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洞悉不同腹膜透析液特性,轻松应对临床挑战!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档为临床医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答疑解惑的栏目。
自临床普及腹膜透析(PD)治疗以来,腹透液经过了成分、工艺等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 PD 的治疗效能,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个体化的 PD 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腹透质量的不断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平均透析龄逐年增加,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那么:
常见的腹透液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适合的腹透液满足不同患者个体化的高质量治疗需求?
如何应对面前面临的临床挑战?如何优化 PD 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效能及透析质量?腹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在哪里?
本期「打破砂锅问到底」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俞赞喆副主任医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探讨,供临床参考。欢迎收听学习~
点击下方视频进行学习~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腹透液,主要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特点?对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腹透液的出发点是什么?
内容抢先看:腹透液由渗透剂、缓冲剂、电解质三大主要成分组成。渗透剂提供渗透梯度,产生毒素清除和脱水作用,目前常用的是葡萄糖、氨基酸和艾考糊精;缓冲剂起着纠正机体酸中毒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是乳酸盐、碳酸氢盐缓冲体系;电解质成分与正常人血浆成分相近。
乳酸盐葡萄糖腹透液:目前国内有单室袋和双室袋两种包装工艺,均以小分子的葡萄糖作为渗透剂,缓冲剂为乳酸盐。双室袋腹透液混合后虽能使pH值升高,但仍未达生理中性。
氨基酸腹透液:以小分子的氨基酸作为渗透剂,缓冲剂为乳酸盐,可用于营养不良的腹透患者,但可能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增加血尿素氮水平等,需动态监测。
艾考糊精腹透液:以艾考糊精为渗透剂,缓冲剂为乳酸盐,可长留腹达 8~16 h。不含葡萄糖,低GDPs适用于大部分腹透患者,尤其是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合并糖尿病、容量负荷过多而超滤不足者及腹膜超滤衰竭的患者。
碳酸氢盐葡萄糖腹透液:以葡萄糖为渗透剂,使用碳酸氢盐缓冲体系作为缓冲剂,采用双室袋包装工艺。但目前该产品尚未在国内上市。
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腹透液的特性综合决定更适合的腹透液处方方案。
更详细的精彩回答,尽在「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微知著,洞悉不同腹膜透析液特性,轻松应对临床挑战!」主题栏目,敬请期待!
点击此处前往百特医学专区获取更多内容~
最后我们做个小调研,看看你对腹透液相关知识掌握如何吧!
最后编辑于 2024-08-05 · 浏览 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