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自我总结1(太多内容了,哈哈哈)
主要讲口服的药物,注射的硝普钠等暂时不展开讲了,还有新型药物也不讲了。
先讲原理吧,如果我要给一个病人降压,聪明的你看了我对于高血压的介绍,肯定想到了原理,一个是降低心脏的做功,第二个就是增强血管的弹性扩张功能,第三个就是作用于各种靶器官,生化调整激素,由滁钠排钾逆转为保钾排钠。
从这里开始说吧,副高考试心内科有一年考到了高血压药物分类和相关机制,如果看到我这篇文章,拿个及格分应该不存问题。
abcde,e是其他类,新型药,这里面应该有个九种往上,副高面试的要求是讲了abcd中的这几项在额外讲4个。
a的话是arb和acei,arb缬沙坦,都是三个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拮抗剂按照书本命名,是在体内释放与受体高亲和无用配体,受体有at1,at2,at1是缩血管,激活raas系统,促进水钠滁留,at2相反,他们互相拮抗调节,人体总是像和面一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哈哈哈。话说回来,拮抗剂就是蹲在茅坑不拉屎,阻断了at1,那at1受体减少,ang2就更加要去找at2,减轻了rass系统,做到了1➕1大于2的作用,作用机制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抑制作用,易感个体可能会发生肾功能改变。对于肾功能可能部分依赖于 RAAS 活性的患者(例如肾动脉狭窄、慢性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血液容量不足),使用抑制 RAAS 的药物(包括缬沙坦)时,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包括急性肾衰)的风险增高。此类敏感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arb相对于acei副作用发生可能性更低,当acei副作用不能耐受,可以考虑更换arb,arb会导致升血钾,这个也说了是减轻了raas系统,水钠滁留减轻,钠排的多,钾就排的相应少。
a的另一个代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为代表,刚刚好四个字,药物的亲和力和ang1相比更加强力,ang1缺少酶从而不能转化成有效活性ang2,也能降低缓激肽分解,激活no和pg途径,更加舒张血管,但是缓激肽增加,导致了肺气管的高反应,从而干咳常见,约百分之十夜间干咳。ang2活性物质减少,at1结合降低,raas系统减轻,钠重吸收减少,也会导致高血钾的发生。总的来讲,以前都是建议开acei,acei不能耐受再考虑arb,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因为担心acei的副作用,从而直接选择arb,有没有人可以说一下acei和arb那个优先级更加高?毕竟他们都是1a级推荐,哈哈哈。
然后再来说一下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小球滤过压依赖AngⅡ维持 → 致急性肾衰)单侧重度肾动脉狭窄。妊娠状态,血钾高于6点0。慎用,单侧肾动脉狭窄,血钾高于5.0。
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均可以与ccb或者利尿剂合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减轻副作用,增强协同效果。均不建议与贝塔受体阻滞剂联用,心力衰竭四联用药除外。
另外在按照人教版本编写的教材总结一下高血压机制。神经机制,肾脏机制,激素机制,血管机制,胰岛素抵抗。其中:神经机制和激素机制是和疾病发病机制现尚未明确,现在主要认为什么什么一样,大多数都可以套用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并非一种同质性疾病,不
同个体间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高血压病程较长,进展一般较缓慢,不同阶段始动、维持和加速
机制不同,各种发病机制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因此,高血压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多机制和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疾病。啊又研究清楚了?哈哈哈

acei的指南有问题,高血压亚急症已经被删除,常见副作用不包括低血钾,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