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每日毅讯|CJC:50万人研究显示三种生活方式可预防心脏骤停发作

心血管版达人 · 发布于 05-07 · IP 北京北京
771 浏览
icon白羽岁月等 2人推荐


img

心源性猝死是人类的噩梦,因为它的发作没有任何预兆。不论是突发的心肌梗死还是突发的心脏骤停,如果在最初的几分钟没有得到妥善的救治,死亡就会随时发生。然而,我们对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却非常有限。近期,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了英国UKB数据库中影响心脏骤停发生的生活方式。

本研究从UKB队列中提取了125个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全暴露组关联研究(EWAS),随后通过Mendelian randomization(孟德尔随机化)验证了显著关联,以识别因果关系。基于改善不利特征的改进,评估了心脏骤停(SCA)的可归因负担。我们还评估了通过改善不利特征可消除的可归因负担。

研究结果显示:在502,094名参与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3.8年,期间有3147人发生了SCA。SCA与56个风险因素相关,这些因素涵盖了生活方式、身体测量、心理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和局部环境。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确认了与3个因素(即使用电脑、饮用香槟和/或白葡萄酒以及水果摄入量较高)相关的保护效应,以及与6个因素(即感到厌倦、上臂脂肪质量及百分比更高、体质指数、收缩压以及教育水平较低)相关的不良效应。通过改善不利特征,可以预防40%(保守消除)到63%(彻底消除)的SCA病例,其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占可预防病例的最大比例,其次是身体测量指标、心理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和局部环境的改善。

img
img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50万人UKB数据库的13.8年随访研究数据发现,使用电脑、喝香槟或白葡萄酒、多吃水果是具有心脏骤停保护作用的三种生活方式,而厌烦情绪,手臂的脂肪含量增多,体重指数增加,收缩压增高和更低的教育程度是增加心脏骤停发生概率的因素。本研究提示,在众多可以更改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改善的获益最大,比改善体型、心理状态、环境和收入水平要有效的多。由此可见,要想远离心血管疾病或心源性猝死,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善生活状态是最经济有效的保护措施。

原文参考

img



心脏骤停 (110)
回复2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