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随想581:布洛芬用药途径 与作用和副作用

内容随想
一.小早产经常使用布洛芬治疗pda,布洛芬可引起胃肠副作用,文献资料通常显示口服与静脉使用布洛芬的作用和副作用差异不明显…

二.临床上,小早产口服布洛芬引起的胃肠不良反应,有时严重且立竿见影(来自同行滌生的截图)。而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反应静脉使用布洛芬效果更好,且副作用不明显。


三.文献结论和临床实践为何存在差异?...我认为差异在于是否纳入了喂养不耐受的那部分小早产,需要使用布洛芬的小早产经常本身已经存在不同程度喂养不耐受问题,口服和静脉使用布洛芬在这部分本身已经喂养不耐受患儿身上存在作用和副作用差异。
1.问题: 布洛芬能不能直接作用胃细胞?还是一定要先入血,再全身分布作用胃壁细胞?。
2.推理:如图,是使用布洛芬后胃穿孔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局部灶损伤,说明布洛芬经胃管流出后,在胃管末端直接攻击了附近局部胃粘膜(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损伤粘膜屏障等),而并不非得先入血,再产生影响。


3.得出布洛芬能直接作用胃细胞,也能入血再作用胃肠和PDA后,就可以进一步推理以下结论:
3.1.如果患儿喂养耐受,布洛芬吸收完全且迅速,药物主要分布于血液,胃肠只是短暂路过,药物经口或者经血进入再产生作用副作用,效果相差无几。
3.2 如果喂养不耐受,胃排空时间延长,药物分布于胃的比重和时间延长,对胃副作用加大;对肠副作用减小;如果发生呕吐损失布洛芬,则对静脉pda作用减小;如果不呕吐,血液布洛芬的峰浓度降低,但胃只是起了缓释作用,对关闭PDA作用可能差异不大。
3.3如果胃排空情况下(比如禁食下)使用不经稀释的布洛芬,布洛芬将更集中的粘附于局部胃肠粘膜,甚至击穿局部粘膜导致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四:结论
1.对于喂养耐受的小早产,布洛芬口服和静脉使用效果相当。
2.对于喂养不耐受的小早产,胃的副作用将增大,对PDA的作用可能减小(取决于是否损失或者有效利用布洛芬)
3.对于胃排空(禁食)的小早产,使用布洛芬要谨慎,必须足够的稀释,避免布洛芬过于集中严重损伤局部粘膜导致溃疡出血或者穿孔。
最后编辑于 2024-09-20 · 浏览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