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肿瘤文献【576】引医保专题,导上海医保文献(编入管理类296号)
学肿瘤文献【576】引医保专题,导上海医保文献(编入管理类296号)
2024-07-14,;11,20 记录,辛老师
1,肿瘤文献【576】(管理类-291号),该文【1】报道肿瘤专家“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专家圆桌会”在济南举行的概况,主题:化疗相关性贫血(CIA)。使人立即联想到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中并发的系列不良反应,尤其在血液系统的”三细减少“,其抢救用药,稍有不慎,”要出人命的“。马上检索前期文献,终于找出到关键性一文【2】,内有9 文献,汇集了临床肿瘤专家的各种观点,和对医保的迫切要求,强烈呼吁。在学习文献中以记录。
2,医保部门,也意识到医保政策,需要不断吸取各方意见,不断调整,要打“补丁“【3】;
3,本人经历肿瘤患者求助,及相关文献检读,确实发现:医改,需要“三医联动“,缺谁,都不行。我历来把自己当作十字路口”交警“,医药护患,各方的 “难”,都看在眼里。简单化从自我出发,都解决不了问题。
从医药专业学术角度,医保,该省的钱,没省下来,该付的费用,又因疾病谱太复杂,他们掌控不了,只能粗线条,大框架。但生病,始终是“个体化“,不可能批量生病,批量用药。这需要缩短三医联动中的间隔时段,缩短宏观政策调整速度频次,使之更适应客观实际 。
后续附件,文献,及学习感言,
2024-07-14,12:30,辛老师
文献
【1】【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576】聚焦化疗相关性贫血优化管理 —— 共谋肿瘤诊疗质量提升新策略
【2】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内有9 条文献)从292-始
【3】实现DRG精准支付还需哪些努力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600034,
(编入,叙事药学- 管理类(140号)
附件-1:
【2】学习与评论《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新闻报道
本文献编入-管理类
发布于 2023-07-08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辛老师点评:(2023-07-08,11:50,完笔)
癌症,是中国老龄化社会重头戏,年年大力开展癌症防治宣传周活动,“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这些癌症预防格言,听得滚瓜烂熟、但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存在有肺癌转移,其中骨转移比例高达30-40%【1】。抗癌治疗基本手段:化疗,基本不良反应,“三细”减少,血小板减少是常态。血小板减少治疗急救用药,创新药海曲泊帕,2021年就纳入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2】。但治疗肿瘤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用药,不属医保报销范围,即:仅允许报销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3】。
这是国家和省级医保部门上层制定政策的人制定的规则,下级不敢逾越,一动,就则罚款。而且,各地医保部门制定的标准差距较大:某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50”,才能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而上级肿瘤医院所在地医保规定,血小板以减少到“80”,就可处方用药 “海曲泊帕乙醇胺“来救急升高血小板。”【3】。上级肿瘤专家感叹:这个规定,是要出人命的!【3】
这规则对不对,让后续发展再评论。
为此,临床药师作过调研【3】,肿瘤专家指出: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冠心病治疗有一个特殊难点,即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减少也是多种肿瘤相关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小板一旦减少,就会限制化疗药物使用,还制约着抗血栓药物的长期应用,增加支架植入术后出血风险,使治疗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解答。【4】
既然,血小板减少成为肿瘤治疗的拦路虎,为何医保部门,没能倾听一下临床专家呼声呢?
本人曾作过评论【5】【6】【7】,对医保基金最近学习感语:医疗系统--人、病、抢救、常规治疗--千变万化,僵化的条条框框,难以全面覆盖。医保基金的审核精准水平--涉及医疗人员(付出服务方),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方),都容易产生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事后医保在支付时判断,叫哪一方受损,都有意见。积累多了,最后影响政府形象。【8】有医保部门网友回应:辛老师对医保的理解是全方位的。
而人文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岳【9】
医学不应仅把治病救人作为目的,而应把帮助患者作为目的。这样,医生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疾病,而是患了病的人,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来满足患者的需求。面对晚期肿瘤患者,医生可以做的还有很多,除了用医疗手段帮助他们缓解痛苦,还应该帮助他们实现未了的心愿,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文献:
【1】骨转移的治疗指南
http://news.sohu.com/a/536076951_120647829
.【2】创新药海曲泊帕纳入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1】
https://www.rmzxb.com.cn/c/2021-12-09/3001443.shtml
【3】【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376】肿瘤患者应用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如何才能报销?”讨论
【4】【387】别让冠心病成肿瘤治疗“绊脚石”
【5】研读药品说明书,利己利人利国家
【6】二次调研-信迪利单抗--说明书
【7】【377】结合案例,临床药师推进“三医联动”促医改
【8】初步学习医保基金文件感想
【9】直面生命尽头的那些无可奈何
原文:
《2023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公布》
健康报,2023年7月4日(头版)
附件-2:
296,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
标题 -1: 要解决什么问题
标题 -2: 关注新技术使用效果
标题 -3: 与医疗服务升级相适应
标题 -4: 导致的问题需要关注
发布于 2021-06-06 · IP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读后感:
读《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1】后,本人有点感想,随笔记录。
本人毕生研究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考虑是如何少化钱,治好病。在既往政策下,挨”批“的机会多。“有多少经济效益?"现在继续研究合理用药,不存在”经济效益“了。因为,吃的是养老金,化自己的钱,给人受益,不需要计算成本。
但这种模式,不符合经济规律,怎么办?上海在探索医保”按绩效支付“。但看了全文,仅进入这个思路,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还相距较远,但终究是政府想到这问题。
以最近简单案例:美罗培南2克,6 小时一次给药,未见效,经讨论综合分析,改1.5克,4小时一次给药,有效。另一个配合药的调整,从结果看,不是主体因素,药物成本,前者日总量8克,后者日总量9克,排除了高价原研药投入。但医护人员工作量,从一天4 次给药,变为一天6 次给药,工作量增加1/3。
成本降低了,医药护人员有什么获益?就是给一顶”最美的人“花花帽吗。医药界人员需要养家糊口!。
另一角度,说实话,这种综合讨论分析,需要医药护专业人士长期联合协作,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需要临床药师长期投入临床一线,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不断总结,才有效应。可社会整体,对药师的工作特性,认知度较低。
【1】医保管理新主张 2021年4月9日,上海市医保局发布《关于部分诊疗项目实行按绩效支付的通知》,对3个新技术诊疗项目探索医保按绩效支付。
从上海探索看医保按绩效支付,健康报,2021-05-24(7)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俞卫
2021-06-06,辛老师
最后编辑于 2024-07-14 · 浏览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