报,2020 年 5 月 5 日 星期 二(8版)
□南方医院泌尿外科 曾嘉荣 吴芃
标题-1:菌群水平会否提高患癌率
1.膀胱癌
泌尿道菌群与膀胱癌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提示菌群丰富度可能作为预测膀胱癌风险分层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前列腺癌
尚无定论。菌群可能通过诱发前列腺慢性炎症,促进前列腺癌发生。
前列腺本身不太可能存在独特的菌群,检测到的菌群可能来源于炎症病灶或者前列腺钙化灶。
3,下尿路症状也受菌群“调控”
泌尿道菌群与下尿路症状的发病、症状程度、药物疗效等相关。
不同菌群对结石影响不同
泌尿道菌群与尿路结石有相关性。
乳杆菌属可能对尿路结石形成具有预防作用
肠道菌群与结石的研究更为成熟,研究已经证实肾结石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
肠道中某些以草酸为能源的细菌可能与尿路结石的形成相关
篇尾:
泌尿道微生态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相关,包括泌尿系统肿瘤、下尿路症状以及结石等。但哪些微生物是疾病或健康的驱动者,哪些是沉默者,何为正常菌群,何为失调菌群,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更高维度的研究才能给出答案。
但有意义的一方面是,泌尿道菌群的发现颠覆了以往的疾病治疗理念。相比以往消灭全部细菌的治疗策略,利用益生菌调节菌群结构与功能,使失调菌群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可能成为新的治疗研究方向。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6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乞力马扎罗BF等45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5-16;10:22
【1】入,33, 叙事药学-总33)-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24)(241-250号) 248,号
2024-07-11,记录
第2 次: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7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提要:
按:
某医院门诊检验C反应蛋白(范围0.00—8.00),病区检测范围(<0.5)医生反映,门诊的检标准,没有我的检测标准精度高.
2016-03-23
全面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16-03-19 中华检验医学网 检验医学
概念:
外周血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较为强烈的炎症反应。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脂质沉积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采用了各种降脂药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在这过程中,人们发现一个问题:脂质沉积学说并不能完全阐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关系:C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
大部分健康人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检测下限(10mg/l),但是他们仍然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0mg/l)以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有关。
更灵敏的检测技术,--分离出:“高敏C反应蛋白”; “普通C反应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的价值就在于他能检测到低水平的C反应蛋白,把常规C反应蛋白无法划分的那些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人划分出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显然就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了。
最后,回答几个常见的问题:
1、高敏C反应蛋白和普通C反应蛋白既然检测的是同一物质,为何彼此难以换算?
2、什么时候该查高敏C反应蛋白,什么时候该查普通C反应蛋白?
有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倾向,建议查普通C反应蛋白。
如果一个人只是健康查体,或者评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建议查高敏C反应蛋白。
3、为什么二者的参考范围不同?
第一,检测方法不同
第二,这类指标的参考范围意思不大,最重要的应该是合适范围!
4,如何正确理解”炎症“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清除异己,维持自稳“。所谓炎症,本质就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异己而发起的免疫反应过程
当个体发生感染性疾病(外源性抗原)是肯定有炎症反应的,而且是剧烈的炎症反应。但是这种炎症反应有个特点,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炎症反应有关。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炎症还是不同的。
第一,从时间上来讲,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持续的炎症反应“有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感染性疾病, 持续时间不长)
第二,从强度上来讲,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炎症反应是低水平的炎症反应
第三,从诱发因素; ”炎症源(引起炎症的原因)-感染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通常是很清楚的.( 但是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炎症反应中,炎症源到底为何物,现在还搞不清楚,
5、有人说高敏CRP在感染性疾病中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发现很多感染性疾病患者普通CRP不高,高敏CRP增高。
高敏CRP在感染性疾病中肯定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值如何,能否取代普通CRP我们还不得而知;
有一个误区:高敏CRP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其实是合适范围,普通CRP上的参考范围才是名副其实的”参考范围“
6、普通CRP正常的患者,才能接受hsCRP的检测。
如果一个患者有急性炎症反应,那最好避开这段时间再查高敏CRP,毕竟这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也不急这一两天吧,先把急性炎症反应解决了再说。
7、医生对感染患者开出了高敏CRP的检查,检查结果其高,与普通CRP对不上,不知道该怎么报。
本文原标题《超敏C反应蛋白和普通C反应蛋白的关系》作者:丁香园检验版版主 hzdlj 来源:丁香园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7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8,药师提问处方如何点评
『十五至尊』: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
2020-05-17;19:54
不是每个帖子,都能获得两位数的收藏。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享受这至高的荣耀吧:
第2 次入编
8,辛老师:
南方有一药师,点评骨科医生脊柱手术后用万古,不会点评,问我。我说先去学习这方面知识,说找不到,我代捡索一下,搜索到一大片,湖南一小青年,回应:我也碰到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点评的误区。自己找不到门,还硬是点评临床医生对与错。这不是很荒唐的事吗?我不给你们点破,会一直荒唐下去。真正协助临床解决问题的技能没有提高,最后挨批的还是你们。正如某医院领导所说:每月就是几张报表,真正需要他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解决不了。这些领导也不懂什么叫临床药学,以为临床药师就是要解决临床的用药问题。我反问,临床医生也不是什么病都治好的。
跟帖 -1:
王药师回应:
呵呵。基层医院处方点评确实存在问题。
实际上我认为:处方点评是药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技能的一种提高途径,不要当成主业,主业还是走进临床,走进患,参与药疗,才是药师的正事。
目前处方点评主要还是行政需求,干预临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一旦临床用药情况改观以后,需要点评的处方很少。一些开展这项工作较早的单位,已经感受到了。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8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跟帖-2:
问药师平台(循证医学群)
(黄药师(南昌药师):
2021-8-6,下午,5:23,提问
1,@辛老师 辛老师您好,转发别人的提问,想请问下辛老师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刚才消化科护长反应 病人在输注完钠钾镁钙后 接着输注艾司奥美 发现管内有多个黑色异物 我咋天到病区征求反馈意见 病区也有反馈艾司奥美输注时有类似现象发生 我刚给护长的建议是 输注艾司奥美前冲输液管或换新输液管以免与管内残余液体发生理化性质改变 ”
2,辛老师:
应冲管,所有质子泵抑制剂,一定要冲管。近日,丁香园合理用药版,有一“艾司奥美拉唑”,溶媒是50?还是100mI?【1】,提问,作了详细解读,去看看。
你是南昌什么医院?对此类临床药剂学,我近期发过一些帖子解释。上月**地讲课,也点了一下。
这个是医院药学发展史上短板,难度很大的。
【1】 注射液艾司奥美拉唑钠可以用50ml注射吗?
2021-08-06 · IP浙江
跟帖-3:
微信圈:药物警戒栏:药师提问-应答:(2020-10-28(11:21)
网友-1:
@辛老师 辛老师好,咨询您个问题。有个患者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手术需要输头孢呋辛钠,它的溶媒一般用盐水,但是盐水说明书明确写着妊娠期高血压禁用,那么用糖配的话可不可以?呋辛说明书写着可以用盐或者5%的糖。
临床不敢用糖配呋辛。
是不是妊娠期高血压绝对要按说明书禁用氯化钠呢?
2,辛老师:
另一句话:盐水说明书明确写着妊娠期高血压禁用!
---现在病人的主题是什么?是“糖尿病”?还是“高血压”?还是“妊娠”?
头孢呋辛--一般用盐水:它的原理是什么?-
--至所以反问这么多,是想开拓你的思维逻辑,对临床具体问题的主次决策,如何排列!本来我可以很简单地回答。如同每天有人问药品不良反应有没有?重不重?我都是反问一句:你吃药的目的是干什么的?
---这样,你能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了吗?
辛老师:
盐水--是解决临床药剂学稳定性,术前用药,几分钟用完,用糖怕什么!,临床医生大多比较强势,与临床药师功底没赶上有关
辛老师:
了解了全过程,我认为,执行了围术期用药的基本原则,达到要求了,其他都无关紧要,临床药师也无需去吹毛求疵,应该化精力放到病人用药的更大的关键节点上,使病人的用药获益最优化。这才是真正的硬功夫。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8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619,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否可联用?碳青霉烯类重症感染应用
『十五至尊』: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
2020-05-17;17:54
不是每个帖子,都能获得两位数的收藏。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享受这至高的荣耀吧:
转发”问药师平台(2)(抗菌药物训练营)对话,有一专家共识,便于以后查阅,也通过该对话,加深知识讨论深度。
1,学员-1:
老师,问一下,双β治疗靶位不同,联合有协同作用,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青霉素类的药物可以和头孢菌素类的药物联合呢?我们儿科都是经常头孢唑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说是联合使用起到协同作用。哪位老师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6,学员-2:
哪位老师能帮忙发下关于碳青霉素类药物对于治疗重症感染延长滴注时间的相关文献或指南,记得之前听课听过,相关的一下子找不到在哪了。
7,学员-3-回应: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见上传附件)
跟帖-1:
1,网友 :此用户已注销,注销用户
林可霉素,1.2g
5%GS 250ml,静滴
阿米卡星0.2g
5%GS250ml 静滴即可
2019-12-26 · 来自 Android · IP江苏
两者存在药理性配伍禁忌,请去学习温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朱新波教授的研究文献,和本人运用朱教授 的文献 ,调研本地区多发死亡案例的调查报告。丁香园上有大量文献。及讨论帖子。
3,此用户已注销,注销用户
我所表达的是我个人观点,禁忌不禁忌的我不清楚我们那临床上就这么用的没遇见过副作用和死亡情况,你说的问题在哪里可以看见
2019-12-26 · 来自 Android · IP江苏
4,辛老师hyxxj1949,楼主,合理用药版达人
4,1,复习朱新波教授学术报告视频,还原药物研究要点
http://www.dxy.cn/bbs/topic/42169932?keywords=%E6%9C%B1%E6%96%B0%E6%B3%A2
4,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http://www.dxy.cn/bbs/thread/42158170#42158170
2019-12-27 · IP浙江
回复,管理
2019-12-26 · 来自 Android · IP江苏
5,辛老师hyxxj1949楼主合理用药版达人
丁香园:搜:“心内膜炎‘
【1】,JAM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管理
http://www.dxy.cn/bbs/topic/39140837?keywords=%E5%BF%83%E5%86%85%E8%86%9C%E7%82%8E
1. 临床特点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进展迅速,表现为突发高热、强直、败血症及全身性并发症,往往伴有新发心脏杂音。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诊断困难,患者表现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或数周至数月内体重减轻等。
2. 诊断
【2】感染性心内膜炎
http://www.dxy.cn/bbs/topic/41967513?keywords=%E5%BF%83%E5%86%85%E8%86%9C%E7%82%8E
51岁 因反应迟钝7天入院,心脏彩超二尖瓣有赘生物发热,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栓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没遇到过棘手问题,请教治疗—----复杂病例讨论。
【3】我国发布首部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专家共识
http://www.dxy.cn/bbs/topic/29470509?keywords=%E5%BF%83%E5%86%85%E8%86%9C%E7%82%8E
2020-03-14 · IP浙江;回复管理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19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zzphone等13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5-17;20:56
【1】入47, 叙事药学-总47)-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9)(381-390)-384
2024-07-28,
【2】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03
2024-08-16
第3 次入编:
【3】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20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入68, 叙事药学-总6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8)(600-610)620
2024-08-18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最后编辑于 2024-08-19 · 浏览 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