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何为重症胰腺炎?
“急诊科医生一条腿在医院,一条腿在法院。急诊来了个胰腺炎的患者,我如何快速判断他的病情?现在经常提的严重程度分级方案是轻症胰腺炎特征为无器官衰竭且无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中重症胰腺炎,特征为短暂性器官衰竭(48小时内消退)和/或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但无持续性器官衰竭(>48小时);重症胰腺炎,特征为可能累及1个或多个器官的持续性器官衰竭,但这个评估用于发病24~48小时!问题就出来了,24小时之内的咋评估?”
患者,男,33岁,因左上腹痛2小时于18时20分入院,为持续性疼痛,无其他不适。
完善检查:




(胰腺饱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确诊胰腺炎是没问题的,就这些检查结果,如何评估这个患者病情?下一步处理!
首先这些检查少吗?不少还多了。
患者腹痛2小时,确诊胰腺炎,CT还做多了,因为胰腺坏死的发生需要时间,一般大于24小时,所以入院不建议完善腹部CT,这是文献写的,不是我说的。
所以说回来,如何评估这个患者的病情?
常用的评分系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性床旁指数(BISAP)评分和CT严重指数。
C T严重指数可以去掉没用!
所以根据患者血常规+CRP、肝肾功+血淀粉酶检查,需要确定病情,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把这些评分系统需要的数据全凑齐,说实话也算不出来你想要的结果!
这个病人很重,直接可以给谈病危了,为什么呢?
这些评分系统很复杂,你需要找到一条思路,也就是根据一个检查结果,就能确定这人的预后不佳,也就是要早期识别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阳性率要高。
为什么一定要识别出来?
很早之前,我接诊过一个病人,我确诊他胰腺炎,也是33岁,一天就死了,死之前做的ct,胰腺2天就全液化坏死了。
这种年轻人的快速死亡,如果没预测的,没谈清楚,要面对被告,至少会被家属投诉的风险。
回到这个病历。
我反复的看很多文献,也特意观察过很多胰腺炎的病历。
从文献中发现,预测胰腺炎的轻中重,有两个指标是被强调的,也和临床相符的,一个是血液浓缩程度,也就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另外一个是C-反应蛋白,其他比如pCT、肌酐值、尿素氮,总感觉预测要比前两者差很多。
C-反应蛋白的预测敏感性约80%,即CRp大于150是判断轻重胰腺炎的指标,48小时)(备注:由IL-1和IL-6刺激肝脏所产生的急性期反应物之一。)
继续推导,什么样的胰腺炎患者才会导致C-反应蛋白的快速升高?
CRp作为快速的炎症反应蛋白,在胰腺炎的种类中,快速升高,最常出现于脂源性胰腺炎。高甘油三酯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脂毒性,诱发全身炎症反应,也会导致渗漏综合症。甘油三酯的升高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所以在胰腺炎患者中,要尽早识别出来高脂性胰腺炎,给予处理。(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继续分析这个病人。
这个患者存在CRP的升高27,血液的浓缩血红蛋白173,下一步就是打电话给检验科问血脂(夜晚不能急查血脂,大多数医院应该也是吧,但肉眼可以看到。)。
检验科医生说,“血脂很高,但不上次那个100多的低,上次我稀释了好几次,电解质都不出结果。”
“嗯”
立即告病危,家属同意血浆置换治疗,常规大量补液,胰岛素泵入。
血浆置换出的血浆是这样的!

肉眼可见的脂肪!
血是这样的!


里面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脂肪!
患者看到这个血也被吓到了!
很快!
第二天做完血浆置换的血脂是

哎!
Crp第二天就测不出来,大于最大值370

第5天复查的ct就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了!如下

反复告知家属病情,家属也接受了预后很差。
另外一个明显出事的脏器是肾脏,尿量正常。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尿素氮、肌酐值能作为评估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吧!但感觉敏感性差一些,出现的晚一些。
写完以上内容,可以初步推导一些肾脏受损的原因,感觉明显的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了,这个脂毒性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有关吧,感觉是可完全恢复的。
备注:最后一段是写完反思,以上内容有文献支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强调一句话,要尽早识别出来高脂性胰腺炎,给予处理及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3-09-14 · 浏览 9.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