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必备|创伤骨科急诊常用知识!
一、创伤患者的现场及急诊检查
呼吸状况——恢复通气道
血压及脉搏——心肺复苏及休克处理
神志及瞳孔状况——颅脑损伤的处理
颈部活动及胸腰部状况——截瘫与四瘫
骨盆状况——失血性休克
神经系统检查——瘫痪与神经损伤
肢体血运状况——血运障碍
二、创伤骨科的现场急救原则
包扎——可利用的包扎材料
止血——严格的止血原则
固定——非治疗性固定
转运——保证病情平稳
三、多发伤处理
临床特征
1、伤情重
- 多系统、多器官
- 早期低氧血症>90%
- 呼吸困难型
- 隐蔽型
2、休克多:>50%
- 严重创伤刺激
- 急性大出血
- 心泵效率↓
- 胸、腹 → 67%
- 休克后1h内救治——死亡率0%
- >8h内救治——死亡率>75%
3、易漏诊
- 损伤部位多
- 明显、隐蔽同在
- 开放、闭合并存
- 伤员不能如实诉述伤情
- 检查者思维定势,检查不细
4、处理顺序矛盾
- 多发伤动态过程、多科损伤、约50%需手术
- 局部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的矛盾
- 抓住危及生命的要害
- 先急后缓,先重后轻
- 胸→腹→颅→四肢
四、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病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骨折的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骨折的急救
1、抢救休克
2、包扎伤口
3、妥善固定
4、迅速转运
5、院内诊治
急救处置
- 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
- 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
- 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进行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 、稳妥和轻柔。
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
根据:
1、伤员的外伤史
2、生命体征变化
3、受伤部位
4、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初步的复苏措施
- 根据伤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 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 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
- 注意伤员的保暖。
- 合并颅脑伤而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
- 避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
- 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闭合性骨折移位显著,骨折端有刺破皮肤或周围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手法牵引消除显著的移位畸形,并用长条木板妥善固定伤肢。
止血和伤口包扎
- 应注意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洗或外敷药物。
- 绝大多数伤口,压迫包扎后可止血
- 大血管出血,在伤口近端结扎止血带,及时记录开始止血带的时间。
- 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不宜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入伤口深处。可待清创术将骨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
伤肢妥善固定
- 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伤员的疼痛,并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伤员的运送。
- 可靠地、临时固定,固定的范围要超过上下关节。
- 固定材料应就地取材,树枝、木棍、木板、枪支等都适于作夹板之用。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缚于一起固定。
迅速运送伤员
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后再运往医院,运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要注意脊柱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
五、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 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
- 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
- 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
- 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
1、休克
2、脂肪栓塞综合症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4、重要的周围组织损伤
(1)重要血管损伤
(2)周围神经损伤
(3)脊髓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
六、胸腰椎骨折分类
- 稳定性损伤
(1)所有的轻度骨折,如横突骨折、关节突骨折或棘突骨折;
(2)椎体轻度或中度压缩骨折。
- 不稳定损伤
(1)在生理负荷下可能发生脊柱弯曲或成角者属于机械性不稳定,包括严重的压缩骨折和坐带骨折;
(2)未脱位的爆裂骨折继发的晚期神经损伤;
(3)骨折脱位及严重爆裂骨折合并有神经损伤。
- 脊柱复合伤
复合性脊柱损伤指伴有其它组织、器官损伤,该类损伤机制、病情复杂,主张早期处理。
- 有无伴发脊髓损伤的分类
各种暴力造成脊柱骨折脱位,通常合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脊髓损伤。可以分为:
(1)脊椎损伤伴脊髓永久性损伤;
(2)脊椎损伤伴一过性脊髓损伤;
(3)无脊髓损伤的脊椎损伤
· 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
1、有严重外伤病史
2、胸腰椎损伤后,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腹膜后血肿刺激了腹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
3、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受伤方式,受伤时姿势,伤后有无感觉及运动障碍。
4、注意多发伤,多发伤病例往往合并有颅脑、胸、腹腔脏器的损伤。要先处理紧急情况,抢救生命。
5、检查脊柱时暴露面应足够,必须用手指从上至下逐个按压棘突,如发现位于中线部位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提示后柱已有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常可摸到后突畸形。检查有无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的表现,如有神经损伤表现,应及时告诉家属或陪伴者,并及时记载在病史卡上。
· 急救搬运
脊柱骨折者从受伤现场运输至医院内的急救搬运方式至关重要。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用搂抱的搬运方法十分危险,因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度,可以将碎骨片向后挤入椎管内,加重了脊髓的损伤。
正确的方法是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三人用手将伤员平托至门板上;或二三人采用滚动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
- 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木板或门板
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
最后编辑于 2023-09-09 · 浏览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