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猝死的又一把利剑 穿戴式除颤器(WCD)
穿戴式除颤器(WCD)
面对猝死肆无忌惮地吞噬生命的残酷现实,人类从未停止过与其奋勇抗争。1980年,首例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1CD)置入人体,吹响了征服猝死的进军号。1999年,美国FDA批准自
动体外除颤(AED)装置用于临床,掀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篇章。2002年,美国FDA又批准
了穿戴式除颤器(WCD)投入,临床应用,从此人类征服猝死又多了一把利剑。
认识WCD
1998年,德国学者奥里基
奥(Auricchio)发明了WCD,其
实质是将自动除颤器的各项
设备及技术装备在一件可穿
戴的背心上。猝死极高危者
在猝死可能发生的活动期穿
上该背心,在发生致死性室性
心律失常并被WCD准确诊断
后,WCD能及时自动地发放高
能量除颤脉冲,使患者在事件
发生后1分钟内得到救治。
WCD需贴身穿着且构造
简单,主要由感知与除颤电极
及除颤器主机组成。感知与
除颤电极装备在多条宽带编
织成的可穿背心上,相当于
ICD的感知与除颤电极导管部
分,包括3个非黏附性除颤电
极片及4个感知电极片。除颤月
器主机包括除颤器主机及患
者控制器,两者通过一条宽带
跨在患者的腰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