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血尿与蛋白尿发生机制

发布于 2024-05-18 · 浏览 3701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img

一、肾小球性血尿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机械屏障出现破坏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出现微小破裂,红细胞受机械挤压漏出至鲍曼囊腔中所致。一般多发生在系膜旁区基底膜,在有系膜区损伤的疾病中易于发生,系膜增生性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血尿,在2um的切片上,肾小球系膜区细胞不超过2个,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1个系膜区>3个系膜细胞。由于挤压及肾内渗透压改变的影响,尿中红细胞呈畸形。但当大量红细胞漏出或肉眼血尿时,即使是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也可为均一型。

二、蛋白尿的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存在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阻止血浆中的蛋白分子滤出。肾小球的内皮窗孔、基底膜和上皮侧足突的裂孔膜上都有不同大小的孔径,形成机械屏障,阻止分子量>150kD的分子通过,同时血浆分子的形状不同也影响其通过机械屏障,如长形的分子较圆形的分子更容易通过基底膜的机械屏障。电荷屏障主要由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的阴离子位点(主要是硫酸肝素蛋白多糖)和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的涎糖蛋白构成。电荷屏障可以阻止分子量>70kD的血浆蛋白滤出。若因各种原因使肾小球的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受损,则尿液中可以出现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尿,此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注:图片来源《临床肾脏病理学》主编:梅长林 陈惠萍 周新津

最后编辑于 2024-05-18 · 浏览 3701

3 27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