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征象讲座66——浮球征(The floating ball sign)
【英文】The floating ball sign;The floating ball appearance;The boba sign;sack of marbles;The poké ball sign
【又名】珍珠奶茶;一袋弹珠征;精灵球征
【表现】是指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内出现多个可移动的脂样小球体漂浮于囊液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
【解释】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瘤中的胆固醇、油脂、脂肪酸等物质在34℃以上时可为液性,形成许多可移动的脂样小球体飘浮于囊液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脂样小球标本剖面为细毛发团、脂肪、水样液体的混合物。与囊液相比,脂样小球由于其较低的比重而漂浮。
【讨论】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是畸胎瘤最常见的类型。组织学上,它至少包括2个分化良好的成熟生殖细胞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胚层是肿瘤壁中最常见的生殖细胞层;因此,皮肤和毛发(来自外胚层)以及脂肪和肌肉(来自中胚层)的成熟组织通常构成MCT的成分。尽管畸胎瘤可能起源于中线的任何地方,但最常见于婴儿和儿童的骶尾部和成人的性腺。性腺是成熟畸胎瘤最常见的位置,占成人卵巢肿瘤的20%,儿童卵巢肿瘤的50%。畸胎瘤的其他中线位置包括颅面部、纵隔、大脑中线和腹膜后。
认识和理解肿块内各种密度影与其相应病理成分对诊断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有很大帮助。囊性成熟性畸胎瘤表现为具有明显包囊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含有皮脂液,通常是单房的(88%),但也可以是多房的,囊壁一般较厚,囊壁多光滑,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含有三种胚层,以外胚层为主,出现率可达100%,如仅含外胚层成分则称为 “皮样囊肿”。脂肪是畸胎瘤的最重要特征,使用CT及MRI很容易显示。成熟畸胎瘤的特征是含有脂肪成分(93%)、钙化成分(56%),如牙齿或骨骼。头结节是另一个相对特异性征象,见于48%~80%病例;结节通常单个,亦可多个,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与囊壁呈锐角相交;60%结节中见脂肪,45%见钙化或牙齿,65%的病例可见源于结节的毛发。当皮脂和水性液体同时存在时,脂肪和液体之间发生化学位移的脂-液平面是畸胎瘤的特征;约12%的病例可见脂-液平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内出现多个可移动的脂样小球体漂浮于囊液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图1)。Muramatsu等于1991年首先对此征进行了描述,“浮球征”是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典型征象。
CT上浮球的密度各不相同,从脂肪密度到软组织密度(-70~+35HU)。有时浮球具有流体或软组织密度核心由脂肪密度边缘围绕。MRI上浮球的信号特征通常反映皮脂成分,脂肪饱和序列可能显示信号下降,但这并不总是存在。Sahin等回顾了112例病理诊断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术前CT和MRI,评估卵巢畸胎瘤患者横断面成像中“浮球征”的发生率,并探讨畸胎瘤的形态学特征与“浮球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118个卵巢MCT经病理诊断。30例(25.4%)患者的横断面图像显示浮球征。半数病变中只有一个浮球(n=15)。浮球的最大尺寸在7~56mm(平均值31mm)。浮球的位置如下:重力沉降层33.3%,上浮层20%,脂-液平面间43.3%。浮球征与肿瘤大小和肿瘤壁厚度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征象通常出现在较大的和壁厚的MCT中。
浮球征也可以被称为“肉球征”(meat ball sign)或“松露征”(truffle sign)。当一个大球漂浮在脂-液界面上时,形似“精灵球”外观,称为“精灵球征”(pokeball sign)(图2)。有作者认为悬浮在浆液中的球状物的外观与台湾茶饮“珍珠奶茶”惊人的相似,它们由较多小圆形有嚼劲的木薯淀粉球与茶和牛奶混合而成,与这种饮料的相似之处导致了“珍珠奶茶征”(boba sign)的新颖概念(图3)。在MRI上,皮脂/脂肪的游离浮球可能表现为多个较大的圆形结节,形成典型的“弹珠袋”(sack of marbles),术语“弹珠袋征”也适用于这种外观(图4)。
请参考:【讲座】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影像特征(马哥系列讲座-29)




【参考文献】
1.Muramatsu Y, Moriyama N, Takayasu K, et al.CT and MR imaging of cystic ovarian teratoma with intracystic fat balls. 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1,15:528-529
2.Bernot JM , Haeusler KA , Lisanti CJ , et al.Mature Cystic Teratoma: AIRP Best Cases in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Radiographics,2017,37(5):1401-1407
3.Sahin H, Akdogan AI, Ayaz D, et al. Utility of the “floating ball sign” in diagnosis of ovarian cystic teratoma. Turk J Obstet Gynecol.2019,16(2):118-123
4.Chang AY, Sun DC, Ohliger MA,et al.Boba sign: a novel sign for floating balls within a mature cystic teratoma.Abdom Radiol (NY), 2020,45(9):2931-2933
5.Giambelluca D, Caruana G, Cannella R.The Poké Ball sign in mature ovarian cystic teratoma.Abdom Radiol (NY),2021,46(1): 396-397
6.Lee KH.“Sack of marbles” in mature cystic ovarian teratoma.Abdom Radiol (NY),2017,42(5):1616-1617



最后编辑于 2023-02-06 · 浏览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