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随想498:小早产儿多尿期
内容随想:

一.同行今天交流的一个问题,有的科室小早产儿多尿期,尿量非常多,有时不经历少尿期,直接进入多尿期。采用灭菌用水加入营养组液体追加液量,甚至追加补液到200ml/kg。而且经常伴随高钠,以致于生后5天都不敢补钠。仔细观察它的医嘱,发现它营养液补的小分子物质,钾,镁,微量元素,钙,维生素C等补的很早且量大于正常。
二.在浪子随想248:我们分析了新生儿第一天尿为何少?结论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第一天尿少。而小早产儿多尿期,依旧是同样的解释。小早产肾功能不成熟,指的是浓缩功能不成熟,稀释功能还可以,更直白的解释:吸收钠指的就是稀释功能,抗利尿吸收水指的就是浓缩功能,小早产儿的肾脏抗利尿吸收水不行,吸收钠可以。1.第一天的少尿期,是因为经历分娩应急应激,抗利尿激素大量分泌导致的。如果早产儿出生顺利经历应激不大,加上本身抗利尿吸收水不成熟,所以可能没有明显的少尿期,小早产如果明显少尿期,可能不是抗利尿激素大量分泌引起的,而是体循环不足,肾血流减少一类问题。2.失去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代谢废物比如BUN,肌酐等增加,加上补的各种营养物质,小分子,渗透性利尿,于是进入多尿期。3.后面就逐渐成熟,抗利尿激素逐渐增加,尿液浓缩功能增强,接近正常,进入稳定期。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
三.为什么小早产儿肾功能会有这个特点,难道浓缩功能成熟就差出生后这么几天吗?是宫内的需要:因为胎儿的尿比重是低渗的,而生后是高渗的。要确保宫内尿低渗,就浓缩功能不能成熟,即便成熟,也不能释放大量抗利尿激素表达出来。如果浓缩功能在宫内表达出来,尿是高渗的,羊水就是高渗的,羊水就会从母体吸收水分,羊水过多就可能流产。
四:假设随想
我不否认需要积极的营养策略,这是共识,我只是怀疑这个策略是不是和小早产多尿,高钠,非乳酸性代酸有关。因为我们需要考虑各营养物质在体内的生理浓度问题,超出生理浓度时需要考虑肾小管的耐受问题。 如我们知道小早产因为肾小管不成熟容易代谢性酸中毒,但我们有没想过,我们学过近曲小管对HCO3-的吸收是通过Na+-H+交换,H+和HCO3-形成CO2进入肾小管细胞,但是氨基酸和葡萄糖吸收也是通过Na+协同转运,也许是我们的过早的积极营养策略导致Na+要协同吸收大量的氨基酸葡萄糖等,是否可能影响了吸收HCO3-,并且导致高钠,营养物质和形成的废物引起渗透压利尿多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