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人带DeepSeek看病,医生集体破防。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03-10 · IP 浙江浙江
3470 浏览

“病人带DeepSeek看病,医生集体破防。”


此事发生在杭州某三甲医院,让整个医疗圈炸开了锅。

38岁的程序员老张拿着DeepSeek的诊断报告,硬生生把从业二十年的呼吸科主任逼到当场翻《诊疗指南》。这事儿简直离谱—你永远想不到,最先在专业领域被AI掀翻桌子的,居然是穿白大褂的。


老张咳了三个月没见好。从社区诊所看到专家门诊,止咳糖浆喝了十几瓶,CT做了三回,连支气管镜都捅过两遍。主任医师捏着片子,在观片灯前比划:“典型的气道高反应,按咳嗽变异性哮喘治准没错。”


可老张偏不信邪,当场掏手机调出DeepSeek医疗版,AI给出的诊断赫然写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主任当时脸就绿了——见过杠精,没见过带着AI来杠的。


现场那叫一个修罗场。

老张当场翻出AI列出的七条鉴别诊断依据,什么夜间平卧加重、无季节性规律、抗酸治疗有效,把主任问得直冒冷汗。

最绝的是这哥们儿真就按AI说的,自费买了盒奥美拉唑,三天后咳喘直接消停。


这事儿在医生群里都传疯了。有人骂老张是医闹新变种,更多年轻医生偷偷下载了AI软件。某三甲医院的规培生跟我说实话:“现在看门诊,兜里不揣个AI心里直发虚。上次有个皮疹病人,要不是AI提醒,我差点把带状疱疹当湿疹治了。”


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消化科老主任问道:“AI懂个屁的望闻问切!”

呼吸科那边更绝,直接把AI诊断纳入疑难病例讨论流程。最魔幻的是医务处连夜发通知,严禁在诊室使用第三方医疗AI——结果第二天就被病人投诉到卫健委。


深扒后才发现,这套AI系统训练数据啃完了近五年全球核心期刊,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增刊都没放过。有医生做过盲测,20个疑难病例AI对了17个,专家组平均才中12个。现在不少年轻大夫查房都带着平板,美其名曰"移动会诊"。


当白大褂遇见算法,这场对决没有赢家。老张的咳嗽是好了,可医疗圈的震荡才刚刚开始。下次去医院,您猜我们会先挂专家号,还是先问AI?

要我说,这年头看病得双修——左手《内科学》,右手 DeepSeek ,保不齐哪天,AI真能给你开个专家号。

咳嗽变异型哮喘 (13)
2 6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