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医学探案)密室杀人
早交班,夜班是这样交的,“…突然血氧下降,测血气,氧分压30mmhg,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人血氧饱和度升高至100%”
因为需要上夜班,并且不是自己的病人,仅仅知道这个病人是因为糖尿病高渗昏迷来的,上午处理完自己的病人就回去休息了。
下午5点接班。
接班的时候,值班医生正在看一张胸片。
胸片是这样的:
这张胸片特点:左侧气胸、液胸
还有个特点,16点39分出来结果
我看着白班医生,迟疑了一下,说了句,“老师,你回去吧,我处理。”
老师回答,“好的。”
在白班面前给主任打电话,“主任走了吗?”
主任,“没有。”
“主任,你看看…的胸片吧!”

挂断电话,去给病人查体,左侧呼吸音是没有的,但是直接叩诊左上肺不是鼓音,和原来的气胸不一样!
心电监护,心率100,血压90/60,呼吸30次/分、血氧饱和度100(鼻导管2L/min)。
回到办公室打开病人入院前的CT如下:

可以描述为,肺脏很好。
也就是说,入院不到24小时,在院内发生了气胸,问题是不是就严重了,并且长达14个小时没有做处理。
等了好一会,主任回电话,“气胸了,需要处理,快点处理吧!”
我,“这?主任,你怀疑啥导致的气胸?能出去做个CT吗?”
主任,“做CT,不行!”
我,“为什么?”
主任,“如果留下来影像学资料,有点麻烦。”
我,“什么意思?”
主任让我先处理,挂断电话。
挂断电话后,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物品,我认为气胸导致病人情况的可能性大。
选择了左侧第二肋间靠近腋前线位置进针。
具体如下,
反复查体:1,听诊,左侧呼吸音消失。
2、间接叩诊,左右侧竟然相差不大。
3、直接叩诊,左右侧依然相差不大。
这样情况很麻烦,我查体位置是第二肋间。
病人卧床,萎缩的肺脏可以是在各种位置。进针如果穿刺到肺脏,虽然不会导致气胸加重,但是会导致穿刺失败。
即便如此,还是冒险穿刺。
消毒、铺巾、麻醉、进针、送导丝、退针、扩皮、送导管(中心静脉单腔导管20cm),为了引流方便,进去越多,可操作空间越大,可以往外抽不能往里送,所以我送进去导管20cm。
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先夸自己再出事。
送进去以后,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链接10ml空针试通畅情况,抽出来的是液体,淡黄色液体。
心理活动就是,…
20cm,导管可能偏向了后背,才能出液体。
看着打开的单腔水封瓶(只能引气体),一万个…
喊了一声,“给我拿个抗反流尿袋。”
护士问,“不用水封瓶了,发生了什么😳”
我说,“… ,在第二肋放了个液胸引流。”
可能护理,没听说了里面的笑点!
我思考着明天肯定要被嘲笑。
连接好尿袋,问题又出来了,液体不出来?
断开尿袋,连接50ml空针,能很顺利的抽出液体。反反复复几次,能抽出来,不能引流出来。
烦的我,拿着50ml空针开始往外抽,抽到120ml,就抽不出来了。
喊,“水封瓶拿过来!”
连接好水封瓶!
问题又出来了!


哈哈!!!!!
问题好玩了,这水注波动是不是很漂亮!
心态要崩,就一个气胸能出这么多事!
这胸膜腔负压,这不是胸膜腔负压了,这气胸是负压。
气死我了,脑子懵懵的。
打通主任电话,“主任啊,这气胸有意思了,这个气胸是负压,小于大气压约20cm水柱,配合呼吸运动上下波动15cm水柱左右。连接水封瓶,一点气不出。”
主任,“你怀疑啥?”
我,“肺不张,或者肺复张需要时间,或者我抽吸液体导致负压增大,我能出去给做个CT吗?”
主任,“不行,必须排除其他。”
挂断电话
重新复看病人入院前CT
有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扎破肺脏,导致气胸,但是不对!
气胸能导致胸膜腔负压增大,或者我抽液导致负压增大。
都是疑问!
看着液面波动幅度,真的坑。
入院发生气胸,还是负压,还波动这么大,要是影响到血流,麻烦了,我还给上了个有创操作,必须解决。
立刻拿出喉镜,排除胃管的问题(主任最担心的。)
汇报主任,不是胃管的问题,可以做CT。主任同意。
CT结果:

担心的问题都有了,这个气胸,气体靠近纵隔,肺在四周,纵隔还有气体,液体。好现在分析吧,
这个病人到底发生了什么,病人气胸和纵隔气体是否是骨折导致?
我该如何进行下一步处理?
“提示,细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