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9岁
主诉:左上臂肿痛,活动受限3小时。
简要病史:患者练习武术时跌倒致左上臂肿痛,活动受限,就诊当地医院,拍片示左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转来我院要求保守治疗。
体格检查:神清,左上臂软组织肿胀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可扪及骨擦音,左手五指感觉、活动正常。
辅助检查:X线片:左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
临床诊断:左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指导功能锻炼,恢复良好。


患者跌倒致左上臂肿痛,活动受限,就诊当地医院拍片示左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转来我院要求保守治疗。


值班医师予以小夹板外固定,拍片复查发现左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正位显示远折端向内移位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我看了一下,我发现这就是典型的外固定不牢靠导致骨折再移位,从图片可以看到:1、直角托板明显偏短,无法有效防止前臂旋转导致肌肉牵拉骨折再移位,2、小夹板远端没有紧缩措施,固定不牢靠导致躺卧时远折端可以向内再移位。

我重新复位固定了一下,复位手法:参考杨氏三步复位法的帖子(肱骨中上段粉碎骨折的保守治疗),将远折端推向外侧,在肱骨内髁处及近折端外侧分别放置一个棉垫对向加压,小夹板远端采用了胶布进行紧缩固定,直角托板长度达到掌指关节,确保患肢掌心朝上,避免前臂旋转。


拍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伤后23天拍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见骨痂生长。


伤后一月余拍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拆除外固定。




伤后一月余患肢功能也同步恢复良好。
讨论:儿童肱骨干骨折均可采用保守治疗,无需强求骨折对位,主要纠正骨折整体力线,在固定完成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伸掌及耸肩功能锻炼,做到防治同步,每四至五天换药时可以在保持骨折端稳定的状态下轻柔屈伸肘关节防止肘关节粘连,一般三周后可以带着小夹板开始进行肩关节正常活动,随着骨折愈合,患肢功能也同步恢复正常了。




最后编辑于 2023-08-02 · 浏览 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