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视若诊宝:下楼时的踢腿“怪”动作

发布于 2020-05-19 · 浏览 4092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协调才能保证正常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一些不能随意控制,由肌肉引发的异常动作。下面的一段视诊的视频,大家看看,考虑诊断是什么?

===================

病例介绍

患者,女,45岁,因下楼踢腿动作20余年来诊。

查体:没有异常病理反射。患者下楼时右腿出现异常的踢腿。上楼基本上是正常的。

previewplay video


辅助检查:脑MRI正常


问题:

考虑诊断是什么?

==========

最终诊断:

任务特异性肌张力障碍


某些人在长期反复练习某种动作后,会出现在做这种动作时发生肌张力障碍。

例如,仅在写字时出现手部肌张力障碍动作,这种情况被称为书写痉挛;

又如仅在弹奏钢琴时出现手部肌张力障碍动作,这种情况则称作钢琴手。

这类情况也都称作“任务特异性肌张力障碍”。


======

目前该患者在随访观察。

------

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主要目的仍是缓解症状。肌张力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 然而有证据表明苯海索对儿童全身性和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尤其有效。其他有效的口服药物包括左旋多巴、氯硝西泮、肌肉松弛剂(即巴氯芬,tizandine)和丁苯那嗪。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已经成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治疗药物。它的作用是暂时在注射部位引起局部肌肉麻痹,其效果在三个月内消失,需要反复注射。它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和颈部肌张力障碍,并被认为是许多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

立体定向手术,特别是深部脑刺激(DBS)已被证明对DYT1肌张力障碍和原发性全身肌张力障碍治疗有强大且持续的益处。治疗是通过使用植入大脑特定区域的电极产生的,该电极可以从位于患者胸腔中的小型脉冲发生器发送电脉冲。受益于DBS的其他肌张力障碍包括严重颈部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暴露于多巴胺阻断药物相关)和肌阵挛-肌张力障碍—一种青春期可能发病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

物理和职业治疗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增强肌张力障碍治疗的关键技术包括感觉训练、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背带或夹板、被影响肢体的重复性练习以及适应性运动训练。

考虑诊断是什么?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45 人
任务特异性肌张力障碍175 人
手足徐动症23 人
僵人综合征13 人

最后编辑于 2020-05-23 · 浏览 4092

10 20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