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泄露喷射,如何救回一个被 50℃ 热苯酚浸透全身的患者?
用身体堵住苯酚泄漏管道
2018 年的一天,有着近 40 年专职危化品运输经历的老骆,和他的老搭档——32 吨的苯酚专运危化品车,因为一次转运任务变得分外忙碌。
这天清晨 7 点,他们从长江边某港装了 31.5 吨纯苯酚,出发前往 200 千米外,浙江北部地区的一家工厂。
苯酚,又称石炭酸,熔点 4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工业用途十分广泛,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高纯度苯酚却是剧毒物品:它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肺、消化道、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也正因此,苯酚的运输需要极高的标准:除老骆这般经验丰富的专职司机外,专用的运输车辆也是全副武装:为了防止苯酚在常温下结晶堵塞,罐体和阀门管道拥有专门的电热丝维持苯酚处于熔点以上;从罐体到卸货,多道密封阀门以防泄露。其中最重要的罐体阀可以从驾驶室一键开闭。
早晨十点,老骆平安抵达了工厂卸货区。按照操作规程,他需要将卸货阀和工厂管道加热至 50℃ 以上,以保证苯酚输注时保持液态;再将两者相连,然后再通知同伴打开车上的罐体阀,预热的苯酚才会流出。
正当他准备连接卸货阀与管道时,意外发生了。
也许是连轴转的疲劳,他的同伴疏忽大意,在没有核对卸货管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直接打开了罐体阀。30 多吨苯酚如同高压水枪一般,从 50 多厘米口径的粗大管道里喷射出来。

图源:图虫创意
来不及多想,老骆下意识地飞身扑了上去,想用自己的身躯去堵住这个「枪眼」。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苯酚的了解告诉他,必须立即阻止苯酚泄露——大量泄露的苯酚挥发,高浓度蒸汽将会在这个人员密集的厂区造成极为惨烈的群体事件。
短短数秒,老骆的全身被十多公斤的热苯酚浸得湿透,一阵钻心的疼痛从全身袭来。他大声呼喊同伴关掉罐体阀,一边向着卸货区喷淋点猛冲,一边迅速脱掉身上的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立即开始大量清水冲洗,于此同时厂区的工人们也拿来了苯酚沾染的特效消洗剂敌腐特灵进行洗消作业。
然而,苯酚的沾染量实在是太大了,不到十分钟,由于中枢毒性作用,老骆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全程超速,主任连闯 8 个红灯

图源:浙大二院,韩教授团队
下午 2 点,刚刚结束午休的浙大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主任韩春茂教授接到了原杭州江干区人民医院(笕桥医院)烧伤科负责人,副院长吴继炎主任打来的紧急电话:「韩教授,请您急会诊,有位特重度苯酚烧伤患者,已昏迷,请您尽快赶来支援!」
伤情就是命令,韩主任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往楼下狂奔,站在路边招手拦车。当他跳上出租车后,又连续拨出电话,告知吴主任患者的救治要点: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 浏览 3.3 万 · 220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