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最新死亡风险预测工具上线!

发布于 2024-10-11 · 浏览 530 · IP 上海上海

尽管近二十余年来在心血管疾病(CVD)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VD 导致的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是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2 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在 CVD 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与不良结局相关。发现和识别糖代谢异常的 CVD 患者的残余危险因素,对于降低 CVD 患者的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近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 60 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24)年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刘一露博士分享了她们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基于中美两个前瞻队列的数据,建立了一个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5 年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工具。本文将梳理精彩内容,以饕读者。

img

图 1 刘一露博士会议视频

研究背景及目的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30 年前,中国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还不到 1%,而如今,这一数字已上升到 12% 左右[1]。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高血压不仅增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还会显著增加 CVD 的风险。准确预测全因死亡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和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了解其全因死亡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在降糖和降压方面采取更加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2023 年 10 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建议[2],将 CKM 定义为一种由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导致的全身性疾病。在具有 CVD 风险的人群及确诊 CVD 的患者群体中,CKM 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较高的不良心血管结局风险。本研究拟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5 年全因死亡风险与肥胖、肾功能不全(CKD)、CVD 之间的关系。

img

图 2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定义[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美国 NHANES 数据库 1999~2014 年的 3197 名、年龄在 20~75 岁、基线时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以及中国开滦研究数据库中 2010~2015 年 1239 名年龄在 20~75 岁、基线时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方法采用了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

img

图 3 研究流程

研究结果

NHANES 队列的全因死亡率为 8.4%,开滦队列的全因死亡率为 9.2%。与 NHANES 队列的人群相比,开滦队列的人群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小,当前吸烟者的比例较高,BMI 较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病史较多。

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分析各因素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5 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发现 eGFR 为负线性相关,BMl 为 U 型非线性相关,TyG 为正线性相关(图 4)。临界值分别为 eGFR 60 mL/min/1.73 m2, BMl 30 kg/m2,TyG 9.5。进一步分析发现,BMl、eGFR 和 TyG 均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表 1)。

img

图 4 预测因子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基于 NHANES 数据库)

表 1 预测因子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img

BMl 升高、TyG 升高、eGFR 降低,是辅助区分全因死亡风险的三个重要参考指标。使用该策略,两个队列中约 48% 的患者三项指标中有两项为阴性,归类为低风险,约 3% 的患者三项指标中有两项为阳性,归类为高风险。

img

图 5 两组人群生存分析结果

研究讨论

CKM 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代谢危险因素、CKD 和 CVD 之间的病理生理相互作用为特征,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和不良心血管结局。

CKM 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可概括为血流动力学与神经内分泌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其中涉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各种调节因子(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内皮素等)失衡以及氧化应激。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监测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本研究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该研究难以确定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其次,本研究主要基于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大型队列,从全球角度来看,未来仍需要在不同地区,特别是欧洲和非洲人群中开展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小结

BMI、eGFR 和 TyG 这三个指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 BMI 升高、eGFR 降低且 TyG 升高时,应高度警惕患者可能处于高风险状态,并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这些措施包括更好地控制血糖、积极降压、改善生活方式(如减重、增加体力活动、健康饮食),以及针对肾功能受损的治疗等。

专家点评

在刚刚结束的第 60 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24)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刘一露博士介绍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一个预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5 年全因死亡风险的简易评估工具,为临床医生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攀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人群日益增长,构成了独特的临床挑战。该研究通过分析美国 NHANES 和中国开滦队列的数据,采用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揭示了 BMI、eGFR 和 TyG 能够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这项研究的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凸显了降糖、降压、减重以及保护肾功能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重要意义。此外,研究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人群中开展更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探索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的潜在关系。

总之,该研究不仅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风险评估工具的完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将更加个体化,远期预后也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专家介绍

img

蒋晶晶 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罕见病学组委员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主要研究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内分泌罕见病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4 项

在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Diabetes 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参考文献

1. China Diabetes Market Report 2024-2032: China Currently has (globenewswire.com)

2. Ndumele C E, Rangaswami J, Chow S L, et al. 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Health: A Presidential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23.

糖尿病 (613)
高血压 (703)

最后编辑于 2024-10-11 · 浏览 530

回复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