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ABPM),我们医生的神器之一,了解一下!!!

对于动态血压结果解读,我们都没有比较规范的解读内容,这个是我最近看了一些论文后概括的,有好东西一起分享!!
24小时动态血压定义:患者进行正常日常活动下测量血压超过24h,报告日间、夜间,清醒、睡眠(如果记录),白天15-30min测量1次,夜间60min测量1次。
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关于高血压标准:
24h平均血压≥130/80mmHg
日间平均血压≥135/85mmHg
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ABPM昼夜节律
“双峰一谷”--------清晨醒后血压渐高,6-8时第一峰
16-18时为第二峰
夜间2-3时最低
节律变化分4型:
勺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10%
非勺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10%
反勺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不降反升
极度勺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20%
应用:
1、“白大衣高血压”(white hypertension)----诊所测得血压升高(至少3次诊所血压≥140/90mmHg),诊所外或多次ABPM(≥2次)正常(日间血压<135/85mmHg或24h平均血压<130/80mmHg),同时无靶器官损害者。
2、隐匿性高血压----诊室血压正常,但ABPM高于正常,或称反白大衣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受血管压力感受器和(或)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而呈现多种血压类型,且常收体位改变,如体位性低血氧、阵发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性低血压等。
清晨高血压---6-10时血压骤然升高,而随机血压监测无法发现晨峰。
3、嗜铬细胞瘤---夜间血压反而升高
4、肾性高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减弱,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值明显小于原发高血压,且随着肾功能恶化而逐渐消失
继发性高血压夜间血压不下降
ABPM与靶器官损伤(target organ damage,TOD)
与心脏损害----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即对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是连续的,没有阈值。。
日间血压均值与心脏左室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夜间血压均值与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有很好的正相关。通过ABPM获得的晨间收缩压成为预测LVMI指数的独立变量
ABPM与肾脏损害---如果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血压未被严格控制,
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ABPM与尿微量白蛋白有更好的相关性。
非勺型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ABPM与脑血管损害---夜间平均舒张压升高与脑血管疾病有关,可能是由于缺血脑组织激活了维持脑血流量的心血管调节机制,抑制夜间血压下降,提高对灌注不足的脑组织代偿性保护。
ABPM与眼底损害----夜间血压升高,昼夜节律消失,提示眼底病变发生率升高
ABPM与盐敏感的高血压-----个体对盐负荷导致血压升高的遗传易感体质。
低危:勺型、24h平均心率<70次/分
中危:勺型、24h平均心率≥70次/分
或非勺型、24h平均心率<70次/分
高危:非勺型、24h平均心率≥70次/分
从低危至高危,盐敏感性显著增加。
参考文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研究进展》.2014年北京医学第36卷第5期.孙丽霞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