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谈谈我的一点浅见。(一)
最近因为新冠疫情,我院要求床位利用率控制在80%以下。从200%左右降到80%,感觉瞬间轻松了许多。有时间写点东西,仅供大家参考,不知道能写多久,看吉林的疫情控制政策吧!
书归正传,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说阑尾切除术是腔镜好还是开腹好,我觉得那些腔镜和开腹手术做的都不错的医生,一定会觉得腔镜手术优势更大,不再讨论。
和开腹手术一样,腔镜手术之前一定要尽量明确诊断,把并发症,合并症,鉴别诊断的那些情况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在头脑里再过一遍或几遍,术前讨论很有用,但一般不会发生阑尾炎术前讨论,术后出问题了,私下一定有各种讨论。毕竟阑尾炎手术中探查发现是宫外孕,消化道穿孔,结肠癌继发阑尾炎,卵巢,输卵管疾病,术中发现阑尾没问题,术后肚子还疼等情况,相信多年从事这一行当的医生都经历过或见同事经历过。这时候是不是头就有点大。
关于戳孔的选择:戳孔如何选择,个人认为和术者的习惯,腔镜技术的熟练度,病人的病情,甚至体型都有关系。

上图五个点是最常用到的,如果镜下技术熟练,选1.2.4还是1.2.5.或1.3.4.或1.4.5或.1.5.6都没有问题。
对于第1点脐部观察孔,一般没有异议。做好第一个戳孔后一定要先全腹探查,更确切的说是先看一圈,(因为只有一个观察孔,没有操作孔,这时候只能看,没有操作配合,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探查)。即使你已经明确看到阑尾发炎了,也要看一圈,看看有没有其他情况,发现的情况用不用处理,如果用处理,要综合考虑如何选剩下的戳孔。
如果没有其他情况,需要处理的只有阑尾,那么开始选择其余的戳孔。如果阑尾炎重,粘连重,你估计自己操作有可能中转开腹,我建议有一个戳孔选2,因为中转时直接延长这个切口就行了,另一个切口就不要选3,选3筷子效应太明显,选4最理想,2取1厘米口,这样取阑尾时更直接而且最利于在镜下监视下取阑尾,如果不用取标本袋,这个口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腹腔污染的几率最小。
如果是女性,对美容有要求,又因为各种原因不做单孔或nonse。可以取3.4点平行皮纹口,取这两个口的话,术者站在患者两腿之间操作最舒服。注意术前一定排空尿液或留置导尿管。
对于新手,或者腔镜技术不够熟练的朋友。选1.5.6最理想,右撇子主操作孔选6,左撇子主操作孔选5。戳孔前观察一下,不要让戳孔同阑尾的距离超过器械杆长度的2/3,要让6和1,5和6尽量出现一定的角度,就是有人说的等腰三角形原则,事实是取1.5.6很难做到等腰三角形,即使把5放到4的位置也难。我觉得5.6之间的操作角超过40度就不影响操作。我一般打完第一个操作孔后会进器械提一下阑尾,看看下一个戳孔打在哪里更有利于处理阑尾系膜,因为阑尾系膜一旦处理完毕,手术就完成了大部分。原则就是既要让你看的清,又方便你拿的准。至于戳孔大小的选择,1是10毫米,其余两个的选择一般是主操作孔10毫米,副操作孔5毫米。但也可以随机应变。
如果患者瘦,阑尾炎症不重,阑尾和系膜不那么粗,患者美容意愿强烈,医院又没有单孔手术器械。可以尝试自脐部切口提出阑尾,按开腹阑尾切除操作。但个人建议根据术中情况,严格把握,一定要以安全和手术达标为原则。
如果新手,想要练习腔镜下打结,取标本技术,你可以取两个五毫米操作孔,这种情况下,阑尾系膜和阑尾根部结扎都需要打线結,阑尾需要从1取出。10毫米镜下怎么取,如果没取过,自己想一下。
对于脐部切口,有很多人直接打在脐孔,瘢痕确实隐蔽了点儿。但对于脐窝深的人,个人建议取脐缘切口。我曾经统计过脐孔切口感染的几率比脐缘切口大。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可。不要觉得小小的切口感染也无所谓,毕竟感染是引起脐部切口疝的因素之一,一旦脐疝发生,对患者伤害还是比较大的。另外对于爱美之人我有时候也问问她对自己的肚脐满不满意,如果不满意可以术中重新塑型。
许多医生随着自己腹腔镜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当能独立开展腹腔镜直肠癌,结肠癌,胃癌手术,甚至胰十二指肠手术后,会不自觉的对穿刺孔的大小,多少越来越无所谓了,我不敢确定这是否是工匠精神在褪色。
孩子磨我了,写到这。有时间在二中叙说
最后编辑于 2020-05-28 · 浏览 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