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并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如何手法复位
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损伤分型较为常用的是Salter-Harris分型。

对于Salter-HarrisⅠ、Ⅱ型骨骺损伤及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通常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可以参照以下流程图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图片摘自《Rang小儿骨折》)
治疗此类骨折一定要反复交代有骨骺早闭造成畸形可能,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干预。
那么此类骨折该如何进行手法复位呢?下面用一例典型病例来讲述具体复位手法。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15岁
简要病史:患者骑自行车时跌倒致左踝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拍片诊断为左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并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要求保守治疗转来我院。
临床诊断:左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并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治疗经过: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经治病情痊愈。


患者骑自行车跌倒致左踝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拍片示左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并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转来我院就诊要求保守治疗。

根据片子分析:远折端外翻并向后移位,断端向前成角,我们可以采用逆损伤机制的手法进行复位,即将远折端内翻并背伸进行复位。具体手法:首先,术者一手托踝关节后方,一手扶持足背,先使足第二趾与髌骨中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就纠正了断端的旋转,将踝关节内翻(如果其他病例片子无明显内、外翻则保持中立位即可)。

然后嘱助手双手握持患肢小腿上段与术者进行对抗牵引,牵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牵引纠正重叠移位,二是避免暴力整复再次挤压骨骺,加重损伤。

第三步,在维持牵引状态下将踝关节极度背伸

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用另一手掌根部自前向后按压近折端,使折端贴合。

一手拇指按压住近折端前方,其余四指托起远折端后方,另一手确保踝关节内翻并背伸九十度位

最后石膏固定患肢于踝关节背伸九十度足内翻位。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拍片复查示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腓骨下段远折端向内后移位,碎骨片稍分离。我们认为腓骨虽然对位欠佳,但整体力线良好,无需特殊处理,等待后期塑形即可。


伤后近一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见骨痂生长。伤后一个月拆除外固定石膏,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功能锻炼。


伤后近两个月随访拍片复查示骨痂明显增多。

患者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负重功能锻炼。


伤后三个月随访拍片复查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良好并塑形。



最后编辑于 2022-10-13 · 浏览 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