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凶险的疾病,让人无奈的急诊
事情要从8天前说起,急诊白班下午6点从当地医院转来一个病人,男,75岁,既往帕金森病史长期卧床,10天前出现高烧不退,持续38.5摄氏度以上,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中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家属自测新冠抗原阳性,完善胸部CT示双下肺纤维灶,当地医院告知说大白肺转入我院。
下午6点转入急诊,患者的儿子、儿媳、老伴陪着一起到的急诊。
常规接诊,“咋了,怎么不舒服?”
患者的儿子,1米8左右的身高,消瘦,带着帽子口罩,斜挎包放在胸前,一身灰色的衣服,说,“发烧10天了,10天前新冠阳了,今天做ct医院说大白肺,治不了让我们转过来。”
我接过患者的当地CT看了一下,双下肺纤维灶,很老了,不是大白肺。正看着CT患者的老伴拿出体温计说,还是38.5度。
老人整个的状态,帕金森长期卧床,右手帕金森样抖动,睁眼,不能表达,对语言有反应。可能是因为刚转运怕冻着,上下都穿着薄款羽绒上衣裤子,盖着被子。
看到病人的状态,我让家属把衣服脱了,把腋窝察干,重新量下体温。
坐回电脑旁因为老人长期高热,我就开了全套检查,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家属同意做检查。
很快检查结果全出,几乎全正常,除了C反应蛋白40,胸部ct双下肺少许纤维灶,pct、肝肾功、心标等全正常。
这就很奇怪了,持续高热?
患者的儿子期间过来找我,重测了体温还是38.5摄氏度,我给开了吲哚美辛栓纳肛。
我让家属自己测了新冠抗原,弱阳性。
看完这些检查,我认为患者是新冠导致的发热,你们感觉呢?
把患者儿子叫到电脑旁,“检查全做了,感觉问题不大,发热应该是新冠导致的,抗病毒药给开上,1790不报销?”
患者的儿子稍迟疑,没有表情,说,“需要吃吗?”
“我认为需要。”
“我去和我妈商量一下。”
商量了好久,来告诉我同意用。
我继续说,“老人帕金森病史,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就不用了,我给用个头孢曲松,就好了吧?”
“嗯,治新冠药有副作用吗?”
“很多,你需要看着说明书,调整下老人的用药。”
“嗯”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除了感觉病人的儿子对我不信任,也就这样吧!
下班!
继续!
7天前夜班,老人依然躺在留观室,我很好奇,交班的时候问了一下白班医生,“怎么没收进去?”
白班医生无奈的表情说,“不知道。”
晚上老人再次高热,护士告诉我,我让抽了血培养,让用一次吲哚美辛栓,就没在找我。晚上病人的老伴陪床。
一直到我夜班快下班,病人的儿子突然来找我说,“你们不排除一下我爸真菌感染?”
我看向他说,“我现在给开上,但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像。”
“那你给开上吧!”(我能感觉到病人的儿子应该是医疗相关人员,且不信任我,所以说什么都是直接拿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做根据。)
开检查的时候我顺手把新冠抗体检测也开了。
接近交班,患者儿子气势汹汹的来说,“真菌感染的检测吃了饭不能做,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直接站起说,“首先这个检查是刚刚开的,开之前老人就吃饭了,其次G实验、GM实验我不知道需要空腹,急诊科要是全卡吃不吃饭,肝肾功都做不了。”
继续给我叨叨了很多,对治疗效果很不满。
病人儿子回去之后,我重新看了一遍病人病例,我没发现有问题,难道不是新冠导致的?
NMTW常规口服后,很快体温就能控制好,为什么出这个事?
很快床旁交班,我和白班医生交班,“建议收住院。”
刚说完,病人儿子说,“住哪?”
我没理。刚要走开交下一个病人,我突然看到我开的吲哚美辛栓、抗病毒药包装没开,就放在桌子上。我走向前,拿起来看了下问“这?”
“我们怕呛到老人,这么大的药片,就没吃。我买了安宫牛黄丸,能不能给吃?”
听完这个话,我本身下夜班就很困,精神不能集中,我差点就骂出口。
我说,“我开的药要吃,你说的那个药我不懂,我不建议吃。”
“嗯”
“吲哚美辛栓为啥也没用呢?”
“我们都发热10天了,不用用。”
“好。”
说完我继续交班,好烦啊!
下夜班,回家,睡觉。
刚到家,手机响起,接通,他找了很多关系,竟然要到我的电话,继续给我打电话。
这是在威胁我吗?
果断拉黑!
又找了个领导给我打电话,让好好关照。好烦啊!
3天前继续上白班,病人依然在留观室。
早查房,病人儿子不在,病人老伴在,我问“发热怎么样了?”
病人老伴笑着说,“谢谢,体温控制下来了,不烧了。”
我真是好奇发生了啥!
治疗没变,腰穿也做了没事,也就是说新冠药起效果了,确实是新冠导致的。
真菌、血培养也出了都没事。
复查了CRp,下降到了10,明显好转,神奇吧!治好了!
白班一天没找我,平稳。
原以为事情到这里就没事了。观察两天走就可以了。
精彩的刚要开始!
昨天夜班,交班的时候白班医生说,“中午吃完饭,血氧饱和度一下降到85,给了面罩吸氧6L,氧饱和度能维持在90以上,我感觉吃饭呛到了,其他心率、血压都是稳定的。”
我看向患者心电监护,心率120,血压140/85,血氧饱和度90%,呼吸25次。我问“测个血气了?”
白班医生,“氧分压52,其他都还好。”
“看生命体征不稳,病危谈了?”
“家属拒绝有创抢救。”
“嗯”
刚交完坐下,患者儿子就站我面前了,我说,“很重,随时可能就没了,去不去抢救室?”
“不去。那咋办?”
我说,“看老人情况,不能排除肺栓塞?”(卧床,饭后,突然呼吸急促、一型呼衰)
患者儿子说,“那要干啥?3年前肺栓塞过一次。”
我很惊讶,他没告诉我过。你去交个费,查个血。
我开了个D-二聚体,催着检验科快点查。很快结果出来61,正常值小于0.5。
立刻把病人儿子叫到电脑旁,“D-二聚体61,很高,静脉血栓新生血栓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肺栓塞可能性极大。”
病人儿子,“刚停了利伐沙班4天。”
“为啥停?”
“吃抗病毒药,不能吃利伐沙班。”
“嗯”
病人儿子很淡定的说,“溶栓吧?”
“溶栓?看老人心率、血压是稳定的,如果不做肺动脉强化,不确定面积,这个生命体征不一定需要溶栓。”
病人儿子继续说,“溶就行,没事的,你开药,我去交钱。”
我听到他这样说,第一反应竟然是要说阿替普酶比较贵,没说出口,反应过来继续说“这不符合规范,不行,你签字我也不溶。”
这个反应救了我一命。
患者儿子继续说,“那下面做啥?”
“双下肢动静脉、双上肢动静脉超声,肺动脉强化。”
“好”
答应的爽快,让我感觉事后他会不会说我们发现晚了,因为中午开始低氧。
我从他的不信任中感觉到了我对他的不信任,但继续抢救病人。
床旁超声很快完成,危急值,左侧下肢深静脉很多新生血栓,股静脉下分支一个很长的新生血栓,随时就要掉。
超声:

看完超声感觉自己救了自己一命,这要是直接溶栓,瞬间猝死。
我说“看这个超声,肺动脉里肯定已经有了,需要放个滤器,肺动脉介入取栓或者捣碎留导管溶栓。”
患者的儿子仍然答应的很爽快!
我更感觉他要找事!
联系了血管外科上台,去之前做了肺动脉强化,双肺肺栓塞。
我陪着做了个强化,去血管外科的路上,病人的老伴说“辛苦你了,谢谢。”,说完就哭了。我回了句,“没事。”
立刻转身快步走回留观区,继续抢救其他病人。
听完这个话,我知道问题不大了,不需要我在那里守着了。
真的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被家属的情绪带偏了。
一步走错,会断送十几年的努力。
具体检查,去医院后上传。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