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急诊值班必须掌握的电解质代谢紊乱!进来看看吧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shinyyy
    您的案例《急诊值班必须掌握的电解质代谢紊乱!进来看看吧》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8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2-10-11 · 浏览 2.2 万 · 来自 iOS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3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电解质代谢紊乱!!!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概念: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特点是Na+丢失多于失水,血清Na+<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病因:①⭕️大量消化液丢失只补充水

         ②液体在第三间隙聚集:如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肠梗阻使肠液聚集

         ③长期连续应用排钠利尿剂引起Na+的排放

         ④经皮肤丢失: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根据缺钠程度,低渗性脱水可分为三度:

①轻度:Na+<135mmol/L,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Na+减少

②中度:Na+(120~130mmol/L),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③重度:Na+<120mmol/L,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常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诊断:①病史和临床表现

         ②尿液检查:尿比重<1.010,尿钠(<20)、氯明显减少

         ③血清钠<135mmol/L

         ④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HCT(血细胞比容)及BUN(血尿素氮)均增高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静脉输注含盐溶液(等渗0.9%)或高渗液体(重度)

补钠量计算公式:补钠量(mmol)=【正常值(mmol/L)—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0.5)

补钠方法:当天补半量加上生理需要量(2000-2500)

补液原则:①先快后慢,随时调整

             ②扩容补钠后,仍有酸中毒,可补碱

             ③尿量>40ml/h后,注意补钾

             ④重度缺钠伴休克,先补足血容量


2.高渗性脱水

概念: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Na+>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都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病因:①摄水不足,见于进食困难和饮水困难患者

         ②水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甲亢及大面积烧伤等

         ③呕吐、腹泻等导致消化液的丢失

         ④尿崩症时经肾排出大量低渗性尿液

         ⑤过度通气引起呼吸道黏膜蒸发加强,丢失不含电解质的水分

临床表现:分为三度

①轻度:缺水量为体重的2%~4%,口渴

②中度:缺水量为体重的4%~6%,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 眼窝下陷、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髙、腱反射亢进等

③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错乱、谵妄、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缺水严重者有心动过速、体温上升、血压下降等症状

诊断:①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高

         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髙

         ③血清Na+浓度>150mmol/L或血浆渗透压>310m0sm/L

治疗:⑴治疗原发病

        ⑵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0.45%氯化钠溶液

        ⑶补充水分(补糖=补水)后,适当补钠

        ⑷细胞内水分丢失会伴随有K+的丢失,应适当补钾

补液量计算方法:

①按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

②按血钠浓度计算:补水量(ml)=【测得值(mmol/L)—正常值(mmol/L)】✖️体重(kg)✖️4


3.等渗性脱水

概念: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其特点是水钠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

原因:任何等渗性液体大量丢失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短时间(急性起病)内均属等渗性脱水,若不及时处理,病人可不断丢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

①消化液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腹泻等

②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时,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③大量抽放胸水、腹水、大面积烧伤等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有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不口渴

体征包括: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

⑴若体液丧失量>5%(体重),即丧失25%细胞外液,病人血容量不足

⑵若体液丧失6%~7%(体重),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的30%~35%,则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

诊断:①结合病史可诊断,消化液或其他体液的大量丧失,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

         ②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现象,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

治疗:①治疗原发病

         ②先注0.9%氯化钠溶液,使血容量得到补充,同时与5%葡萄糖溶液与5%碳酸氢钠溶液搭配

       ③在纠正脱水后,排钾量有所增加,应预防低血钾症的发生


4.水中毒和水肿

概念:水中毒是指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 /L,但体内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故又称之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水肿是指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

病因:①急性肾衰竭,各种原因所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②持续性大量饮水,静脉输入不含盐或含盐量少液体过多过快,超过肾脏排水能力

         ③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和肾炎、肝脏疾病,也可以见于营养不良等

临床表现:①急性水中毒:发病急骤,水过多所致脑细胞肿胀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嗜睡、躁动、精神紊乱、定向能力失常、谵妄,甚至昏迷,若发生脑疝则出现相应的神经定位体征

            ②慢性水中毒:症状往往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可有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

诊断: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和血浆蛋白量均降低

         ②血浆渗透压降低,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增加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细胞内、 外液量均增加

治疗:①停止水分摄入

         ②应用利尿剂排除多余水分



2、钾代谢紊乱

1.低钾血症

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病因:①消化道梗阻、长期禁食导致钾摄入不足

         ②严重呕吐、腹泻、持续胃肠减压、肠瘘等,从消化道丢失大量钾

         ③长期长期应用呋塞米或噻嗪类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期,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使肾排出钾过多

         ④钾向组织内转移,见于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碱中毒患者

临床表现:①⭕️肌无力:先四肢,后躯干

             ②⭕️肠麻痹: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

             ③⭕️心脏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出现U波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补钾(10%氯化钾),可口服和静脉滴注,严禁静脉推注(钾离子快速增高,会有致命危险)

补钾注意事项:①补液扩容后,尿量>40ml/h再开始补钾

                  ②浓度不宜超过0.3%(40mmol/L)

                  ③速度控制在1.5g/h(20mmol/h)以下

                  ④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完全纠正体内缺钾需时较长,需3~5天,病人能够口服后,可服钾盐


2.高钾血症

血钾浓度>5.5mmol/L

病因:①进人体内钾太多,如口服含钾药物或静脉输入过多钾,以及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存血等

        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剂以及盐皮质激素不足等

        ③细胞内钾的移出,组织损伤,酸中毒等

临床表现:①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无力

             ②严重高钾有微循环障碍表现

             ③心动过缓或心率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④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随后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治疗:①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②降低血清钾浓度

⑴促使钾转入细胞内:

a.输注碳酸氢钠溶液(增加血容量,稀释血K+;肾远区小管钠、钾交换增强)

b.输注葡萄糖及胰岛素(5g葡萄糖+1U胰岛素)

c.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⑵阳离子交换树脂;从消化道排钾,可同时服泻药

⑶透析疗法

       ③抗心律失常:钙与钾有对抗作用(高钙—低钾—低镁)


3、钙代谢紊乱

1.低钙血症

病因:①维生素D缺乏,如摄入减少、梗阻性黄疸、慢性腹泻、脂肪泻等影响肠道吸收;肝硬化或肾衰竭导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

        ②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破骨减少、成骨增加,造成低血钙

        ③急性胰腺炎时肌体对甲状旁腺的反应性降低

临床表现:①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Chvostek征阳性,严重时可导致喉、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

             ②精神症状: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能力减退

             ③心血管: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心力衰竭

             ④心电图:Q-T间期和ST段明显延长

诊断:血钙浓度<2.25mmol/L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静脉补钙(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

        ③纠正碱中毒(低钙—高钾)

        ④口服钙剂剂及补充维生素D


⭕️主任提问,血钙正常的患者出现低钙性抽搐,而旁边血钙低的患者却从没出现过低钙的表现。为什么?

正确答案:我们现在检验科所做的生化是血清钙,是结合钙与游离钙的总和。而只有游离钙具有生理作用。

pH 跟白蛋白对钙的分布有直接影响。pH 升高,游离钙与白蛋白结合增多。总钙不变。所以血钙正常的碱中毒患者会出现低钙抽搐。而白蛋白下降的病人,虽然血清钙减少,但其实减少的部分是结合钙,所以没有低钙的症状。

低蛋白的血清钙校正公式: 

纠正的血清钙(mmol/L)= 血清钙(mmol/L)- [ 0.02 × 白蛋白(g/L)] + 0.8 

或纠正的血清钙(mg/dL)= 血清钙(mg/dL)+ 0.8 × [ 4 - 白蛋白(g/dL)]


2.高钙血症

病因:①甲亢: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

        ②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骨转移

        ③维生素D中毒

临床表现:①早期:疲乏、软弱、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

             ②进一步升高:严重头痛、背和四肢痛、口渴、多尿等,>4-5mmol/L会有生命危险

             ③心电图:Q-T间期缩短,合并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诊断:血清钙浓度>2.75mmol/L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减少钙的摄入

        ③促进钙的排泄


4、镁代谢紊乱

镁60%存于骨骼中,其余几乎都存在于细胞内,少数在细胞外液

1.低镁血症

病因:①长期未能摄入镁

        ②严重腹泻等其他原因经胃肠道丢失镁

        ③大量应用利尿剂导致肾脏排镁增加而重吸收减少

        ④高钙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等均可使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减少

临床表现:①与钙缺乏相似,表现为神经、肌肉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②心血管:心律失常

             ③心电图: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

诊断:血清镁浓度<0.75mmol/L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可用25%硫酸镁5 ~10ml加人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

       ③纠正低血钙、低血钾、低血磷及碱中毒


2.高镁血症

病因:①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时,镁随尿液排出减少

        ②分解代谢亢进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细胞内镁移至细胞外

临床表现:①抑制内脏平滑肌功能,临床表现有嗳气、呕吐、便秘和尿潴留等症状

             ②抑制神经肌兴奋性传递,出现乏力、疲倦、腱反射减退,严重时出现肌肉迟缓性麻痹、嗜睡或昏迷

            ③心血管:抑制房室和心室内传导,降低心肌兴奋性,严重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

            ④心电图: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

诊断:血清镁>1.25mmol/L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10 ~ 20ml缓慢注射,可以对抗镁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

        ③血液透析


5、磷代谢紊乱

1.低磷血症

病因:①饥饿、长期禁食,反复呕吐、腹泻等导致肠道吸收磷减少

        ②乙醇中毒、甲亢等导致尿磷排出增加

        ③应用胰岛素、雄性激素、大量静脉输注葡萄糖等可促使磷进入细胞内

临床症状:①脑病:易激动、神志障碍、重症者可有木僵、昏迷

             ②神经肌肉:表现为肌无力,甚至可因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③胃肠道: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④心血管:重症可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搏骤停、低血压等

诊断:血清无机磷<0.8mmol/L

治疗:①原发病治疗

         ②静脉补磷

         ③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


2.高磷血症

病因:①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排磷减少

        ②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尿磷排出减少

        ③维生素D中毒时可促进肠道及肾脏对磷的重吸收

        ④急性酸中毒、骨骼肌破坏、高热、恶性肿瘤等可促使磷向细胞外移出

临床表现:①钙磷沉淀导致软组织及肾脏钙化,引起肾衰

             ②继发低钙血症,引起抽搐、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诊断:血清无机磷浓度>1.6mmol/L

治疗:血液透析

最后编辑于 2022-10-11 · 浏览 2.2 万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