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医保局“双通道”药品政策有获益
学习医保局“双通道”药品政策有获益
昨晚,学习了医保局“双通道”药品政策(附图),收获很大,早上起来,完成了试题。
这个政策,你不学,少学,不了解医改下新政策,结果,就是挨经济大棒猛罚。家人住院4次,新冠后遗的肺感染,迁延不愈,求助于我,我是一夜之间控制了,半夜里打车挂针【1】。(由网友收藏文献【2】【3】引出)(附件-1:原件点评)
但是,我不了解医保政策的“扣罚款”不商量“特性,后续住院临床医生的抗生素领域的新理念,不及本人熟悉,何时降阶梯,停药,掌握水准跟不上,导致几千块的退休工资,白白泡汤。他有牢骚怨言,责任在我。新政策紧跟不及时。
按第十次集采,原研药,全排列在医保之外,了解这个大形势,自然会小心谨慎,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根据病情改变调整。
正如会诊一病例,双升级法【4】,20小时控制了临医生9天控制不住的术后腹腔感染,让全楼层医生护士感到奇怪:怎么辛药师来,说了几句,就走了,晚上体温就下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奇趣:在病房,要求求临床,一次2瓶,静滴+延时3小时,坐电梯到一楼,又打电话给主管医生:如果见效,体温下来。改成每次1瓶,静滴+延时3小时,其他不变。
为什么?
1瓶抗生素79元,一天4次,从每次2瓶减少到每次1瓶,药费成本,节约几百元!
我了解到药物价格,自然会考虑到尽可能节约医药费用,药物经济学的理念,在我脑子里植入很深的。
这个时期,还没有后的医保处罚的经济学大棒这么厉害,但我会自觉遵循合理用药基本原则,该上还是会毫不含糊地上强劲的治疗方案。
放在现在形势下,与医保局斗嘴,免不了的!
2025-02-01.9:00
辛药师,随笔。
文献
【1】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辛老师,
2023-08-03,早上,5:50;
2023-08-03,7:15二次点评
【2】dxy_x64l10c2,收藏了你的帖子,2025-01-27 12:28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3】xiaohuihou8V9N,收藏了你的帖子,2025-01-27 12:09
学习与点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之间的区别!》
【4】【原创】“双升级法”治疗胃穿孔严重腹膜炎病例的药学会诊
附件-1:
第一次点评:
这个帖子,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他巴唑之间的区别。
临床实际上俩者并不完全吻合。我们研究的结果。
1,细菌流行病学上,俩者对:G-菌的敏感率,基本相似。而临床应用疗效上,药品供应关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只有仿制品,而头孢哌酮供应上,有仿制品,也有原研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真正重症感染,疑难杂症,仿制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疗效中等水平,病情迁延不愈。更换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同等药动学药效学理论指导下,疗效立即翻转。
(详细内容见我们课题研究,系列转发在丁香园合理用药版)。
2,文章最后,俩药用法。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小时一次给药。头孢哌酮,12小时一次给药。
这都是药品说明书上基础信息。
按目前临床细菌流行病学信息,至少全都要8小时一次给药,才能达到常规一般感染的疾病谱的治疗效果。刘又宁主任几次在全国学术会议大会报告中,点了这个要点。
而重症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提升到4小时一次(药品说明书,详见我们学术会议获奖论文,“肺克”感染治疗进展主题)。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研究,更全面体现药动学药效学理论研究的领先地位,详见课题结题报告。
具体要点,
1)提高一天给药次数,加延时给药,对疗效影响,提高给药次数,占主导地位,延时给药,起辅助作用。
2)提高每次给药剂量,仅仅起微小的增效作用。
这个研究结果,对药物经济学研究,起了重大推进作用。
3,最后,更重要一条,“三个篱笆桩”理念,
抗感染治疗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用刘又宁主任大会上一句话:当人的免疫力极其低的时候,放到泰能缸里,也没有用。
我们切身体会:
产科病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临床医生8小时一次给药无效,叫我会诊,改为8小时一次,延时3小时给药,当晚见效。
网上有病例总结报告。
辛老师,2024-08-28,补充:讲课件收录引用:
重庆不知名网友提问:产妇阑尾炎,青霉素、头孢过敏,改美罗培南,Q8H,10 天无效,临床主管医生请临床药师会诊。求助,本人建议,原方案改延时3小时,2 天即有效。
2023-08-03,早上,5:50,收录,辛老师
但是 ,推行开药动学药效学理论研究成果,临床为什么会行动缓慢呢?据本人观察,可能主要是付出的辛苦劳动,没有经济效益回报。毕竟增加给药次,延时给药,临床医护线,要多付几倍的工作量。
仔细想想,临床线这种活思想,可以理解。因为,本人在岗时,经常下临床,家属群里,也有众多临床线医护人员,他们的辛苦和无奈,眼见为实。
行政管理线的人员,因为,不接触临床实际,仅从自身的工作目标出发,难有切身体会。
2023-08-03,7:15二次点评,辛老师
需要补充一点:
以上的研究成果,是处于未实施医保管理大普及条件下完成。按近期获得的认知,医保验审需要极其严格条件下,如果本人再去临床会诊,挨处罚款的机会可能每次会诊,都会挨处罚。
因为,本人的脑子里,只有学术为先,少有医保检查要遭自己处罚这根筯,医保政策的学习了解又滞后,药品分级管理又不熟悉。如果事先做功课,要做到预先告知病人或家属,在理论上完全信任,在操作上,估计脑子里一定来不及,思想考虑,先顾及为疗效,又考虑不良反应,再考虑医保是否受处罚款----这么多全方位,兼前顾后,我的精力,自我判断,估计难做到。
这次为家人设计治疗方案,疗效是一夜见效,迁延不愈的病一下治好,但全自费,退休 工资几千元,一下自费几千元药费,一个月退休 金,全泡湯了。
(2023-08-03,9:40 完笔记录。辛老师

最后编辑于 02-01 · 浏览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