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25文献汇总:来自产房的“生命金矿”,正成为许多家庭对抗老龄化的新利器

已认证的机构号 · 发布于 09-25 · IP 江苏江苏
639 浏览

引言


2025年,多篇文献表明,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有望成为改善多种健康问题的新利器,其中包括衰老相关的健康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盘点,帮助大家从脑部健康、肺部健康、骨科健康等领域了解胎盘和脐带间充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的临床价值。胎盘和脐带,这个生命的起点,正逐渐成为许多家庭守护健康以及对抗老龄化的新利器。

正文

曾经被视为医疗废物的胎盘和脐带组织,如今成为再生医学的宝贵资源,为改善多种健康问题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


在全球范围内,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胎盘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外囊泡来改善多种健康问题。


细胞外囊泡(EVs),包括外泌体和微囊泡,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结构,携带蛋白质、核酸(如miRNA)、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

img


图片来自文献[2]


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许多治疗作用并非直接通过细胞替代实现,而是主要通过旁分泌效应发挥。细胞外囊泡作为其旁分泌机制中的重要介质,能够模拟MSCs的部分功能。这些囊泡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因其纳米尺寸和特殊的膜结构,能够穿越血脑屏障,这对于改善老龄化引起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img


2025年,多篇文献表明,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外囊泡,有望成为改善多种健康问题的新利器,其中包括衰老相关的健康问题。


近期,《Tissue and Cell》杂志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外囊泡是组织再生和疾病治疗的非常合适的候选者,有望成为未来健康改善的利器。

img


此外,发表在Biomedicines杂志上的文献表明,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泌的“活性物质”——细胞外囊泡和细胞外基质,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及修复的能力,对于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系统损伤具有巨大的潜力。

img


目前,胎盘来源的干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等活性物质已经在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视神经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取得了积极的临床结果。


改善脑部健康


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表现出显著潜力。


一则案例报道显示[3]:一名6岁的脑瘫患儿,在接受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患儿上肢和下肢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平衡能力及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可以摆脱轮椅,采用助行器行走。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瘫患者活动能力。


img


这则案例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Cells》期刊上,向人们展示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潜力。


研究还表明[8],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阿尔兹海默症等脑部健康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img


关于 P-MSC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中的相关研究。表格摘自文献8


对于细胞外囊泡(EVs)而言,其可对海马细胞产生潜在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胎盘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EV可保护海马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和淀粉样蛋白-β寡聚体诱导的损伤,这与其中含有的具有酶活性的过氧化氢酶的转移有关。


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细胞外囊泡因其天然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和多重治疗机制成为极具潜力的替代治疗方案。EVs通过减少Aβ42寡聚体、抑制p-tau积累、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1]。


改善肺部健康


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等,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们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正被肺部问题困扰,而肺健康危机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峻。


img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肺部健康问题的改善当中。


一项1/2a期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4],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与生存率的显著改善相关,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和恢复时间。UC-MSC治疗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一系列炎症细胞因子显著下降有关。


此外,我国学者首次通过人类肺纤维化患者临床试验,证实雾化吸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安全有效,为该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这项研究纳入了24名患者,随机接受7天EVs/安慰剂雾化治疗。而后进行随访评估,结果令人振奋: 安全性优异: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肺功能改善: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提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明显降低;肺部纤维化病灶逆转:两名患者的薄层CT显示纤维化病灶显著消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发现炎症后肺纤维化患者(如新冠后遗症)可能成为该疗法的优势人群[5]。


img


图片来自文献[5]


改善骨科健康


目前,越来越的研究表明,胎盘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Evs是各种骨科疾病治疗的良好手段。


膝骨关节炎(KOA)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任何治疗手段能够阻止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破坏。


有研究[6]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查找有关使用关节腔内注射脐带沃顿胶MSCs治疗KOA的临床试验文章,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纳入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的97例KOA患者,涉及134个膝关节。结果表明治疗后疼痛与症状显著缓解;放射学结局评估显示出不同程度改善。


img


也有临床试验表明,三次关节内注射低温保存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并在1年随访中提供持续的临床改善 [7]。


这项临床试验的原材料是冷冻保存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共纳入26名II-III期膝骨关节炎患者。


结果显示,三次关节内注射低温保存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并在1年随访中提供持续的临床改善。

img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7


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通过内源性改造;外源性载药及靶向修饰等技术优化的工程化EVs,可精准递送药物及靶向病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1]。

小结


曾经被丢弃的胎盘和脐带组织,正成为再生医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正成为人们对抗老龄化及解决衰老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新利器。


来自脐带、胎盘等组织中的干细胞有助于补充受损或衰老的细胞,从而支持组织稳态并保持器官功能。此外,这些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抗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囊泡——调节炎症、减少氧化应激和改善细胞微环境。此外,还通过增强血管生成、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刺激内源性干细胞来促进衰老组织和器官的再生。从而支持皮肤弹性、认知功能和整体生理弹性的改善,以应对与年龄相关的衰退。


未来几年,我们有望将见证更多基于胎盘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创新方案,为多种健康问题提供全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Patel AA, Mohamed AH, Rizaev J, et al. Appl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the umbilical cord or Wharton's jelly and thei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Tissue Cell. 2024;89:102415. doi:10.1016/j.tice.2024.102415

[2] Li L, Li J, Guan H, Oishi H, Takahashi S, Zhang C.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t J Med Sci. 2023;20(11):1492-1507. Published 2023 Sep 11. doi:10.7150/ijms.87472

[3] Okur SÇ, Erdoğan S, Demir CS, Günel G, Karaöz E. The Effect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Cerebral Palsy: A Case Report. Int J Stem Cells. 2018;11(1):141-147. doi:10.15283/ijsc17077

[4] Lanzoni G, Linetsky E, Correa D, Messinger Cayetano S, Alvarez RA, Kouroupis D, Alvarez Gil A, Poggioli R, Ruiz P, Marttos AC, Hirani K, Bell CA, Kusack H, Rafkin L, Baidal D, Pastewski A, Gawri K, Leñero C, Mantero AMA, Metalonis SW, Wang X, Roque L, Masters B, Kenyon NS, Ginzburg E, Xu X, Tan J, Caplan AI, Glassberg MK, Alejandro R, Ricordi C.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COVID-19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double-blind, phase 1/2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21 May;10(5):660-673. doi: 10.1002/sctm.20-0472. Epub 2021 Jan 5. PMID: 33400390; PMCID: PMC8046040.

[5] Li M, Huang H, Wei X, et al.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nebuliz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pulmonary fibrosis treatment.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10(1):179. Published 2025 Jun 4. doi:10.1038/s41392-025-02262-3

[6] Ishak-Samrin M, Naina-Mohamed I, Zulfarina MS, et al.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Chondral Injury with Umbilical Cord/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afety and Efficacy. J Funct Biomater. 2025;16(3):84. Published 2025 Mar 1. doi:10.3390/jfb16030084

[7]Holiuk, Y., Birsa, R., Bukreieva, T.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ultiple injections of human placenta-derived MSC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nonrandomized phase I trial.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6, 418 (2025). 

[8] Dallatana A, Cremonesi L, Pezzini F, Fontana G, Innamorati G, Giacomello L. The Placenta as a Source of Human Material for Neuronal Repair. Biomedicines. 2024 Jul 15;12(7):1567. doi: 10.3390/biomedicines12071567. PMID: 39062139; PMCID: PMC11275125.

1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