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征象讲座62——晕轮征(The CT halo sign)


【英文】The halo sign;The CT halo sign
【又名】晕征;日晕征;CT晕征
【表现】CT图像上肺内结节或肿块周围的环状磨玻璃密度影,密度低于中央的肿块,但高于正常肺组织,形似“日晕”。
【解释】CT晕征在病理学上代表肺出血、肿瘤浸润或非出血性炎症过程。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早期的CT征像。中央高密度为结节、肿块,病理上为坏死的肺组织,周围磨玻璃样晕轮为灶周出血区。
【讨论】
1988年Kuhlman等将晕轮征描述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特征。侵袭性曲菌病发生于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肾移植术后、放射线照射等,死亡率高达30%~90%。
侵袭性肺曲霉病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最常显示CT晕征的真菌感染。病理特点是梗死灶被肺泡出血包围。出血性梗死是由曲霉属生物的血管侵袭,随后的中小血管血栓形成和肺实质缺血性坏死引起。在病理检查中,结节代表梗死中心,磨玻璃样晕轮是肺泡内出血的结果。晚期约50%的病例坏死溶解形成含气新月形空洞(空气新月征)。
胸部CT 是在侵袭性曲菌病最重要的诊断工具,而且是发现早期变化的手段。早期病变 (临床症状和体征在10天内 )CT所见“晕轮征”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CT横断图像上表现为在肿块结节周围一密度介于肿块与周围正常肺组织之间,并环绕肿块的阴影,在中央密度较高的肿块衬托下,其周围密度相对较低的环形带状阴影似晕轮。CT晕征在侵袭性肺曲霉菌早期出现率相当高,随着时间推移较少出现。Caillot等认为在获得侵袭性肺曲菌病的诊断之后,在 0、3、7 和 14天, CT 晕征出现率分别是100% 、68% 、22% 和 19%。同时该作者也在文献中指出了“晕轮征”在早期侵袭性肺曲菌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图A、B)。
近年来研究发现晕轮征是非特异性的,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出血性肺部结节、肿瘤细胞浸润和非出血性炎性病变(表1)。
1.出血性肺结节:可能发生在感染性疾病中,包括血管侵袭性肺曲霉病、毛霉菌病和念珠菌病;非感染性疾病,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肉芽肿性血管炎、原发性和转移性出血性肿瘤;也可在伴有月经出血的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发现。许多感染性疾病产生肺结节周围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或两者兼而有之,可能导致CT晕征。除了侵袭性肺曲霉病,显示CT晕征的出血性结节也可能由其他血管侵袭性真菌引起,如毛霉菌病。毛霉菌病通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并经常出现晕征。肺念珠菌病和球孢子菌病罕见晕征。念珠菌感染可能表现为弥散性粟粒结节,每个直径小于1cm,通常与侵袭性肺曲霉病不同。转移性出血性肿瘤,如血管肉瘤、卡波西肉瘤、绒毛膜癌和黑色素瘤,在结节周围有一层磨玻璃样阴影,结节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不一,通常为圆形,边缘光滑。结节往往在肺的外1/3处最多,尤其是下肺的胸膜下区域(图C)。肺卡波西肉瘤典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结节,主要见于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还可能表现为带有晕征的出血性结节。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育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开始后24~48小时,反复咯血,咯血量通常很小,持续几天。常见产科手术史,尤其是人工流产史。在月经期间,CT表现为边缘相对清晰的局灶性实变和磨玻璃样影;月经后的CT扫描显示肺实变和结节明显改善。其他表现包括薄壁空腔、大疱形成以及月经性血胸或气胸(图D)。
2.肿瘤细胞浸润:肺腺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淋巴瘤和肺转移瘤中的肿瘤细胞浸润可能出现晕征。据报道细支气管肺泡癌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中最常出现CT晕征的疾病(图E)。肺鳞状细胞癌也有报道显示结节周围出血光晕。在肺淋巴增生性疾病中,如淋巴瘤或移植后淋巴增生疾病,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结节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病变通常与周围的毛玻璃密度光晕有关,这代表了周围间质被排列不太密集的肿瘤细胞浸润。
3.非出血性炎性病变:CT晕征可能由一些感染性病变的肺部浸润引起,包括隐球菌病、疱疹性肺炎和巨细胞病毒肺炎(图F)。肺隐球菌病可能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肺结节,伴有或无CT晕征,在组织学检查中,磨玻璃密度区域代表肉芽肿性炎症。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炎、出血性结节和弥漫性肺泡损害,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和/或局部实变,具有CT晕征的结节很少出现。据报道,一些传染病表现出不确定病理原因的晕征。其中包括分枝杆菌复合体、贝氏柯克斯体、粘液病毒和感染性栓塞。韦格纳肉芽肿可能有与肺结节相关的局部出血区域,或可能出现弥漫性肺出血(图G)。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由类圆线虫、蛔虫、弓形虫、并殖吸虫和钩虫引起。血和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寄生虫感染最常见的CT表现类似于洛弗勒综合征(Loefler综合征)。肺内幼虫迁移,在CT上表现为迁移性多灶性胸膜下结节,带有磨玻璃样晕影和边缘模糊(图H)。机化性肺炎也可见到CT晕征,在这一过程中,结节在组织学上对应于中性粒细胞脓肿的中心区域,而周围的毛玻璃密度为肺泡内炎性渗出物、纤维化改变以及肺泡间隔和支气管周围间质中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CT晕征是非特异性的,它可以在多种肺部疾病中见到,如感染、肿瘤和炎症等病理过程。尽管如此,放射科医生应该熟悉这种征象,因为结合临床和相关的放射学特征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例如,在免疫缺陷患者中,与CT晕征相关的多个结节的存在提示感染性疾病、卡波西肉瘤和淋巴增生性肺疾病。特别是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骨髓移植受者发热时,CT晕征的存在强烈提示侵袭性肺曲霉病。然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具有CT晕征和假性空洞的孤立结节极有可能是细支气管肺泡癌。


【参考文献】
1.Pinto PS.The CT Halo Sign.Radiology,2004,230(1):109-110
2.Caillot D, Couaillier JF, Bernard A,et al. Increasing Volume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on Sequential Thorac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in Patients With Neutropenia.J Clin Oncol,2001,19(1):253-259
3.Franquet T, Müller NL, Giménez A,et al.Spectrum of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histologic,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indings.Radiographics,2001,21(4):825-837
4.Lee YR, Choi YW, Lee KJ, et al.CT halo sign: the spectrum of pulmonary diseases. Br J Radiol,2005,78(933):862-865
5.Alves GR, Marchiori E, Irion K et al.The halo sign: HRCT findings in 85 patients. J Bras Pneumol,2016,42(6):435-439
6.Parrón M, Torres I, Pardo M, et al.The halo sign i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orrelation with pathology findings. Arch Bronconeumol,2008,44(7):386-392
最后编辑于 2022-12-05 · 浏览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