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基本模式


一、容量控制辅助通气(V-A/C)
1、适应证:
(1)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
(2)需要控制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

2、参数设置

(1)潮气量

注意:这里潮气量的设置是根据理想体重,而不是实际体重。

(2)吸呼比


(3)吸气频率
呼吸机或病人均可触发通气,如果病人没有触发,通气频率=设定频率;病人可在设定呼吸频率之上随意触发呼吸。每次呼吸触发均提供一次指定通气。

(4)触发灵敏度



3、V-A/C特点:
(1)潮气量恒定,呼吸频率及吸气时间易出现人机不同步;
(2)气道压力不恒定,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变化而变化,易出现气压伤,需监测气道压力;
(3)流速恒定,无法自动漏气,不符合呼吸生理;流速不足可导致空气饥饿感及呼吸做功增加;
(4)呼气时间设置不当可出现peepi。

需设置压力报警上限,防止为了达到目标潮气量,压力极度升高,造成肺损伤。
二、压力控制辅助通气(P-A/C)
1、适应证:
(1)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
(2)需要控制气道压力的患者;
(3)回路漏气(如无气囊的插管);
(4)小儿。

2、参数设置

(1)吸气压力

(2)压力上升时间


(3)吸气时间

(4)呼吸运动方程

3、P-A/C特点
(1)送气压力恒定,防止气压伤;
(2)减速气流,避免流速饥饿,更适合呼吸窘迫患者的吸气需求;
(3)潮气量不固定,需要严密检测;
(4)漏气补偿,防止通气不足,更适合回路漏气及无气囊患者的通气;
(5)自主呼吸强烈患者跨肺压不易控制。
三、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拥有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两者的优点,同时剔除其缺点。

1、原理

2、参数设置

3、PRVC特点
(1)潮气量恒定,可保障呼吸力学不稳定病人的通气安全;但易出现人机不同步。
(2)吸气流速为减速波,有利于气在肺内分布,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改善氧合;
(4)漏气补偿;气道阻塞时可减少涡流,减少压力消耗;
(5)自主呼吸强烈患者跨肺压不易控制。
四、控制通气的局限性
由于吸气时间、流速、潮气量、压力等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出现人机对抗,增加患者吸气努力,增加做功,从而导致肺泡负压增加,出现肺水肿;导致跨肺压增加,出现肺损伤。
五、自主呼吸的重要性
(1)通气更接近病人生理,更好的改善肺通气,由于塌陷肺的复张而减少分流的发生;
(2)胸腔负压的改善,更好的静脉回流,改善通气血流比;
(3)呼吸肌得到锻炼,减少呼吸肌萎缩的发生;
(4)人机协调性更好,依从性改善,镇静更少,脱机更快。


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CPAP的优点
(1)打开更多的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提高氧分压,降低氧浓度;
(2)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功;
(3)维持肺泡开放,减少肺损伤;
(4)降低肺泡塌陷和重复开放造成的损伤;
(5)降低胸内压,减少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增加重要脏器灌注;
(6)有较好的V/Q比值;
(7)便于撤机。
七、压力支持模式(PSV)


[CPAP和PSV唯一的差别是PSV能够提供支持通气,但是CPAP不能(压力支持为0)。]
1、PSV的三个功能
(1)自主呼吸患者克服由呼吸回路、气管导管(ETT)因素引起的额外呼吸做功(WOB);
(2)设定更高的压力,进一步的减少病人WOB;适用于顺应性减少和阻力增加、呼吸肌无力等病人。
(3)提供几乎完全的通气支持:设定足够高的压力,使病人以最小的呼吸达到所需的潮气量;相比其他模式,会更舒服且更耐受。
2、参数设置
(1)压力支持水平

(2)吸气触发:压力支持只有在自主呼吸时才能启动,因此必须依靠患者触发;病人触发和在VC、PC模式中一样。
(3)压力上升时间:上升时间通常是可调节的,和压力控制模式的标准和功能相同。
(4)呼气触发:通常为流速切换。当吸气流速下降到特定水平,切换为呼气,通常是患者吸气峰流速的百分比,例如切换设为25%,患者峰流速是40L/min,则当流速降至10L/min时,变换为呼气。
流速切换通常为可调节的。


(5)压力支持切换的两种特殊情况(安全起见)。
压力切换:防止有高压产生的压力伤,操作者设定压力造成限制
时间切换:若吸气时间持续太长将会切换为呼气,如因管路漏气,吸气流速不下降时。
3、压力支持的限制:可能对以下病人不适用。
(1)胸管漏气,使得吸气时间变长。
(2)具有高吸气峰流速的患者:可过快的切换为呼气,增加病人的呼吸功。
4、后备通气


八、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1、 参数设置

2、触发窗:呼吸机如何识别哪些触发给予控制通气(VCV/PCV),哪些触发给予支持通气(PSV),与触发窗有关,而触发周期的长短又与SIMV频率相关。


如上图,比如在SIMV(VC)+PSV模式,SIMV周期的长短=60/SIMV频率,每个SIMV周期又包括SIMV窗口和自主呼吸窗口。
SIMV触发窗内患者第一次触发时,呼吸机将给予容量控制通气;在SIMV通气后,患者所触发的每次通气均为压力支持通气。
如果SIMV触发窗内没有任何吸气动作,则在SIMV触发窗结束后,呼吸机将给予指令容量控制通气。
3、特点:
(1)支持水平可调范围,能保证最小分钟通气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主呼吸参与,人机同步性有所改善,防止呼吸肌萎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2)缺点:模式复杂,人机对抗。
4、应用:具有一定自主呼吸,逐渐下调IMV控制通气频率,向撤机过渡;若自主呼吸频率过快,采用此种方式可降低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功耗。
最后编辑于 2022-06-01 · 浏览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