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征象讲座68——神经根沉降征(The nerve root sedimentation sign)

【英文】The nerve root sedimentation sign
【又名】马尾沉降征
【表现】在仰卧位MRI中,马尾神经根不随重力沉降至椎管背侧为阳性,沉降至椎管背侧为阴性。即T2WI轴位神经根腹侧移位超越关节突连线即NRSS阳性(图1)。
【解释】目前认为硬膜外压增高可能是主要形成机制,但膜外高压如何使神经根优势腹侧移位即LSS硬膜囊缩小钳制神经根并非对称地向心性移位,而是主要倾向腹侧位移导致所谓的NRSS阳性,尚未见明确阐述。
【讨论】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在老年患者中常见,是65岁以上患者脊柱手术的主要病因。有研究显示,在老年患者中患病率为27.2%。LSS临床症状常有下肢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伴或不伴腰痛,多伴有间歇性跛行,活动后症状加重,但休息后减轻是其特点。这就导致在临床诊断中影像学与症状有差异。目前多数临床医师通过症状、体征、影像相结合诊断,国内外仍未有统一的标准。
神经根沉降征(nerve root sedimentation sign,NRSS)为2010年Barz等最先提出的一项直观判断LSS的新方法。将马尾神经束在MRI横断面上的形态分为两类 (二分法),此方法具有直观、简便等特点。李增等Meta分析显示,NRSS对LS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
虽然既往研究证实NRSS对腰椎管狭窄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Barz等NRSS二分法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假阳性;Schiza等七分法过于复杂,实用性不强。陈佳等把两种分型法结合在一起,改良为新的NRSS分型:阴性,马尾神经束主要分布于硬膜囊背侧,部分神经束可以分布于腹侧,但神经束分布面积小于椎管的1/2;阳性,除外离开硬膜囊的神经根,马尾神经束超过硬膜囊中线分布于腹侧且所占面积超过1/2。阳性再分为三个亚型:a型,马尾神经束占据硬膜囊面积大于1/2;b型,马尾占据硬膜囊所有面积,但仍可见神经的束状结构;c型,硬膜囊内为均一的灰色信号,无法分辨脑脊液和神经束(图2)。新的NRSS分型与Barz等NRSS二分法和Schizas分型比较,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MRI腰椎管狭窄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主观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NRSS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区分单纯下腰痛和腰椎管狭窄患者。NRSS阴性者多为单纯下腰痛,一般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NRSS阳性表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保守治疗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疗效。其次,NRSS可以作为椎管狭窄患者是否手术的重要筛选指标。


【参考文献】
1.Barz T, Melloh M, Staub LP, et al.Nerve root sedimentation sign: evaluation of a new radiological sign i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Spine (Phila Pa 1976), 2010, 35(8): 892-897
2.Schiza,Theumann N,Burn A,et al.Qualitative grading of severity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dural sac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Spine (Phila Pa 1976),2010,35(21):1919-1924
3.曹和涛, 成月, 臧晓进, 等. 神经根沉降征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及其意义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8, 9(2): 97-101
4.李增,肖杰,古娟.神经根沉降征对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实用医药杂志,2019,36(5):410-414
5.陈佳,赵凤东,范顺武.马尾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价值.中华骨科杂志,2015,35(6):636-642
最后编辑于 2023-04-06 · 浏览 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