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影像征象讲座63——意大利千层面征(The Lasagne sign)

发布于 2022-12-24 · 浏览 1293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5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ingguowei_111、程先进 已点赞

【英文】The Lasagne sign

【又名】

【表现】肩胛下角区无包膜的不均匀软组织肿块,MRI信号不均,T1WI和T2WI均呈条纹状间隔排列的骨骼肌样低信号和脂肪样高信号,大致平行于胸壁,形似意大利千层面。

【解释】MRI病变内骨骼肌样低信号代表纤维成分,脂肪样高信号并在脂肪抑制序列被抑制反映其脂肪成分。 

【讨论】

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EFD)是一种少见的纤维结缔组织肿瘤样病变。最早由Jarvi等在1961年首次报道并命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良性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类肿瘤。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病年龄平均为60岁,且双侧多见(约54%)。文献报道,93%的弹力纤维瘤位于背部,肩胛骨下角深部的软组织内,表面为前锯肌、背阔肌和菱形肌,深部紧邻肋间肌和肋骨。其他部位偶有报道,如坐骨结节、大腿及肘部等附近的软组织。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代谢缺陷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本病是由肩胛骨下角和胸壁之间的慢性损伤和机械摩擦引起的弹性组织反应性肿瘤样增生。EFD生长缓慢,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多以局部肿物就诊而进行影像检查。

EFD多表现为白色或淡黄色肿块,5~10cm大小,呈扁圆形,边界不清,无包膜,可与肋骨骨膜和胸筋膜粘连,剖面呈灰白、淡黄相间,可有灶状的囊性变;光镜下可见束状排列的胶原纤维、粗大的弹力纤维和灶状的脂肪组织,可伴有少量成熟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

CT检查肿块呈软组织肌样密度,内部可见沿肿块长轴呈条纹状间隔分布的脂肪样密度影,结合其病理特点考虑肿块内存在脂肪组织,呈低密度,而穿行其中的粗大的弹力纤维,呈等密度,增生程度不同可导致出现数量不等的条带状等密度结构。这一影像特点可以作为弹力纤维瘤的特征性表现。

MRI被认为是评价软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EFD典型表现为肩胛下角区前锯肌、背阔肌及菱形肌的深面、肋骨及肋间肌外侧扁丘状包块,MRI信号不均,T1WI和T2WI均呈条纹状间隔排列的骨骼肌样低信号和脂肪样高信号,大致平行于胸壁,脂肪抑制序列脂肪样高信号被抑制,部分病灶内见小的局灶性囊变;病变边缘不整。增强扫描病灶见条纹状、斑片状中等强化。一般认为,对于具有典型临床特点和MRI表现的病例无需增强扫描即可做出诊断。由于本病 MRI具有类似于骨骼肌样的表现,如果不熟悉局部解剖易误认为是正常肌肉组织而造成漏诊,而增强扫描则很容易发现病变。

总之,中老年女性双侧或单侧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与胸壁之间无症状性扁丘状软组织肿块,MRI呈骨骼肌样低信号和脂肪高信号条纹状相间排列(意大利千层面征),是EFD特征性的临床及MRI表现。

img


【参考文献】

1.RV, Hegde G, Botchu R.MRI imaging of soft tissues tumours and tumour like lesions-SLAM approach.J Clin Orthop Trauma,2022,28:101872

2.Battaglia M, Vanel D, Pollastri P,et al.Imaging patterns in elastofibroma dorsi.Eur J Radiol,2009,72(1):16-21

3.Kudo S.Elastofibroma dorsi: CT and MR imaging findings.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01,5(2):103-105

4.吴春艳,张海燕,田立臣,等.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影像学(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5):899-902

5.丁长伟,王秋实,张军,等.MRI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9):1397-1401

背部弹力纤维瘤 (1)
软组织肿瘤 (18)
弹力纤维瘤 (4)

最后编辑于 2022-12-24 · 浏览 1293

4 4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