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故事肖斌后来怎么样了?

上海六院的前台,一个身材臃肿、衣着褴褛的年轻男子,有些局促地掏出一包生理盐水,想用在父亲身上来抵扣一点医药费。

医生苦笑,“你差这两块钱吗?”
“差钱,我差钱,刚交的1300元都是借来的。”
医生原以为是开玩笑,看到男子无助想哭的眼神,沉默了。

男子兜里只剩下100元,那是他未来一周的生活费。就在他出医院门去筹钱时,父亲突然抢救无效去世。

也许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会连几百块都拿不出?人到底得有多苦,才能扛得住厄运的暴击?
工资2000,交医药费杯水车薪
肖斌今年28岁,是一家超市的理货员,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在上海这个物价高到恐怖的地方,2000元连吃住都不够,却还要负担65岁老父亲的医药费。

肖斌的母亲早年间做生意时被骗欠下巨款,不想连累家人,在某个夜晚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爷爷奶奶5年前也相继离世,多病的父亲成了唯一的亲人。

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肖斌只能没日没夜地干,来维持生计。最近住在养老院的父亲严重呕吐,还不时昏迷,肖斌直接把他接到了口碑较好的六院治疗。

血常规、尿常规、脑补CT……父亲的病情复杂,需要做一大堆检查,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个月15号,是开工资的日期。在这之前,肖斌需要先付医药费的押金。他掏了所有裤兜,翻来覆去查了几遍,只翻出1300元。

医生有些为难,“做完CT就将近700了,1300元肯定不够的。”
“那怎么办啊,这钱也是借来的。居委会借了500,养老院又借了800。”肖斌急得涨红了脸。
医生想了一下,免去了父亲此前做过的一些检查,又把CT换成了花费更少的腹部超声。
过了一会儿,医生又拿了张病危通知单,肖斌握着笔的手微微颤动了两下,走到没人的地方,他无助地抹去眼泪。

坐在急诊室等待时,他打电话给准备办婚礼的朋友,“我爸已经住进医院了,没事儿,份子钱你不用担心,我一分钱都不会少的。就是最近手头有点紧,可能要晚几天再给你了。”挂了电话,他长吁了一口气,脸上写满了压力和无奈。

相比较其他病人和家属,肖斌似乎穿得有些过于单薄。10月的上海已有些寒意,他出来得急,只是着了一身短袖短裤和拖鞋。

小腿的青紫和污斑,无声说着他咽下的艰难。
冰冷的收据,没钱的局促
不同的窗口跑来跑去,手里的票据越来越多,他已经顾不上去数一共多少钱,因为他的口袋早就空了。在门外等待父亲时,他不断拍打着自己的脸,试图强打精神,少让父亲担心。
父亲从抢救室推了出来,情况稳定了一些。肖斌也安心地坐在走廊长椅上啃起了面包,那是他今天唯一一顿饭。

医生特意提醒现在父亲不能喝水,待会儿还有几项检查。但父亲一直嚷嚷口渴想喝水,肖斌怎么劝说都没用。他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哭了,“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我都已经跟人借了1300元了。医生说了不能喝,你还想干嘛。”

虽然是责备的语气,肖斌刚说出口心里就内疚得不行。转而又哄着爸爸,“没事儿,甭担心,咱听医生的。钱都能攒够,您安心在这儿躺着就行。”
父亲也慢慢平静下来,在病床上睡了过去。医生又把肖斌叫到了病房外,和他交代父亲的几项指标仍然不正常,这些天的检查每隔几小时就要做一次。这其实在提醒肖斌后续治疗可能会花更多钱。

“我这几天在想想办法,钱凑够了一定赶紧交过来。”肖斌虽然嘴上答应着,心里已经接近崩溃。他有些抓狂地挠着头,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途径可以筹到钱。

他告诉自己反过来想想,不是也说明父亲还有很大的救治希望吗?只要人还在,钱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却不料,就在肖斌和医生打过招呼,出门筹钱的间隙,父亲却突然救治无效去世。

出门筹钱,父亲突然离世
一直在病房外徘徊的肖斌很着急,跟老板请了假,几天的工资也打水漂了,他得想办法在几天之内多借些钱。等父亲出院了再跟老板申请加班加点地干回来。
这么盘算着,肖斌找到父亲的主治医师,和他说明了情况后就出门借钱去了,走之前千交代万嘱咐,要是父亲有意外情况,联系自己赶紧回来。

就在肖斌刚走出医院大门3个小时,医生突然打电话来。肖斌心里一沉,接通电话后,医生低沉地说道,“你父亲刚刚病情突然恶化,心脏停跳,抢救无效,已经宣告临床死亡。”
那一刻,肖斌的大脑仿佛空白,吓懵了一样,下意识地拔腿往医院跑。眼泪不自觉溢出来,明明出来好好的,怎么人说没就没了!

跑进病房,父亲身上已经裹上白布。他扑到父亲身上使劲儿摇晃着,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爸,你怎么突然就走了啊,你留我一个人怎么过啊,以后我哪里还有亲人?”
在场的医生也忍不住把头别过去,他们虽然见惯了无数次这样的场景,可是面对可怜的肖斌还是忍不住同情。

手里的死亡证明,字字那么刺眼,“医生,我爸爸会不会假死,是不是弄错了,再抢救一下?”肖斌满含眼泪,又不甘心地再次问医生,得到的只是否定的回答。
他无力地揉着通红的眼眶,像机器一般挪到缴费处,付完了剩下的费用。

红的黄的白的,各种缴费收据堆满了桌子。他不用再想办法厚着脸皮筹钱,不用再担心付不起医药费,从此以后,偌大的世界,举目无亲,只剩下他一个人。
“爸爸走的第6天,钱筹到了……”
回到家里,小小的房间变得空荡荡。白天晚上都亮着灯,他害怕被黑暗和悲伤吞噬。
在父亲的第6天,肖斌静静地说,“爸,钱筹到了……”

但父亲已再不可能回来。
肖斌却坚强地生活着。他小时候的邻居曾在网上分享,肖斌是一个待人真诚又温柔的人,他弄了个棋牌室,每天凌晨3点打烊,睡到中午起来继续干活。每年还会去给父亲上坟,在墓碑旁会坐很久,说一些自己生活的境况,就好像他还在一样。

也许对大多数人,几千块根本算不上什么。但这时间,真的有人被几千几百块压弯了腰,他们并不是不努力不拼命,只是生活的难处太多。
希望我们在生活安稳的同时,也有力量去靠近那远方的哭声。
最后编辑于 2024-11-19 · 浏览 9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