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每日毅讯|JAMA子刊:XI因子抑制剂Asundexian在使用过抗凝治疗的患者中疗效更差

发布于 03-30 · 浏览 1578 · IP 北京北京
icon白羽岁月 推荐


img

XI凝血因子抑制剂是抗凝家族的新宠,从万众瞩目到Asundexian在OCEANIC-AF研究中的折戟沉沙,再到Abelacimab蛋白单抗带来的峰回路转。总体而言,XI凝血因子抑制剂整体的表现肯定是出血风险小,但抗凝作用也很弱,可能和它位于凝血瀑布的上游有关。近期,JAMA Cardiology杂志发表了来自OCEANIC-AF研究的最新亚组分析,研究者尝试去寻找Asundexian在从未服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中的疗效。

本研究为OCEANIC-AF(口服因子11a抑制剂Asundexian作为新型抗血栓药物)随机临床试验的事先指定探索性亚组分析。根据患者之前使用口服抗凝剂(OAC)的时间是否超过6周,将参与OCEANIC-AF试验的患者分为OAC初治组(OAC naive)和OAC经治组(OAC experienced)。研究比较了Asundexian与阿哌沙班在两组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在38个国家的1035个中心进行,参与者为OCEANIC-AF试验的受试者。数据分析时间为2024年6月至7月。主要疗效终点为中风或系统性栓塞。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大出血。

研究结果显示:在OCEANIC-AF试验的患者中,2493名(17%)为OAC初治患者(平均[标准差]年龄,72.6[8.6]岁;1464名男性[59%]),12,317名(83%)为OAC经治患者(平均[标准差]年龄,74.2[7.5]岁;8132名男性[66%])。在Asundexian组,OAC初治患者的中风或系统性栓塞发生率为0.8%(1238名中的10例),而OAC经治患者为1.4%(6177名中的88例)。在阿哌沙班组,OAC初治患者的中风或系统性栓塞发生率为0.6%(1255名中的7例),而OAC经治患者为0.3%(6140名中的19例)。因此,与阿哌沙班相比,Asundexian在OAC初治患者中引起的中风或系统性栓塞增加幅度较小(风险比[HR],1.42;95%置信区间[CI],0.54-3.73),而在OAC经治患者中增加幅度较大(HR,4.66;95% CI,2.84-7.65;交互作用P=.03)。在Asundexian组中,无论是OAC初治患者(0.2% [1228名中的2例])还是OAC经治患者(0.2% [6145名中的15例]),出血率均低于阿哌沙班组的OAC初治患者(1.0% [1249名中的13例])和OAC经治患者(0.7% [6115名中的40例])。

img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对OCEANIC-AF研究的亚组分析发现,Asundexian在从未服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中似乎疗效尚可,与利伐沙班相比脑卒中和栓塞的发生率相当(0.8% vs 0.6%),但是在有抗凝药物使用史的患者中达到了利伐沙班的4.7倍。当然,Asundexian较利伐沙班的出血风险更小。笔者感觉Asundexian可能需要寻找那些出血风险高,但是血栓负荷低的患者进行专一赛道的研究。不然,与利伐沙班相比它的抗凝效果太弱了。XI因子抑制剂还是要期待Abelacimab的LILAC-TIMI 76研究的结果,可能会给予这个抗凝新伙伴一个最终的评价,99%的XI因子抑制率能否在保持更佳安全性的同时保证疗效。

原文参考

img



脑栓塞 (27)

最后编辑于 03-30 · 浏览 1578

1 收藏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