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岁农村老太发热、肺炎、心衰,查体时差点错过病因!
感谢@诸暨人民医院分享的优秀病例:
基本资料:患者女,生活在农村,80 岁,身高 155cm,体重 45kg,BMI18.73。
主诉:乏力纳差 10 天,发热 1 天。
现病史:
患者全身乏力、胃纳减退10天,期间体温未测,未求诊。因乏力纳差加重于 2022.7.13 至我院急诊,测体温 38.2℃。胸部CT:两肺慢性支气管炎。肺动脉 CTPA 未见明显异常。急诊留观期间最高体温 38.8℃,伴畏寒寒战,血压105/45mmHg, 以「感染性发热」于 7.14 收住老年医学科。
入科后予哌拉西拉他唑巴坦抗感染,护肝、抗凝治疗。患者仍有发热,当日晚间出现呼吸急促,改面罩吸氧 5L/min,末梢氧饱和度 85% ;血压下降(87/54 mmHg),心率 118次/分。考虑感染性休克转入 ICU 治疗。

转入 ICU 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P-A/C 模式,FiO2 30%,PC15cmH2O,PEEP3cmH2O,予以抗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比阿培南)、护肝、护胃等对症治疗,发热、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肝酶升高等症状并未改善,且升压药物用量越来越大,血小板计数从入院时的 97*10^9/L 进行性下跌到 31*10^9/L,且患者出现心衰症状。
反观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有所上升,PCT、CRP 始终不是很高。
常规的病毒、细菌、真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ANCA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排除,肺部 CT 所示轻度炎症不足以解释其临床表现,中枢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暂无证据支持。
——此时患者已经出现心衰。
由于多种感染均无证据支持,因此考虑非常规病原体感染,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又均为阴性,遂再次询问患者家属动物接触史、毒虫咬伤史,对患者再次行体表检查,发现此前的臀部溃疡已经结痂,并采取血标本行 mNGS 检测。
这个差点被忽略的「痂」考虑什么病?应当如何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2-08-23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