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on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手术治疗1例。
病例信息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37岁
主诉:右桡骨骨折复位后移位、畸形4天。
简要病史:
4天前骑行公路车时不慎摔伤,手掌着地,当即疼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无锡九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行X线示:复位欠佳,关节面不平整。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门诊检查后以“Barton骨折(掌侧,右)”收入院。
体格检查:
右腕关节、右手、前臂近端肿胀明显,畸形,活动受限,局部按压疼痛。
右手诸指血运和神经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桡侧柱+中间柱骨折
关节内骨折
粉碎
多个小骨块




掌侧关节面骨折
桡腕关节脱位


临床诊断:
右桡骨远端骨折(Barton骨折,掌侧)
右尺骨茎突骨折
骨折分型:

桡骨远端Barton骨折分型
Barton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多见于成年男性,交通伤及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
骨折部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损伤畸形没有类似于Cooles骨折和Smith骨折的典型表现。
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缘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根据病情、骨折粉碎情况以及相关软组织损伤,延迟5~7天后进行最终内固定较稳妥。
骨折可轻柔手法复位后掌托固定或者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由于腕关节是非负重关节,且松质骨丰富,一般无需考虑骨折不愈合,患者恐惧的心理可帮助维持复位直至愈合。
单钢板可能无法可靠地固定多处的小骨片,选用2块及以上钢板可保持预期的复位。
可以使用自体髂骨移植或注射型骨替代物。1年内可谨慎考虑取出钢板。
(节选自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文章“桡骨远端背侧Barton骨折”一文)
治疗经过:
1,术前规划:








(以上图片来自“贾晓康”老师同名公众号。)
2,内固定选择

计划使用桡骨茎突钢板+中间柱的支撑钢板
3,术中处理

因为要兼顾桡侧柱+中间柱
改了下Henry切口,便偏向桡侧


切口两个窗
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治疗开窗
首先复位中间柱Diepunch骨块
骨块位两段骨折
使用支撑板给予固定
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动脉之间开窗
复位桡侧柱骨块
桡侧柱粉碎
茎突骨块和掌侧骨块
没有连接,不为一体
然后先复位桡侧柱掌侧骨块
给予支撑板固定
然后在桡动脉与拇指伸肌腱鞘之间
开第三个窗
复位桡骨茎突骨块
贴着骨膜在腱鞘下放置桡骨茎突勾板
活动后见骨折牢固
透视关节面良好
美容缝合
4,术后处理:
抬高,消肿,减张贴,手功能锻炼









术后复查
关节面解剖复位
内固定位置良好
问题讨论
1,Barton骨折,不稳定,容易保守失败,是否需要常规手法石膏固定?复位不佳再手术?
2,多关节面骨块,你会如何处理选择内固定?



最后编辑于 2024-04-21 · 浏览 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