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81-590)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81-590)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目录
581,重发太原日报对 “聚维酮碘孕女禁用”纠纷案“报道的学术讨论
583,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584,对话“”胎盘早剥“用头孢合理吗?
585,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586,关于围术期用药是指南(q12h)对还是临床医生(q8h)对?
587,《让人们永远记住这表达医患关系的新老照片》
588,北京地坛医院发现预测2019-nCoV肺炎患者向重症发展的新指标,
589, 「碳青霉烯耐药严峻,有效防线亟待重…」
目录与提要
581,重发太原日报对 “聚维酮碘孕女禁用”纠纷案“报道的学术讨论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4-23;00:29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续发评论:辛老师对581 号文献-太原药监局回应记者采访一说-再评论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1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按:
重编《孕妇用药安全咨询信息汇总》【1】,另立一章:《药品说明书"孕妇禁用”与“人文医学》,是因为看到妇产科,是个医疗纠纷高发区【2】,但很大部分并没发生伤害,主要是来自心理损伤,其源头,就是药品说明书“孕妇禁用”。法官判案采信依据,也是药品说明书。
我10多年前接一孕妇用药纠纷咨询求助,也正是”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说明书中一句“能透过胎盘,故孕妇禁用”。纠纷3年,上电视,上报纸,人大代表提案【3】【4】【5】。历经“10年磨一剑”,研读了大量药品说明书,和国内医药专家共同探索讨论,成国内首例不被认定医疗事故案例。十几年后再发第二例【6】,同样源于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说明书“孕妇禁用”,要求医院写保证书。
另一典型案例,聚维酮碘溶液“孕妇禁用”纠纷案,起源于本地某妇保院【7】,后国内某省妇保院发生聚维酮碘溶液“孕妇禁用”严重纠纷案,当地医院药学部门求助于我的文章。文献【8】3楼全文转发报告了当地媒体对该案例事件概况( 2009-06-24 01:43 来源:太原晚报)。其中,引用当地药监局工作人员的采访报告:“但是,记者从市药监局得到的说法是:“孕妇禁用”的说明不仅针对社会公众,也应该针对医疗部门,毕竟“孕妇禁用”是国家药监部门为了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而制定的。”这个药监局工作人员的回应记者采访,有值得专题讨论的必要,以维护母婴健康权益,已见有孕妇用药受损案例【9】特专题转发该报道全文,以供讨论 (原文,见附件-1)。
紧随该案例其后,中国医学论坛报,两次转载《解读聚维酮碘的“孕妇禁用”》【10】【11】(《聚维酮碘溶液“孕妇禁用”解读》摘要和北京大学 一院妇科文章)(文献【10】见附件-2【11】为全科版--见链接。)
文献
【1】新编孕妇用药安全咨询信息汇总 目录
【2】【转帖】北京:妇产科成医疗纠纷案“最重灾区”
【3】由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针说明书孕妇禁用说起
药讯:2006年第1期,2006年第2期;
【4】药讯, 2007年第2期,
美国2005年版《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第七版
有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内容原版(译文)…
【5】辛学俊,用药安全实例,2015年浙江省医院药学会议大会报告,论文集,48页;
【6】药品说明书的“孕妇禁用,慎用”与“人文医学
【7】聚维酮碘溶液“孕妇禁用”解读,(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15422018c5da50e2524d7f1f.html
【8】【原创】我要算一算的我的3笔临床药学研究经济帐是多少?(3楼)
【9】药品说明书--打官司的法庭证据,药品说明书--打官司的法庭证据
【10】解读聚维酮碘的“孕妇禁用”,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7,31,
【11】解读聚维酮碘的“孕妇禁用” 作者:赵鑫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8-11
http://pharm.cmt.com.cn/detail/26474.html
附件-1:文献【8】-3楼;
院方承认:医生确实开出过“孕妇禁用”处方药
流产孕妇及家人打算起诉
太原新闻网 2009-06-24 01:43 来源:太原晚报
一个怀孕26周的孕妇在市妇幼保健院看病后却意外发生了流产,家属认为是使用了医院开的“孕妇禁用”的聚维酮碘溶液所致,昨日,本报热线刊发了《双胞胎意外流产 家属疑用药有误》一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广大读者反响强烈。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就此事进行了追踪采访。
医院为什么给孕妇开“孕妇禁用”的聚维酮碘溶液?该洗液是否会导致孕妇流产?院方如何解释家属的质疑?昨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王主任和医务处的高主任接受了记者采访。王主任说,聚维酮碘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医院普遍使用,孕妇在剖宫产前也会使用,属于一种非限制性用药。院方在给孕妇开药时是完全遵照国家药典的要求,该药虽然标注了“孕妇禁用”的说明,但按照药典,“孕妇禁用”仅对社会公众而言,医生可以根据医疗需要使用,社会公众在自行购买时应该执行“孕妇禁用”的提示。
“聚维酮碘溶液中的碘易被阴道粘膜吸收,容易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肿,但在稀释后短期使用,对胎儿甲状腺的影响很小,孕妇只要是在稀释后外用,是不会造成流产的,大夫在开药时也曾告知患者。”王主任说。
另外,王主任说,孕妇流产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与孕妇自身身体机能异常有关,也有许多外界因素,这位孕妇虽然5月16日检查显示胎儿正常,并不能保证以后就一定正常。 但是,家属对院方的解释并不满意,双方各执一词。最后,院方表示,患方如果仍有异议,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他们会全力配合。家属表示,如果医院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他们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聚维酮碘溶液之所以标明“孕妇禁用”,是因为碘的确具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孕妇长期使用可使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大。说明书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目的是避免少数孕妇长期使用该制剂,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记者从市药监局得到的说法是:“孕妇禁用”的说明不仅针对社会公众,也应该针对医疗部门,毕竟“孕妇禁用”是国家药监部门为了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而制定的。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生产该药的杭州洁康药业有限公司,这里的工作人员称,很多孕妇都咨询过类似的问题,该产品在临床上已使用多年,2007年,国家加强了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管理,按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该厂对100毫升5%聚维酮碘溶液的药品说明书进行了修改:将禁忌项下的“尚不明确”更改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目前,虽然没有接到孕妇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例,但是人有个体差异,不能保证所有的孕妇用后都安全,因此还是建议孕妇不要使用。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作者:本报记者 贺娟芳 牛效慧
附件-2
文献【9】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7,31,
解读聚维酮碘溶液的“孕妇禁用”
医师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短期使用聚维酮碘,但社会公众自行购买使用时,必须执行“孕妇禁用”。
案例:2008年6月,一位产妇分娩后出院带药聚维酮碘溶液(碘伏)以外用消毒,回家见该药说明书示“孕妇禁用”,即返医院“讨说法”。
争议:一方面,经调查,浙江省各医院的妇产科临床常规消毒均用聚维酮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也在使用该药。另一方面,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数据查询——O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页面,查询聚维酮碘溶液说明书显示:“[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对于患者的疑虑,许多临床医师都难以做出解释。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聚维酮碘溶液的“孕妇禁用”呢?
聚维酮碘“孕妇禁用”依据所在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辛学俊
美国《临床药物大典》
阴道内用聚维酮碘可增加血清碘浓度,因此在妊娠期不能反复使用,以免胎儿或新生儿出现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机能降低。
《中国药典》(2005版)
正常个体外用聚维酮碘很少被吸收,但可通过阴道黏膜吸收,并在哺乳期妇女的乳汁中浓缩,乳汁中的浓度比母体血清浓度高8倍。对妊娠妇女和新生儿大面积使用时应谨慎。
文献研究
有研究纳入闭经平均时间20周、要求人工流产的62名妇女, 其中19名(治疗组)在人工流产前连续每天用聚维酮碘冲洗阴道共7天,测定胎儿甲状腺中的碘含量。结果显示,所有胎儿的碘含量均随着胎龄增长而增加,但治疗组增加量多于对照组。
曾有个案报告指出,围产期不应反复使用聚维酮碘。1例母乳喂养的男婴出现短暂的窦性心动过速,其血液中总甲状腺素(T4)和游离T4浓度增加,考虑与母亲妊娠期间和分娩后数星期内曾使用聚维酮碘阴道冲洗有关。后婴儿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短暂升高,但未见甲状腺功能低下。2个月后,母亲停止使用聚维酮碘,婴儿的生理功能转为正常。
另一项研究比较在妊娠后期及分娩中阴道应用聚维酮碘后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结果显示,应用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浓度无显著差异,但应用组脐血TS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即使是在妊娠晚期,胎儿甲状腺并不完全适应碘在甲状腺激素合成和(或)释放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其他碘制剂
在妊娠期使用碘化钾和抗感染制剂碘,应考虑碘对胎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由于碘化物和离子碘在溶液中处于动态平衡,故所有碘化物和碘制剂被认为是一类。碘化物易穿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长期或临近足月使用时,碘化物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肿。但若短期应用,例如妊娠女性甲状腺术前准备使用10天,亦是安全的。
美国2005年第七版《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将妊娠妇女应用含碘制剂的风险等级定为D级,认为妊娠中晚期使用含碘制剂存在风险。大量的处方和非处方药都含有碘化物和碘,妊娠妇女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
初步结论
我国目前还没有药品孕妇风险级别相关的数据库,主要参考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相关规定。综合以上证据考虑,聚维酮碘“孕妇禁用”主要由于阴道黏膜吸收碘,长期使用可影响到胎儿或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但短期使用影响轻微,停用后,影响较快消失。
聚维酮碘是OTC药品,医师可以根据临床医疗需要,嘱患者短期使用,但社会公众自行购买使用时必须执行“孕妇禁用”。
聚维酮碘在产科的应用是否存在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吴文湘 孙瑜
聚维酮碘是一种高效、广谱、无毒的杀菌剂,且因其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是产科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皮肤、黏膜消毒剂,主要应用于妊娠晚期骨盆检查(通常只查一次)、临产后产程中阴道检查(通常每2~4小时查一次,直至分娩)、接生前对外阴部皮肤的消毒及产后每日2次对产妇进行会阴冲洗,较少对阴道黏膜进行冲洗或擦洗。常用的聚维酮碘浓度为5%,产科临床多将其稀释为浓度0.25%的溶液来冲洗外阴。任何外用药包括消毒液,都有一定量被皮肤黏膜吸收,且黏膜的吸收量比皮肤的更大。
国外几篇文章指出,长期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阴道会影响胎儿或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美国FDA将聚维酮碘溶液列为D类妊娠期用药(我国药典列为C类)。但目前在产科临床上,应用的聚维酮碘溶液浓度低、时间短,且主要用于皮肤而非黏膜,因此妊娠妇女吸收的碘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不会对妊娠妇女或胎儿造成影响。
在药品说明书中,据FDA分类将其标明“孕妇禁用”,但不能将聚维酮碘溶液的每种用法、每种剂量、不同疗程对妊娠妇女和胎儿的影响都一一列出,临床医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判断。
附件-3;
解读聚维酮碘的“孕妇禁用”,作者:赵鑫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8-11
http://pharm.cmt.com.cn/detail/26474.html
『一言九顶』: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9次
2020-4-23;13:30
一言既出,众人来顶。这就是实力!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9次,马上去看看吧:
第二次入编:
【1】入45, 叙事药学-总45)-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35)(361-370)361;
2024-07-25
【2】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2
2024-08-15
2024-07-25,编辑提要:
标题-1:二甲双胍地位下调,SGLT-2抑制剂与GLP-1受体激动剂受到强力推荐
在2019版指南中,仅推荐该药用于不合并心血管病且不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超重或肥胖患者的首选降糖药。这一观点与我国相关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存在很大差异。
相比之下,近年来关于SGLT-2抑制剂与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研究相继揭晓,为这些药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提供了确凿证据。
标题-2:血压控制目标下调
2019版指南则建议将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压控制在120~130/70~80 mmHg之间,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
可以理解——制定指南的学者主要关心的是临床研究证据,而临床医生所面对的却是鲜活的人。
■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5 mmol/L以下;
■合并心血管病或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将LDL-C控制在1.8 mmol/L以下;
■心血管极度高危患者[将LDL-C降至1.8 mmol/L
■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病情仍不稳定者,以及确诊ASCVD并伴有糖尿病或3~4期慢性肾脏疾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应将LDL-C控制在1.4 mmol/L以下
标题-3: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 2013版,未合并心血管病的心血管低危患者不用阿司匹林,心血管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2019版指南继续沿袭,措辞更为谨慎,对不合并心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也应以降低心血管风险水平为主要目标。为降糖而降糖、为血糖达标而降糖的理念必须摒弃。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2
2024-08-15
583,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十五至尊』: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
不是每个帖子,都能获得两位数的收藏。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15次,享受这至高的荣耀吧:
2020-04-25;04-24
读后感:
非常好的临床药学资料【3792】,还有127号文献【3791】,两文均涉及肝损后调整用药。值得推荐大家学习。真正体现药师价值。同时也说明,临床药必须走专科化发展道路。本人自叹不如,以前没能关心营养药学方面知识。原文献见附件。
辛老师
2018-12-15(二次整理)
【1】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3792】
(辛老师摘录要点)
李晓明+,蔺洁,李尧,史英钦8(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石家庄050000)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32期 4569-457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营养药师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营养药师参与l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会诊,结合患者的病因、肝功能状况、并发症、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等,通过两次会诊,建议患者的营养液中不再加入胰岛素,将20%脂肪乳注射液(C14-24)250 mL调整为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250 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350 mL调整为六合氨基酸注射液(6AA)35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g调整为0.7 g,并增加甘油磷酸钠注射液10mL、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10 g,滴注速度由2mL/min降至1.5mL/min,葡萄糖注射液(100mL:50 g)由300mL增加至350mL,同时检测血糖。结果:医师采纳了临床营养药师的建议,患者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平稳,直至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得到控制,饮食恢复正常,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临床营养药师参与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等相关药学监护,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2】127. =【3791】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7期 2429-2432页
【中文期刊】 魏来 赵春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重庆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 (PNALD) 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促进临床营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PNALD患者的治疗过程, 建议将原有的 “全合一” 营养液配方中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调整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30%长链脂肪乳剂250 mL调整为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 mL, 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1 000 mL调整为8%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5AA) 750 mL, 并加用20%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0 mL和10% 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100 mL, 其余配方不变。另加用保肝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 S-腺苷蛋氨酸进行保肝退黄治疗, 并逐渐减少肠外营养 (PN)的量, 过渡到肠内营养 (EN) 。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调整建议, 该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PN使用时间, PN中脂质种类、 摄入量, 营养物过剩等是造成PNALD的主要因素。临床药师在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可确保营养药物安全、 有效地利用, 减少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3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584,对话“”胎盘早剥“用头孢合理吗?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4-25;;08:37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问药师平台2群(抗菌药物训练营)(495群)
2020-4-21,(11:01)
1,网友(陈):
各位老师,怀孕35周,腹部受压,阴道出血,月经量,体温正常,白细胞不高,医生用头噻,1.5g,q12h预防感染,合理不?
4,辛老师:(下午,2:35)
你去跟进了解一下,主管医生的思维,决策,和治疗反应是否一致?其二,检索“胎盘早剥”是怎么一回事?全方位一了解,你就什么都 明白了!先不去“合理”或“不合理”。“胎盘早剥”在妇产科意味着什么 ?要死胎的!
药师,一定要改变思维模式!
5,浮云梦
@辛老师 (赞)!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4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585,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第2 次收录
前有--【1】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3;2024-08-15
今有【2】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5
2024-08-15
『一言九顶』: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9次
2020-4-27,18:40刚刚
一言既出,众人来顶。这就是实力!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9次,马上去看看吧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5
2024-08-15
586,妇科医生群—低分子肝素—提问
此帖,网上已删除
查孕妇用药咨信息汇总,第26 章,第四节,妇科医生群—低分子肝素—提问---8(页)
1, 李某,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
@辛学俊主任药师,丁香园合理用药版 辛老师您好!请问您低分子肝素是C类还是B类药物呢?
2,辛老师
前不久刘某某,提问过(能不哺乳,产科指南可以,血管介入不建议。只有问你)我事多,见图,待有空继续。
4,辛老师,
2020-04-21;找到低分子肝素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安全信息:
第二十一章,(全文)-免疫抗过敏药孕妇安全用药,哺乳咨询案例(全文)--第四节:炎症性肠病(IBD)对妊娠生育及哺乳相关的研究—第5 条(52页)--第4 节段(4),药物治疗)--58页,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bwf wrh :
5,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管理--六大要点---
[佳文分享】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管理,这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2020-03-09,收录妇科微信群)
出处: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7, 6(1): 14-18.
今日围产 1月2日
作者:郭松 张建平
所在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
(58页)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肝素(5 000~7 500 U/d,分2 次皮下注射)或低分子肝素(0.2~0.4 ml/d,1次/d,皮下注射)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用适用于治疗妊娠期磷脂抗体综合征。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不能透过胎盘屏障,也不能从乳汁分泌。因此,在孕期及哺乳期均可安全使用,但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凝血功能[14]。
本文原文献网址(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7, 6(1): 14-18.):http://rs.yiigle.com/CN119323201701/1059609.htm
(2020-4-22核查)
原文献【14】(略)
2024-08-15,辛老师补充查阅:美国第8版孕期和哺乳期用药,

1) 孕期用药论述:162 页,
2,9,2,肝素和达那肝素.
最后建议:适当情况下可以选择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实践中远取代了普通肝素。肝素不耐受(过敏反应时)时可用达那肝素替代。【图2】

2)哺乳论述—本书508 页:
4,7,1,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最后建议:母乳喂养,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可以不受限制。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4-27,18:40刚刚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5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586,关于围术期用药是指南(q12h)对还是临床医生(q8h)对?
关于围术期用药是指南(q12h)对还是临床医生(q8h)对?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4-27,18:40刚刚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关于围术期用药是指南(q12h)对还是临床医生(q8h)对?
2019-05-31(汇总对话)
10,辛老师(还没功夫去回答)
半夜醒来,想到这一提问对话,对年轻药师有帮助,先汇总)把问题留给大家讨论,
1,为什么我辛老师说临床医生q8h,比指南更对?
2,为什么临床医生不接受临床药师按指南去沟通?
3,作为你临床药师应该怎样沟通?
对话原文如下:
1,海南临床药师(黎药师(三亚妇保院药学三年)5月24日上午10:53)
辛老师,您好!想咨询下产科剖宫产预防感染用药,清一色48小时给药,请问这样的情况合适吗?
2,辛老师,:
这个是有循证依据的。
3,海南药师:5月30日上午10:26)
谢谢辛老师解答
(11:33)
晚辈更多的困惑是,药师以循证依据去沟通,但不被临床接纳的时候,甚至有些抵触!
比如头孢呋辛用于剖宫产预防用药,循证用法是静脉1.5g,q12h,24h,临床觉得这个循证用法用量对整个科室的诊疗习惯影响非常大,医师是比较抵触更改临床科室诊疗习惯。
4,辛老师:
你的临床怎么用?
5,海南药师:
辛老师是资深专家,想向您您请教,这种情况一般会如何处理呢?
我们清一色:头孢呋辛1.5g,q8h, 48h。
6,辛老师:
预防用?
7,海南药师:
嗯嗯,产科剖宫产预防用药的模板。
8,辛老师:
你们临床医生用q8h对的。
因为我研究了药动学药效学理论,有足够依据。
9,海南药师:
提供医嘱截图。
嗯嗯,用药时间48h。24h和48h的对比,研究结果是差异不大。晚辈如何与临床沟通。求指导。
10,辛老师(还没功夫去回答)
半夜醒来,想到这一提问对话,对年轻药师有帮助,先汇总)把问题留给大家讨论,
1,为什么我辛老师说临床医生q8h,比指南更对?
2,为什么临床医生不接受临床药师按指南去沟通?
3,作为你临床药师应该怎样沟通?
11,邓药师(广州番禺石碁医院药师)—-反馈
讲下我院剖腹产,现在基本上是夹脐带后一剂,术后再一剂就可以了,早几年也是48小时,q12h.是医生观念与多去学习交流有关,现在很多医院甚至术前一剂就可以了。
药师技术上的干预确实很难,有时候行政干预一起来,才有效果
辛老师hyxxj1949 最后编辑于 刚刚浏览 1328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6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587,■《让人们永远记住这表达医患关系的新老照片》
--丁香园,通知:被评为优质主题帖,(2020-04028,下午5:50)
随笔感言:
辛老师(2020-02-25,)
今天是第三次见这次照!与前二次见到不一样,不禁冒出要永久保存想法!
今天,看到这照片,有更详细的文字解说。但我想得更远: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中医患关系,都能回到都象照片中这个样子呢?我想,通过这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新冠肺疫情这场人民战争,全国上下应该都有体会,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民军队,没有公立医院,没有医务人员的前赴后继,没有全国人民的上下同心同德,说封城,就封城。这场无声的战争,很难预料什么结局!
我毕生研究安全用药的,其中近一半精力,研究医患关系。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属性之一。要想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药品的最后作用对象,是人!
人有多复杂?谁说得清?
前不久,本人在微信圈里,就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西药和中药的治疗,发了简短的论述。因为,微信上什么观点都有。
1, 针对病毒,我发了就是靠人的免疫力去战胜。
人类斗不过微生物,这是生物界的现律。为什么这个规律?生物进化论决定的。
2, 人的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人的免疫力下降,不是病毒找上门,就是细菌感染;不是微生物,就是肿瘤找上门。有人说,读了一辈子书,研究肿瘤几十年,最后发现肿瘤治不好的!我的解答是:生物界的自然规律,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不是肿瘤治不好,是生物界规律决定了人们抗不过肿瘤的发生。
年内听了一个报告:《肺癌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这个报告很好,科普性,学术性,人文医学,等,很接地气。当时很多网友就向要报告视频。
再说抗新冠肺炎的用药治疗,当时刚刚出了第一第二版指导方案,微信圈也是什么样的评论都有。我就提出,抗病毒的药物研发,还赶不上病毒变异快,药物永远赶不上治疗需求。
另一点,临床医生总得无药可选中选一些针对具体病例症状的情况用一点药,别在边上指指点点,这不合理,那不适宜!你说这“不科学”,哪个“不科学”,要问一句:“科学的”又在哪里?!老百姓无药可救时,求神拜佛吃“香灰”,也是无奈之举。所以,别苛求别人这样那样,允许走点弯路!
到现在,这次疫情中,微信上看到,已经有22名医务人员献出生命了。有个医生,自己也在抢救新冠肺炎病人,自己的母亲三天前新冠肺炎去世,今天又接到父亲肺炎去世电话。这边的救援医生电话通知家属,可电话那头传来“我也是医生,在某某医院,三天前母亲去世了…”。电话中传来平静的声音。这需要这个医生多大意志和毅力,不是一般的社会民众所能理解和承受的!
再说自己的研究的本行:医院药学,涉及到的医患关系问题。
医院药学,是承载医药行业上游所有产品的终端行业。涉及到药品供应保障,临床应用,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所有表现结果。药品的质量体系,重点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系统,高质量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最先进的检验技术,都存在检验抽样误差。而临床应用,是一支一支,一瓶又一瓶个体化应用过去。这个时候,不存在抽样误差。凡抽样检验漏网之鱼,都被捕获到了。这个捕获的药品,是某一个病人个例应用中碰上了,对这个病人来说,就是100%的“中枪”,但往往都怪罪到具体的医护人员身上,可他们是无辜的。
当然,还有药品使用中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复杂因素,在这就不一一论述。
这里要提及的一个“临床药剂学”问题,必须需要医患各方联合,是一个全社会民众参与的共同探索攻关项目。这在科学用药中是一个相互作用难题。
举简单例子,葡萄糖注射液,人人知道,是最常用的药物静脉滴注的溶媒。葡萄糖注射液和其他药物配制后,总会出现无法预测的混浊沉淀,堵塞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外观一改变,患者和家属,都会紧张,特别怀孕妇女,更紧张: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医患纠纷随之而来。
这个时候,家属的理解程度如何很重要,涉及各方的文化教育,接受能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我遇一例:儿科一病例,用了十几天中药注射液痰热清和葡萄糖注射液配制,都没有出现混浊堵塞,可十几天后就碰上堵塞输液皮管,孩子母亲紧张得不行,要报电视台曝光。可喊来的一个干部模样的亲属,听了药师的解释后,理解接受了,最后没上送电视台,就这样互相理解,过去了!因为,换一瓶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就可能没有这种现象。当然,一般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就是对外行人吓一下而已!因为,输液皮管上有过泸板,这种物理现象,溶解度下降,至多是堵塞泸板,输液停止不下滴了!
这就是“临床药剂学”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是人类与疾病斗争中出现的“临床药学”问题。临床药学问题,总是不断发生,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上升到理论高度,不断普及。再不断产生………循环前进!
(2024-08-15,辛老师注解:《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1】【2】作充分解读。
文献
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
【2】老药师破解黄岩十大药事奇案--原始直播(钉钉版)
这是全程直播,回放新链接网址;手机微信更方便)
这次抗新冠肺炎,有人问,为什么“治愈了,还要隔离观察14天?”为什么“隔离观察14天了,不发病,过了14天还要发病?”等等这些病毒流行病学知识,近日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点思考》一文中【1】【2】,作了解答。
第3,1节,理论上无症状隐性感染者是大量存在的;
第3,2节(识别顿挫型和隐匿型感染的意义;
第3,3,SARS流行期间就存在无症状隐匿型感染的人群。
小结 :人类生存中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是长期永存的!
文献
【1】丁香园,合理用药版:孟庆义,《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点思考》
【2】孟庆义,《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点思考》,中国急救医学。2020年3月第40卷第3期
附:
让人们永远记住这表达医患关系的新老照片
曹玲玲是绍兴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她的感动来自于一个2岁的“小病号”。2月22日,小男孩病愈出院,曹玲玲按惯例送病人出门,刚打算挥手告别,小男孩突然回头向她鞠了一躬,曹玲玲立马还礼向他鞠躬。而这一刻,凑巧被一旁的其他医护人员给拍了下来。这张单纯而美好照片迅速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大家被小男孩圈粉,也被护士的还礼打动。还有人翻出了一张百年老照片:时任浙医二院前身广济医院院长的英国人梅滕更医师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一个世纪后,经典瞬间在柯桥重现。

588,,北京地坛医院发现预测2019-nCoV肺炎患者向重症发展的新指标,
北京地坛医院发现预测2019-nCoV肺炎患者向重症发展的新指标
---评为---优质主题帖-2020-04-29;上午;7:03丁香园
恭喜!您的帖子「北京地坛医院发现预测2019-n…」 已被评为优质主帖,将获得更多平台曝光,吸引同行围观哦~
【1】入57, 叙事药学-总54)-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49)(481-490)481,
2024-08-09
【2】 ---评为---优质主题帖-2020-04-29;上午;7:03丁香园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8
2024-08-15
原创 李博士医学科普 2020-02-14 01:07:00
#湖南医聊超能团##关注新型肺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多学科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阶段,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预测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篇文章2020年2月12日在预印版平台发表:https://medrxiv.org/cgi/content/short/2020.02.10.20021584v1。
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早期发现2019-nCoV危重病例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且NLR≥3.13的患者易患重病,必要时应迅速进入重症监护室。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影响重症患者最有用的预测因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早期应用有利于病人分类管理缓解医疗资源短缺。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8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589, 「碳青霉烯耐药严峻,有效防线亟待重…」
2,恭喜!您的帖子「碳青霉烯耐药严峻,有效防线亟待重…」
已被评为优质主帖,将获得更多平台曝光,吸引同行围观哦~2020-04-29;上午;7:03丁香园
多领域专家聚焦耐药菌治疗丨碳青霉烯耐药严峻,有效防线亟待重筑
CMT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9-12-30
https://mp.weixin.qq.com/s/KUpTvP80jGRtL1fTTauLrw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89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4-30;04-29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
问药师-平台-抗新冠病毒用药咨询--对话
2020-3-23,问药师(抗菌药物训练营(494群)
2020-3-24--汇总,辛老师。
咨询电话问硫酸羟氯喹能替代磷酸氯喹治疗新冠吗?
3辛老师(9:32)回应:
——-怎样着手回答这个提问?
先说一下本人的思维逻辑:
1, 磷酸氯喹和硫酸羟氯喹—-是不是同一个药?
2, 当前抗新冠病毒推荐的是什么药?评价如何?
3,当前对新冠病毒的总的认识水平如何?
百度介绍如上。不是同一个药,自然不能替代。
新冠病毒在世界上是新的病毒,没有理想的药。磷酸氯喹也是在探索中。
抗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统。
—-这么就能理出个初步判断意见.
6,岳某某,(下午:9:57):
1,不是同一个药,羟氯喹是氯喹的衍生物,他们都可以治疗类风关,前者水溶性更好。前者主要用于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关,红斑狼疮,后者主要用于抗疟疾。
2、当前推荐的是阿奇霉素和羟氯喹两种药合用(Hydroxychloroquine + Zithromax). 但FDA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现在在没有其他办法/替代品的情况下决定先拿它们用于病人。所以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时会证求病人的意见,用的措词是anecdotal evidence。
3、主要还是靠人的免疫力,用羟氯喹估计担心机体发生免疫风暴的。
不太建议擅自使用。
7,辛老师
问药师——平台,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觉得促进大家建立较好的思维模式,是比较重要。
----续转发同学微信帖)
美国医生为啥不采纳川普推荐的药方
https://mp.weixin.qq.com/s/Lh2RKf2Su_5jf6VUKQgJpA
(羟氯喹+阿奇霉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文章)
入66, 叙事药学-总60)-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56)(571-570)590
2024-08-15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2024-01-25,-分类开始-
最后编辑于 2024-08-15 · 浏览 7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