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PTA球囊推挤/拖拽处理残余血栓

在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中,在大部分新鲜血栓被减容后,常常会存在一些残余血栓,某些残余血栓的处理也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人工血管内瘘而言,残余血栓会造成血流阻力或者成为新血栓的基点,可能导致通路再次血栓形成。

残余血栓的处理有多种方法,体外按摩、球囊碎栓、钳夹取栓、抽吸取栓在不同的状况下都可为可行之道。
有的时候,经过体外按摩、球囊碎栓等方法后血栓仍然有附着,而目下有无取栓导管、抽吸导管或活检钳等工具时,还有何办法?
其实,在血管通路血栓的介入治疗中,PTA球囊几乎是一定用到的工具,有时可以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球囊扫除残余血栓。
这种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适当充盈的PTA球囊在血管内进行拖拽或者推挤,利用球囊将残余血栓从血管壁上刮除。
这么做有几个条件
- 残余血栓量不可太多,否则可能难以推动或拖动,或者增加肺栓塞风险。
- 血管腔直径略小于球囊直径。管腔大于球囊,球囊无法贴壁,因而无法刮除血栓,管腔过小,球囊贴壁过紧可能无法移动或血管内膜损伤。
- 人工血管可能更为适合
一般的做法是将未打开的球囊移到残余血栓一侧,然后加压,一般只需要低压强,通常0~4个大气压,然后往后拖拽或者向前推动球囊,使球囊紧贴血管壁滑过残余血栓部位。
以下视频是向后拖拽球囊


向前推挤球囊视频见附件
对于腔内球囊取栓,最好是使用专用的Fogarty球囊(取栓球囊),这种球囊与PTA球囊不一样,是一种顺应性球囊,球囊形状会随着血管形状发生变化,球囊壁可以始终紧贴血管壁,而且压强较小,不易损伤血管壁。而PTA球囊则是非顺应或半顺应球囊,球囊随血管形态变化的能力较差,所以用于取栓时应注意以上条件,同时注意球囊内充低压,且拖拽时勿使用暴力。
(版权所有,严禁盗用)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