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高血压的综合治疗(1)
临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
部分内容参见高血压诊治课程内容的笔记:徐婷嬿 副主任医师讲,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SBp与DBp每分别升高 20/10mmHg, 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倍增!其中我国发生的70%脑卒中与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系。我国2015年>18岁以上人群调查,高血压病人2.45亿,高血压知晓率51.5%,治疗率46.1% 控制率16.9% ,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健康最直接的晴雨表 ,血压控制不达标,可以直接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眼底病变,出血失明;心脏左心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外周血管疾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血栓性疾病;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等。我国降压治疗的根本目标在于减少与高血压性格的心脑肾与血管的并发症发生与死亡总危险。
【降压目标】需要个体化,根据病人的健康情况,年龄,合并疾病情况,综合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对降压药的治疗反应,来确定达标的血压水平
【降压措施】 非药物治疗 是基石,其中低盐饮食最重要;而药物治疗,是提高达标率的关键,但是能够得到病人配合长久坚持治疗,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低盐饮食 可以使血压直接下降2-8mmHg。笔者一位高血压病人,坚持药物治疗很认真,但是血压,SBP, 总是徘徊在138—145mmHg之间。病人为此很困惑,又不愿意随便改变三甲医院专家的治疗处方增加药物。偶然在我的诊室里面,发现了北京高血压研究所写的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小册子,仔细阅读,明白高盐饮食可以抵消降压药的效果,回家反思,果断停止进餐非常喜欢的咸菜,仅仅2周血压下降到125mmHg以下,还相应减少了降压药的剂量,非常满意。
非药物治疗还包括管理情绪,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和戒烟。
心血管危险分层与降压药物治疗开始的时机掌握密切相关。如果能够与病人很好讨论所存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往往能够获得病人的认可,积极配合治疗。
一个药物降压是关键,药物的治疗计划,最长观察1-3个月看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就是无效的治疗与管理,需要与病人沟通,重新评估,积极调整计划,力求降压达标,不然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拐点永远不能到来!为此我们全科同仁应该清醒认识共同努力!!!
另外一方面,需要掌握好降压速度 欲速则不达!!!曾经听到真实案例,一位52岁企业中层干部晚上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80/120mmHg,到附近一家三甲医院看病,希望医生尽快帮助降压,因为第二天有重要会议主持。医生很年轻,积极药物治疗,2小时血压下降到120/80mmHg以下。病人很满意,回家。没有想到,一小时后发生半身不遂,家属非常着急,打“120”回到刚刚离开的急诊医院急诊科。查急诊CT除外脑出血,医生认为继发了脑梗死。家属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赶快给想办法,不然明天的会议,如何去主持???医院急诊值班医生很配合,马上绿色通道送病人入导管室,进行溶栓。一小时后溶栓成功,病人恢复意识,肢体活动障碍也改善,但是30分钟后继发脑出血,病人再度进入昏迷,后来就是一直植物人状态。这个案例导致医疗纠纷,最后医院赔偿100万了结,很遗憾的事情。复盘一下,起因之一,就是处于高血压急症的时候,降压过快。
所以特别注意,新发高血压,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一定是缓慢平稳降压,不要急于求成,注意随访观察,4-12周达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