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院内突发晕厥,D-二聚体 4.61ng/ml,查完指南我恍然大悟!

7个月前的一天,我值24小时的班,刚刚吃过午饭,准备发一会儿呆,然而还没等我进入状态,就听到从走廊上传来刺耳的呼救声:“大夫,患者不行了,快来人啊!”
听到声音,来不及思考,我就立马飞奔出休息室,通过声音的来源,判断出了这呼声来自于值班室斜对面的病房。
跑进病房,入眼就是乌压压的一群人,13病床的周边围了一圈病友。
我挤进人群,看到13床的患者正横躺在病床上,试着呼叫了一下他,无任何反应,触摸发现颈动脉搏动非常弱,是心律失常了?
心中咯噔一下,我急忙对围观的患者说:“快,大家帮我一下,把患者转过来正放到床上。”此时值班的护士听到了呼救声也跑了过来。我跟护士说:“快去推抢救车和除颤仪。”
同时,在同室患者的帮助下,13床患者被摆正了体位,正当我准备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患者却自己清醒过来了。
于是,放弃胸外按压,我立即给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查体,发现患者除了口唇有些青紫外,心肺听诊也没有明显的异常。
可就在这不过短短的1分钟里,患者却大便失禁了。
此时护士推着抢救车和除颤仪已经跑了回来,我说:“把抢救车、除颤仪放下,给他接上心电监护仪,测血糖、测血压。”
患者此时已经能正常交流,我问他:“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记得吗?”
他有气无力的回复道:“刚刚我坐在床边,正准备要剥橘子,突然眼前一黑,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护士已经给他接上了心电监护,心电监护示:心律 112次/分,呼吸 25次/分,血氧饱和度 91%,血压 175/81mmHg。
测得的血糖是13.1mmol/L。
我看患者目前已经平稳多了,交待护士给患者做心电图和挂上瓶盐水备用。
由于不是我分管的患者,对患者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我只能先回病房复习病例,过了一会儿,心电图回报:T波异常,V1、V2、V3导联R波纤细,暂没有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是我便先回办公室复习病例了。
患者老年男性,因“胸闷、憋喘、咳嗽10余天”入院。
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咳嗽等症状,每于活动后胸闷、憋喘症状加重,同时伴有胸骨后不适感,每次发作时休息3-5分钟可自行缓解,憋喘严重时伴有咳嗽症状,咳白色粘痰,痰中未见血丝,不伴有胸骨后及左肩放射样疼痛及心悸、乏力、意识障碍等其他不适症状。
患者发病后在当地卫生室先后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共10天(具体用药不详),经治疗后,患者活动后胸闷、憋喘症状仍不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予以检查,后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1年前曾因尿道外伤手术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或出血史;否认其他病史。
个人史、家族遗传病史:曾饮酒多年,现已戒酒,余正常。
体格检查:脉搏 105次/分,血压 142/98mmHg,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意识清晰,语言、声音正常,正常面容,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局部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未触及心前区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叩诊正常,心率105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无脉搏短绌,挠动脉弹性差。
腹平坦,腹壁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脏及腹部包块未触及,MURPHY征,双下肢无水肿,双侧Babinski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
共济运动正常。
入院急查:心肌肌钙蛋白<0.2ng/ml(0-1)。
急诊生化:谷丙转氨酶 63.00U/L,葡萄糖 17.27mmol/L,肌酸激酶 184U/L。
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异常(前壁心肌缺血可能)。
胸部CT:右肺中叶少许舌段炎症、纤维灶,左肺下叶微小结节灶,建议随诊,冠状动脉钙化。
入院诊断考虑:1.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肺炎;3.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4.2型糖尿病?
入院后值班医生又予以检查了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OB、降钙素原、BNP、甲功五项,均正常。
生化全项:空腹血糖 7.8mmol/L,血清钠 133mmol/L(136-145),血清氯 94.5mmol/L(96-108),胆固醇 9.46mmol/L(0-5.2),低密度脂蛋白 6.60mmol/L(2.07-3.1),糖化血清蛋白 3.12mmol/L(1.45-2.86),尿酸 431.8μmol/L(89.3-416),谷丙转氨酶 55.40U/L(0-40),前白蛋白 569.02mg/L(210-400),铁蛋白352.82ug/L(30-300)。
乙肝五项:二、四、五阳性。
尿微量蛋白:159mg/L(0-25)。
糖化血红蛋白:7.3%(3.8-5.8)。
凝血分析:D-二聚体 4.61ng/ml(0-0.5)。
入院治疗:值班大夫首先考虑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因此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他汀降脂、稳定斑块,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血管改善症状,营养心肌、保护肾功能等治疗;同时患者由于有咳嗽、咳痰症状,给予加用了雾化治疗的方案;明确糖尿病诊断后,又给予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我基本了解了患者的病情,但是化验的D-二聚体为什么会增高呢?是不是有误差?我急忙给患者又复查了凝血五项和心肌肌钙蛋白,很快结果就回报了,心肌肌钙蛋白还是正常的,凝血五项中D-二聚体仍然高,为:4.0ng/ml(0-0.5)。
我不放心患者情况,又过去看了一下患者,心率已经将降下来些,心率 88次/分,呼吸 25次/分,血氧饱和度 91%,血压 156/82mmHg。
我又仔细的询问了患者的发病的过程,患者说:“10多天前还挺好的,也没有明显的诱因就出现了活动耐力的下降,一活动就感觉憋的慌,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一样。”
然后患者家属又向我抱怨道:“住院输了好几天水了,一点儿也不缓解,今天还出现了晕厥,怎么越治越重了?”
我赶忙解释道:“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
回到办公室,我仔细地搜寻着以前曾经研读过的晕厥指南共识。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中,将晕厥分成了3类:
第一类是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此类主要是情绪、情境刺激等诱发;
第二类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此类晕厥也比较好理解有体位性低血压诱发;
第三类则是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又细分为心律失常型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心律失常型又分成心动过缓型和心动过速型,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主要包括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06版)》还把心肺疾患所致的晕厥和脑血管晕厥列入了分类。
该患者在晕厥发生前,既没有情绪和情境的诱发,也没有明显的体位诱发因素,第一类和第二类基本不考虑了。
心律失常型需要给予患者完善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目前不能排除。
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也有很大的嫌疑,毕竟患者主因胸闷、憋喘来院,要想排除只能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或者冠状动脉CTA的检查。
其次是脑血管性晕厥,患者既无言语功能障碍,也无肢体活动障碍,不太支持。
再就是心肺疾患所致的晕厥,虽然患者胸部CT仅有肺中叶的少许炎症,但是患者肺血管如果有问题也会出现晕厥。
仔细分析该例患者,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疑点:1.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活动耐力下降。2.不能解释的D-二聚体增高和血氧饱和度的降低。
为了解释这两个化验结果的疑问点,我先给患者抽取了血气分析,很快血气分析结果回报了,提示:氧分压 61mmHg,乳酸 2.2mmol/L,余结果正常。
患者确实存在低氧血症,结合患者D-二聚体增高,那确实有肺栓塞的可能了,当然患者心律、呼吸频率的增快也能解释了。
然而,患者肺血栓总得有来源吧,双下肢静脉有没有静脉血栓呢?还能不能找到其它证据呢?
我又立即给患者预约了床旁心脏彩超和双下肢深浅静脉的彩超,彩超室的同事也非常给力,随叫随到,立马就推着彩超机子过来了。
心脏彩超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轻中度反流。
双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左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切的证据基本上都已经指向了肺血栓栓塞症,剩下只需要完善肺动脉CTA的检查了,考虑患者病情尚不稳定,给患者预约了明日的肺动脉CTA......
这一夜真是难熬,既担心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又担心自己的猜测不对,医生有的时候可能比患者更着急想知道发病的原因。
焦急的等到第二天,我也如愿的等到了患者检查结果,肺动脉CTA显示多发的肺动脉栓塞。
我反复反思自己在诊断的过程中遗漏的提示点。其实,事实很多时候就隐藏在蛛丝马迹之中,我又仔细的翻看了下心电图,其实心电图已经表现出了SI、QIII、TIII,而且胸前导联V1、V2、V3,T波倒置,已经提示了右室压力负荷增加,由于心电图知识匮乏,没有第一时间甄别,甚是惭愧。
患者的诊断已经明确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疗了,《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中关于肺栓塞的治疗最主要的还是根据危险的分层,然后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危险分层通过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及其简化版本(sPESI)的评分标准评判,患者如果休克或者低血压就是高危,直接选择再灌注治疗;如果影响到右心功能,就会在心脏彩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或者出现心肌损伤,属于中高危患者,则需要抗凝、监测、补救性再灌注治疗;中低危和低危患者则需要抗凝治疗即可。
该患者既没有低血压休克,也没有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的表现,从危险分层来看,属于中低危分级,只需要抗凝治疗。
患者继续住院一天,但是心态有些焦急,然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了,后来我又电话随访患者家属,患者于上级医院行导管内溶栓和下肢静脉滤网的植入手术,后来恢复良好。这个病例,我后来反复思考了很久,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能够重视到患者D-二聚体升高的问题,并仔细寻找指标异常的原因,可能在住院期间就不会发生晕厥。
肺栓塞的患者因为晕厥前来就诊的病例,我们临床上碰到的还是比较多的。
高危肺栓塞患者因为低血压的原因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晕厥;中低危的肺栓塞患者由于肺换气功能的下降,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从而引起大脑供氧不足,导致了晕厥的发生。
所以,如患者因晕厥来就诊,希望大家能在大脑里闪过肺栓塞这个疾病。
最后编辑于 2023-10-14 · 浏览 9.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