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AECOPD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经验分享,很实用!

发布于 2022-06-02 · 浏览 2676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3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目前,对于AECOPD的患者,早期无创通气(NIV)的干预明显减少了有创通气的使用,但对于有些有NIV禁忌症或者经过NIV治疗失败的AECOPD患者,应尽早切换至有创机械通气。

一、

  有创机械通气的设置

1 ► 通气模式的选择:常用的模式包括辅助控制通气(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在通气初期,采用控制通气,使呼吸肌得到休息,但一旦患者的情况好转,自主呼吸恢复,应尽早采用辅助通气模式,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避免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2 ►通气参数的调节:①潮气量(VT):目标潮气量达到6-8ml/kg 。 ②呼吸频率(f):需与潮气量配合,保证基本的分钟通气量。一般12-20次/min。通气量是否合适,不能根据PaCO2是否正常来判断,而是通过pH值是否正常来判断。

另外,有创机械通气初期应避免PaCO2下降过快,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3 ►吸呼气时间比(I:E):为避免肺组织过度充气的加重,强调慢呼吸频率和长呼气时间,I:E一般设置为1:2~1:3。

4 ►PEEP的设置:临床上通常直接测量PEEPi的值,以不超过PEEPi的80%作为PEEP的设置标准。但更合理的办法是,逐渐提高PEEP,监测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包括PEEPi,Pplat的变化,来确定最佳的PEEP值。

5 ►气道压力:平台压反映吸气末肺组织的充气状态,原则上不超过35cmH2O,但是由于不同部位气流阻塞程度不一致,和局限性肺组织过度充气,平台压最高时可能接近峰压,其大小也应该尽量小于50cmH2O。

6 ►流速:以保障足够的潮气量和合适的I:E为原则进行调节。一般采用较高的吸气流速,方波为40-60L/min,递减波为60-90L/min。

7 ►触发灵敏度:流量触发:1-3L/min;压力触发-0.5- -1.5cmH2O。

8 ►吸入气氧浓度:原则上采取控制性氧疗,保障SpO2在90%-95%即可,PaO2>60mmHg即可。

二、

  有创机械通气的撤离

对于AECOPD有创通气的患者,应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即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未达到拔管和脱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NIV,从而逐渐达到撤机的目的。

然而从有创切换至无创的时机十分重要。由于COPD的急性加重主要是由支气管-肺部感染引起的,在建立人工气道,有效的引流分泌物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后,支气管-肺部感染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粘液变稀、颜色变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肺部感染好转,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称为“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 window)。在PIC窗出现后,若是不及时拔管,随着插管时间延长,VAP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三、

AECOPD气切患者的困难撤机和拔管

脱机失败在AECOPD气切患者中十分常见,这类患者通常由于咳嗽肌力下降,分泌物多而导致脱机失败,为了提高气切患者脱机拔管的成功率,本团队提出有创-无创双模通气的脱机方案。有创-无创双模通气是在保留气切导管的同时,给予病人无创通气,逐渐过渡到脱机拔管的阶段。

这种方式相对于气切患者传统的脱机方式有许多优点:

1、无创通气下,患者自主呼吸,锻炼呼吸肌,预防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

2、无创通气下,保留了上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VAP 的发生率;

3、患者在逐渐好转过程中,能取下面罩与家属、医生交流,有助于增加其康复的信心;

4、康复治疗师可鼓励患者将痰液咳至口腔中,锻炼其咳嗽能力等。

已有研究证实,这种双模通气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降低气切患者死亡率和VAP的发生率,未来可值得广泛推广。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676

2 15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