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ICU实习手册反复右上腹闷痛13年,加剧伴发热3天,尿少1天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性,80岁
【主诉】:反复右上腹闷痛13年,加剧伴发热3天,尿少1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男,80岁,以“反复右上腹闷痛13年,加剧伴发热3天,尿少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前13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上腹闷痛,程度不剧烈,偶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恶心、厌食油腻食物等,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经予口服“利胆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入院前3天于活动后出现右上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经休息及更换体位后不可缓解,伴发热,体温持续波动于37.5~39.8℃,伴畏冷、寒战、恶心、呕吐、腹胀、气促,于当地医院查生化提示:白蛋白26.3g/L,肌酐325.4μmol/L,结合胆红素116.1μmol/L,总胆红素189.3μmol/L,谷丙转氨酶67U/L,谷草转氨酶51U/L,碱性磷酸酶335U/L,γ-谷氨酰转肽酶288U/L;腹部B超提示:①脂肪肝;②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③肝内胆管轻度扩张;④胆囊结石伴胆囊增大;⑤腹腔中等量积液,经“抗感染、解痉”等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发热、腹胀及气促。入院前1天起逐渐出现少尿(具体不详),伴有双下肢轻度水肿。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诊我院,门诊拟“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收住入院。
【检查】:入院体检:T39.3℃,P125次/分,R32次/分,BP88/50mmHg。神志呈嗜睡状态,呼之可应答,呼吸急促,双眼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25次/分,律齐。腹膨隆,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墨菲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存在,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21.7×109/L,N93.9%,Hb92g/L,PLT319×109/L。生化示白蛋白26.3g/L,肌酐325.4μmol/L,结合胆红素116.1μmol/L,总胆红素189.3μmol/L,谷丙转氨酶67U/L,谷草转氨酶51U/L,碱性磷酸酶335U/L,γ-谷氨酰转肽酶288U/L,CK330U/L,CK-MB90U/L。凝血四项示PT18.7s,APTT53.4s,FIB1.25g/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期前收缩,ST-T改变。胸部X线片示:①双肺纹理增粗;②右侧胸腔少量积液;③心影增大,主动脉硬化。腹部B超示:①脂肪肝;②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③肝内胆管轻度扩张;④胆囊结石伴胆囊增大;⑤腹腔中等量积液。
【临床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治疗经过及结果】:该患者入院后仍持续气促明显,神志由嗜睡逐渐转为浅昏迷状态,复查腹部B超提示腹腔中至大量积液、胆总管下段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6cm。遂立即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及PTCD术,共引流出黄色浑浊腹水1500ml及脓性胆汁约650ml。腹水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700×106/L,李凡他试验(++),比重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2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红细胞(+),透明度浑浊,颜色黄色。腹水生化示总蛋白(TP)22.4g/L,葡萄糖(GLU)5.89mmol/L,腺苷脱氨酶ADA4.4U/L,乳酸脱氢酶(LDH)90U/L。胆汁培养示大肠杆菌。血培养示大肠杆菌。结合该患者入院后各项辅助检查,考虑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明确,入院后患者持续无尿,即予行持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RRT)。最终该患者因同时合并有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全身感染严重而死亡。
总结与讨论
感染性休克常见并发症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增快且节律不齐、发绀,吸氧不能缓解。偶闻呼吸音减低、捻发音或管状呼吸音。肺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点片状阴影或网状阴影。血气分析:氧分压小于50mmHg,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夹杂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心脏病等)预后亦差。
(2)脑水肿 休克患者的脑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细胞因缺氧肿胀引起脑循环障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致钠泵功能障碍,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或反复惊厥、面色苍白或苍灰、呼吸心率均增快,眼底小动脉痉挛、肌张力增强,瞳孔大小不一致,对光反射迟钝,最后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行脑室或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高。
(3)心功能障碍 当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动脉压特别是舒张压明显下降。冠状血管流量不足、缺氧酸中毒、高钾血症、心肌抑制因子等均会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心率增快(心力衰竭严重时缓慢),第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肝脏进行性增大、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均高,呼吸增快、发绀、脉细速。X线表现为心脏增大、肺部淤血。心电图示各种异常心律。根据程度不同分轻度、重度心功能障碍。
(4)肾功能衰竭 休克早期,机体因应激而产生儿茶酚胺,使肾皮质血管痉挛,产生功能性少尿。如缺血时间延续,则肾小管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间质水肿,从而无尿。最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尿少或无尿。实验室检查发现尿比重固定或持续降低(尿比重为1.010)。
最后编辑于 02-26 · 浏览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