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四逆散治疗顽固性腹痛医案

发布于 02-18 · 浏览 919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女性 29岁

【主诉】:反复腹痛3年余,再发3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

【检查】:—

【临床诊断】:腹痛查因

【治疗经过及结果】:患者女,29岁,因“反复腹痛3年余,再发3天。”入院,曾多次至我院及外院住院治疗,但腹痛仍反复发作。刻下症:2024年10月12日晚八点查房时,患者上腹痛加剧,拒按,疼痛约20分钟自行好转,自诉平时排便后可缓解,呕吐,饮入即吐,胸闷,胁肋痛,遍身汗出,热汗为主,口干、口苦、口臭,咽干,喜冷饮,尿黄,大便量少,里急后重感,眠差,平素脾气急躁。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舌淡红,中间苔稍黄腻,边尖红,脉弦滑。六经辨证思路:

“有一份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患者目前无恶寒、发热,无脉浮,暂排除表证(太阳病、少阴病)

2.患者腹痛拒按,呕吐、口干、喜冷饮、遍身汗出,热汗为主、脉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另阳明病诊断标准:口干、脉滑或数、大便干,故考虑存在阳明病(里阳证)

3.口苦,咽干,喜冷饮,尿黄,平素脾气急躁,脉弦---“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诸孔窍疾患归属于少阳病。

4.患者目前无嗳腐吞酸、大便酸臭味,暂不考虑存在食积;患者无舌紫暗,面色黧黑,脉涩等瘀血征象,故暂不考虑存在瘀血;患者无舌淡白,舌体胖大,边齿痕,苔白等水饮征象,故暂不考虑存在水饮内停。

病机总结:少阳为主,阳明为辅(少阳阳明并病)。

病机分析:患者平素脾气急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热),火(热)上炎,故口干、口苦、口臭,咽干,喜冷饮;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故调方以“四逆散”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组方:

北柴胡10g 炙甘草10g 麸炒枳实10g 白芍10g 大枣10g

服法:日1剂,水煎400ml,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方解:柴胡主胸胁苦满,枳实主心下坚满,芍药主腹挛痛,甘草主和诸药而缓急迫(含有芍药甘草汤寓意),另患者腹痛明显,故加入味甘、性平之大枣以缓急止痛。

复诊:两日后复诊:患者诉腹痛症状改善,口苦口干口臭症状减轻,喉咙干减轻,无胸闷、胸痛。继续原方颗粒冲剂维持,疗效巩固后出院。

编辑者:何春梅(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

指导老师:许裕伟(高州市中医院医生)

腹痛 (599)
纠错

最后编辑于 02-18 · 浏览 919

4 2 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