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撤机原则及预测撤机标准
撤机是在机械通气开始、治疗及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撤机过程则是逐渐减少呼吸支持的强度和时间,逐渐恢复自主呼吸能力,直至患者完全脱离呼吸机的过程。
撤机原则
1、不同情况的撤机原则
撤机大体包括三种情况:
①短时间麻醉、手术,手术结束,患者苏醒,直接撤机
②急危重症,如大部分为危重支气管哮喘,部分重症肺炎、ARDS等,治疗后迅速好转,若达到相当于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的条件(自主通气模式下,FiO2≤40%、PEEP≤5cmH2O)可直接撤机。
③有基础肺功能减退或长时间通气的患者,多需要复杂的撤机过程,一般所说的撤机即指此类患者,若无特殊说明,本节的撤机即指此类情况。
2、基本撤机原则
撤机是机械通气的逐渐撤离过程,也是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锻炼过程。由于呼吸是一种持续的呼吸肌运动过程,故在撤机过程中,不仅要达到上述鼻导管吸氧的条件,还应有适当的呼吸肌训练计划。为达到最佳效果,呼吸肌训练应该有适当的种类、强度、时间和计划。
①呼吸肌锻炼的基本要求:使患者在适当的呼吸负荷基础上呼吸,出现疲劳感时即终止呼吸肌锻炼;通过增加呼吸负荷或增加停机时间,逐渐增大呼吸肌训练的强度;由于每次呼吸肌训练的效果是短暂的,故应保持渐进性的训练过程,以维持呼吸肌训练效果。
②撤机过程中的监测和处理:撤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和通气条件的变化,若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的表现,如呼吸节律改变、呼吸困难加重、心动过速、血压改变、出汗、胸腹呼吸矛盾运动、SaO2下降、呼吸性酸中毒等,则必须立即给予足够的呼吸支持。
常用的预测撤机的标准

1、一般情况
原发病和诱发因素基本控制或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稳定。
2、动脉血气及相关指标达一定水平
(1) 氧合标准 PaO2≥60mmHg(FiO2≤40%,PEEP=0),或P(A-a)O2<350mmHg(FiO2=100%),或PaO2/FiO2>200mmHg。它主要用于肺实质疾病和心源性肺水肿的撤机预测。
(2)酸碱指标:自主呼吸或相当于自主呼吸时,PH>7.3,无须考虑PaCO2的水平。淡出的PaCO2不是影响撤机的主要指标,只要自主呼吸或详单与自主呼吸时能维持PH基本正常就可撤机,主要针对气流阻塞性疾病。
3、0.1s口腔闭合压
主要反映呼吸中枢的驱动水平,正常值<2cmH2O,预测撒机成功的标准为<6 cmH2O(中枢性疾病除外)。P0.1过高反映呼吸中枢驱动过强,提示通气负荷过大,不宜撤机,尤其是在周围气流阻塞性疾病。
4. 最大吸气压
呼吸肌功能是评价撤机成功的最重要指标。最大吸气压(MIP)可较全面地评价吸气肌力量(主要是膈肌的力量)。MIP<-25 mmHg 可较好地预测成功撤机,主要用于神经-肌肉疾病和 COPD慢性呼吸衰竭的评价。但长期机械通气可降低MIP的预测能力,因为患者常有呼吸肌的失用性奏缩,即使肌力足够,但耐力下降,容易撤机失败。在测量过程中,若患者配合不好,也可导致MIP降低,常低估其预测价值。
5. 肺活量
VC可反映肺功能的储备水平,能预测撤机成功的标准为 VC在10~15 ml/kg 及以上。它主要用于气流阻塞性疾病和肺实质疾病撤机的评估。
6.呼吸系统的顺应性
Crs反映呼吸系统的弹性阻力,主要是肺的弹性阻力,也可作为预测撤机能力的指标。其特点是与其他指标相比,不需要患者的特殊配合,重复性好。Crs=VT/(Pplat—PEEP)(无呼吸气流和 PEEPi 时);若同时存在 PEEPi和PEEP,需测定真正的呼气末肺泡内压。Crs正常值为60~100 ml/cmH2O。它主要用于肺实质疾病,测定的准确度较差,实际价值不大。
7.每分通气量和最大自主通气量
VE 反映静息状态下患者的通气量,在呼吸中枢功能健全及代谢功能稳定的情况下,VE可间接反映通气阻力的大小,其正常值约为6L/min。在气道-肺实质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VE 明显增加,经过治疗后病情改善,VE 下降;当VE<10 L/min 时,可预测成功撤机。它主要用于非呼吸中枢疾病的患者的撤机。
MVV 是反映气道-肺实质阻力及呼吸肌最大力量的综合指标,正常值为50~250 L/min,VE 与MVV的关系可反映呼吸储备。两种指标皆不适合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因为后者常有呼吸肌的失用性萎缩和肌耐力下降。
8. 浅快呼吸形式
RR增快是反映呼吸功能低下的一项灵敏指标。对10例撤机成功者和7例撤机失败者(非中枢疾病)的研究发现,撤机失败组的RR 全部>25次/min;在撤机成功组,仅3例患者的RR>25次/min。呼吸急促与VT下降有关,撤机失败组的VT<300ml;在撤机成功组,8例(80%)患者的VT>300ml。较多肺外因素也影响呼吸形式和VT大小,如发热、焦虑、紧张等;肺疾病特点的影响程度更大,如肺实质疾病以浅快呼吸为主,价值较低;气道阻塞性疾病以深慢呼吸为主,若出现浅快呼吸时,预测撤机失败的价值较高。
9. 呼吸指数
是反映呼吸效率的常见指标,可以看作是浅快呼吸形式的具体化。f/VT<80,提示易于撤机;f/VT为80~105,需谨慎撤机;f/VT>105,提示难于撤机。
此方法预测的优点:①易于测量。② 不需患者的特别配合,能进行稳定自主呼吸即可。③ 能较精确地评价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④与疾病特点有关,如肺实质疾病以浅快呼吸为主,价值较低;气流阻塞性疾病以深慢呼吸为主,价值较高。
10. 胸腹运动
胸腹运动形式是反映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运动效率的常用指标。1982年 Cohen 首次提出胸腹同步运动是一种可行的、重要的评价撤机结果的指标。在7例撤机失败者中,6例出现吸气时腹部矛盾运动。此指标主观性观察,无法准确定量,但价值较大。
11. 其他指标
还有多种评价指标,包括单一指标和综合性指标,临床少用。
应用适当,上述单一指标都有较高的预测成功率,也有不同的预测失败率,不同学者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事实上不同疾病和不同个体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用单一指标预测所有疾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故掌握原则很重要。
撤机的简单评价
(1) 基本原则:原发病或诱发因素基本控制或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稳定;有合适的中枢兴奋性和一定的残存肺功能;有一定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低浓度吸氧(FiO,≤40%或鼻导管吸氧≤5 L/min)条件下动脉血气基本稳定,即 PaO2≥60 mmHg,PH>7.3。
(2)简单原则:在低浓度吸氧条件下,患者能稳定自主呼吸 2h,动脉血气基本稳定,说明患者呼吸反射各个环节的功能皆足以维持自主呼吸,可撤机。若达不到要求(如部分呼吸中枢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残存肺功能有效的COPD等),则需长时间无创或有创通气。
最后编辑于 01-10 · 浏览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