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内镜下痔的注射治疗……肛管的4条线,你了解吗?


外科学肛管内面有4条重要的线性标志,这4条标志线不仅在应用解剖学上有严格的定位标准,在临床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外科学肛管内面,从口侧至肛侧,依次有如下四条线性标志:肛直线、齿状线、白线、肛缘线,上述4条线性标志又被称为“肛管四线”,如图下图所示。

(一)肛直线:肛直线即肛管直肠线,在齿状线上方约1.5cm处,是所有肛柱上端的环形连线。在肛门指诊时可触及一较韧的肌肉环(肛管直肠环),其上缘就是肛直线的位置所在。肛直线与内括约肌上缘、联合纵肌上缘、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的位置基本是一致的。另外,肛直线对应于直肠外侧的部位,大致相当于肛提肌裂孔的水平,如下图

肛管线性标志(“肛管四线”)的示意图↑↑

内镜下(倒镜)的肛直线外观↑↑↑
(二)齿状线:齿状线是由肛瓣和肛柱下缘一起围成的、环形的、类似锯齿状的线性标志。它位于肛管白线上方皮肤黏膜交界处,因此又被称为“肛皮线”,齿状线距肛缘大约2.5cm,从齿状线到肛缘的部位相当于肛膜,如下图所示。

齿状线以上的组织来源于内胚层;齿状线以下的组织来源于外胚层,因此,齿状线上下的解剖结构属性是截然不同的,如表所示。

齿状线上下的解剖结构对比↑↑↑
85%以上的直肠肛门病都发生在齿状线附近,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齿状线是内胚层、外胚层交会的地方,几乎所有的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如肛门闭锁等都发生在齿状线。
此外,齿状线还是排便反应的诱发区,因感觉较灵敏,当粪便下达到齿状线附近时,此区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入大脑,反射性引起肛门括约肌舒张而产生排便。因此,齿状线对于维护肛管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肛周疾病的诊治时需要重点保护。
(三)白线:在肛门内、外括约肌下缘之间可以触及一个凹陷,即“括约肌间沟”,括约肌间沟所对应的肛缘内面的线性标志即为“白线”。
(四)肛缘线(又称Hilton 线):也叫肛门口,是消化道于体表的开口,也是消化道的最末端的标志线。
最后编辑于 2024-03-20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